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365期:第04版 读书

书信是最长情的告白

——品读翟红芳《两地书》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今天,当我们思念身处异地的亲人时,倾诉的方式或许是一个电话、一条微信、一段视频,似乎很少用书信了,写信已成为一种奢侈。可我觉得,这种快餐式的交流虽然简单快捷,但和书信相比,少了几分真诚,缺了几分冷静,远不如书信的温情和理智,带给人感动,让人沉思。这些蕴含在纸上热烈而深沉的文字一定会随着岁月的积淀,历久弥新,氤氲出让人久久回味的甜美。

翟红芳是一位小学老师,也是一位作家,她深知文字的力量。所以在女儿上大学后,她拒绝和孩子快餐式交流,坚持书信来往。四年间,她们的书信往来70余封、10万余字。书信陪伴着女儿成长,引导着女儿前行,传递着母女间浓浓的温情。女儿毕业后,翟红芳将这些书信以《两地书》为名结集出版,在这本书里,她对女儿有批评和鼓励,有叮咛和要求,传递的是如何求学、为人、交友以及处世的经验。书里除了要求女儿不能放松学习外,对如何处理与老师、同学、恋人之间的关系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告诫女儿做人的道理。这本书包含了家庭教育的全部秘密,让人沉醉其中,爱不释手。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每一个父母必须思考的问题。无论是家庭贫穷还是富裕的,影响孩子一生的,往往是家教和家风。好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父母的言行举止会不断影响孩子的成长,粗暴地打骂、简单地说教、无谓地指责只能让孩子更加叛逆。翟红芳在给女儿的第一封信中写道:“我们都是喜欢文字的人,在文字里我们都能冷静、理智地思考身边事,表达细腻丰富的情感,虽然这浪费时间,可它将是我们的一笔财富。”

翟红芳在给女儿的回信中,有倾诉、有交流、有分享、有批评、有鼓励、有希望,信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凝聚着母爱的心血。她回信时,不是随随便便说几句,而是专门抽出时间认真思考,有的放矢,争取把问题找准说开,把道理讲清说透。

有段时间,女儿来信总是说一些吃喝玩乐的事,翟红芳就连续给女儿回信,鼓励她多读书、读好书,别贪图安逸,精神方面的丰盈充足才是高层次的追求,上学不仅仅是学知识,更是精神世界的成长。她还鼓励孩子去当志愿者做公益,让她多融到正能量的圈子里,与智者同行,和善者为伍,向高人看齐。要有责任,敢担当,勇前行,让生活不但丰富多彩而且阳光快乐。

《两地书》中的母女没有隔阂、没有距离,有的只是真心、真诚和真爱。翟红芳在《两地书》中说,女儿是母亲终生奉读的经,她的成长时刻都牵动着母亲的每一根神经,从春夏到秋冬,从日出到日落,母亲不厌其烦地读着,有幸福、有伤心,有不满,也有感动。能不能把这本“经”读好,就看做母亲的有没有耐心和爱心了。以书信方式和孩子交流沟通,虽然形式老套,但能给彼此思考的空间,不至于让孩子感到母爱的窒息。冰心在《母爱》一文中问母亲到底为什么爱她?母亲毫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信是生活的印记,也是最长情的告白,它让两个原本相距的灵魂,借由那些温情满满的字符,在爱的驱使下,靠得更近、变得更暖。它让人们的交往多了情感抒发,多了诗情画意。在我们生命的年轮里,有了书信就有了回忆,就有了无法抹去的记忆。

翟红芳的《两地书》在孩子人生的岁月里,一定会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冯兆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