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语声中忆流年
——《燕语集》读后感
癸卯晚春,在一次采风活动中,邂逅了校友、学妹周燕芬教授,有幸获赠其散文集《燕语集》。一看书名,就觉得只有如此命名书名才是标配。读完全书,更加感到如此书名与作者及所写内容堪称绝配。
读罢第一辑“读懂至亲”中的《父亲的宝剑》,一生性情温和的父亲在90大寿之际回答女儿的“您现在还有什么人生愿望没有实现吗”时,他出乎作者、也出乎作为读者的我的意料之外说道:“要是能看到台湾回归就好了。”作者感叹道:“老父亲终究还是一个军人啊!”我不禁联想到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实话实说,读到这里,就欲罢不能,好在天公给力,连续几天阴雨天气,就几乎一口气读完第二辑“学路遥迢”、第三辑“高山仰止”和第四辑“触摸文心”。随之,心中回响起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周燕芬这位高等学府教授通过散文,将不为人知的至亲至爱之情、罕为人知的高等学府学问和难为人知的文坛冤案娓娓道来,使我们了解甚或洞悉到亲情、人情、社情和冤情等等。
首先说亲情。作者在第一辑就以“读懂至亲”一组文章给我们记述了至亲世界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父亲在部队工作,勤勉为公,很少顾家,因有歉疚之心,迁就妻子,慈爱孩子。而母亲作为家庭妇女,操劳全家的油盐酱醋茶和吃喝拉撒睡,对孩子严厉。可怜刚过花甲之年,母亲就撒手人寰,给儿女留下无穷无尽的遗憾,而高寿的父亲也在母亲去世十八年后仙逝。文末,作者写道:“又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父亲已经辞世一年了,在离别十八年后再相聚的这一年里,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过得好吗?”
作者在自己成家立业、成为母亲后,读懂了同为女性的母亲和婆婆:“我的母亲和婆婆都是将自己奉献给家庭和儿女的传统女人,但她们各自为人处世的差异却很大,母亲大度却有些烈性,婆婆细腻也更善于隐忍。我常从她们身上感受做女人的幸福和苦难,也试图创造不同于她们的新活法,但是,不知道是遗传和影响的力量过于强大,还是女性的宿命难以摆脱,你终究无法抗拒世代沿袭的本真生活和人性终极命题,而作为女人,无论坚强还是柔软,其实我都赢不过自己的母亲和婆婆。”母亲在临终时很宽慰地对孩子们说:“你们的性格都像你们的爸爸,不像我,这让我最放心。母亲真是无私而伟大,以至于母亲不希望孩子们像她,因为母亲是个是非分明、个性刚烈之人,母亲是太爱她的儿女了。”在母亲过世后,作者和父亲聊及当年,“父亲说,你妈这辈子跟了我,没享福、净吃苦了,我不是怕她,是想由着她的性子,让她过得顺气些。父亲又说,你妈是个好女人,如果她能有你们现在的条件,她也不会一辈子憋在家里,我们家数你妈的功劳大。”多么善解人意的父亲!多么知冷知热的父母亲!多好的知音知心的一家人!
其次说人情。作者是善解人意之人,她敬爱老师,她研究生的恩师赵俊贤先生也是我的大学恩师。作者毕业二十多年,一直坚持每年给恩师送挂历,因为她“发现恩师喜欢用挂历,上面画着圈圈道道,用于备忘和安排工作生活诸多事项。”后来有一年“我打电话给赵老师说,月底我给您送挂历啊,赵老师笑呵呵地说,忙就不用了吧,现在都是网络时代了,用挂历是不是也成老皇历了?赵老师虽这么调侃,我知道他会等我的新年挂历。”最感人的是作者文末写道:“新年到了,赵老师如期收到了我送的新挂历,老人家翻开了老当益壮的人生新一页。感谢老师一直喜欢我这微薄的礼物,满足了我敬爱老师、祝福长者的精神需求。人到中年已然意识到,父母和老师就是我们最宝贵的人生庇护啊!”因此她说:“只要这世界还有挂历,我一定要给老师送到底。”回想我自己也给老师送过挂历,但就送了几年,后来没有坚持下去。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作者做到了,故难能可贵,令人尊敬。
书中的《书生李浩》所写的李浩,是我大学同班、同宿舍的同学,文中写道:“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在西大校门口,我的导师和李浩商量我们这一届硕士毕业生答辩安排,不知为什么导师发了脾气,我刚好站在路边上。我是导师的弟子,听训话习以为常,但是此刻他是对着李浩的,而且在人流如织的校门口,我有点担心地看着李浩,生怕有冲突发生。不想,李浩比我镇静多了,他不断点头说‘是’,毕恭毕敬地领受了老师一通教导,赶紧就去忙工作去了。”此时的李浩应该是文学院的院长吧,他仍一如既往地尊敬老师。在作者眼里“那种温良简行、质朴端正的书生品质,一直与他的为学为人紧相伴随,成为他文化性格的真正底色。”作者此言极是。
记得前几年,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先后举办笔者的《贾平凹纪事》《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人民艺术家贠恩凤》两书分享会和新书发布会,已担任西北大学副校长的李浩应邀参加并发言,予以称肯,可见他的书生本色依旧。
再说社情和冤情。该书第三辑主要写的是胡风及其夫人以及“七月派”成员的坎坷人生,记述了荒唐时代的文坛冤案。其中,由《读者》转载的《“平庸”的力量》十分感人,文中记述了胡风夫人梅志先生跟胡风蒙冤多年,饱受屈辱,但这位“美丽、坚韧、勇敢”的伟大女性却以“平庸”自称。她老年时曾写过一段话,令人感动甚或震撼。她说:“我实为一个平庸的老妪,仅比一般人多受了一点苦,也就多知道一点为人之大不易。其实,我也仅仅是尽自己一点能力,不伤害生灵,不哗众取宠,老老实实做人而已!今天还能坦然地见人,理直气壮地说话!可能也是我的平庸吧!”文中自始至终写到的梅志先生都是面带微笑,所以,“凡见过梅志的人,无不为梅志那永远的微笑所感动,很纯真很温暖。当你想到一位饱经沧桑备受伤痛的老人还能笑得如此纯真如此温暖时,那就不只是感动而是震撼了。梅志先生的美丽笑容就定格在我的脑海中了。”
无巧不成书,刚写过《我为何写作》的笔者,看到插图的胡风手迹《我为什么写作》时,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但见胡风先生写道:“为了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写;为了表现人民大众的生活困苦、希望和斗争而写;为了反映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向和革命的胜利而写;为了探求文学发展的规律阐明它包含的精神力量而写;为了有益于人民解放和人类解放而写。”真是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伟大的人格、文品,令人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虽无缘见到胡风先生等仁人志士,但看到周燕芬对胡风先生及其夫人,以及“七月派”的记述,已是欣慰,但愿读者诸君通过该书,也能分享学习。
作者是知识女性,加之性情贤淑温婉,行文委婉雅致,娓娓道来,犹如春天的燕语,或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当今社会浮躁,人心焦虑,更需要胡风先生的旷达,需要梅志先生的微笑,也需要作者的燕语。□王新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癸卯晚春,在一次采风活动中,邂逅了校友、学妹周燕芬教授,有幸获赠其散文集《燕语集》。一看书名,就觉得只有如此命名书名才是标配。读完全书,更加感到如此书名与作者及所写内容堪称绝配。
读罢第一辑“读懂至亲”中的《父亲的宝剑》,一生性情温和的父亲在90大寿之际回答女儿的“您现在还有什么人生愿望没有实现吗”时,他出乎作者、也出乎作为读者的我的意料之外说道:“要是能看到台湾回归就好了。”作者感叹道:“老父亲终究还是一个军人啊!”我不禁联想到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实话实说,读到这里,就欲罢不能,好在天公给力,连续几天阴雨天气,就几乎一口气读完第二辑“学路遥迢”、第三辑“高山仰止”和第四辑“触摸文心”。随之,心中回响起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周燕芬这位高等学府教授通过散文,将不为人知的至亲至爱之情、罕为人知的高等学府学问和难为人知的文坛冤案娓娓道来,使我们了解甚或洞悉到亲情、人情、社情和冤情等等。
首先说亲情。作者在第一辑就以“读懂至亲”一组文章给我们记述了至亲世界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父亲在部队工作,勤勉为公,很少顾家,因有歉疚之心,迁就妻子,慈爱孩子。而母亲作为家庭妇女,操劳全家的油盐酱醋茶和吃喝拉撒睡,对孩子严厉。可怜刚过花甲之年,母亲就撒手人寰,给儿女留下无穷无尽的遗憾,而高寿的父亲也在母亲去世十八年后仙逝。文末,作者写道:“又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父亲已经辞世一年了,在离别十八年后再相聚的这一年里,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过得好吗?”
作者在自己成家立业、成为母亲后,读懂了同为女性的母亲和婆婆:“我的母亲和婆婆都是将自己奉献给家庭和儿女的传统女人,但她们各自为人处世的差异却很大,母亲大度却有些烈性,婆婆细腻也更善于隐忍。我常从她们身上感受做女人的幸福和苦难,也试图创造不同于她们的新活法,但是,不知道是遗传和影响的力量过于强大,还是女性的宿命难以摆脱,你终究无法抗拒世代沿袭的本真生活和人性终极命题,而作为女人,无论坚强还是柔软,其实我都赢不过自己的母亲和婆婆。”母亲在临终时很宽慰地对孩子们说:“你们的性格都像你们的爸爸,不像我,这让我最放心。母亲真是无私而伟大,以至于母亲不希望孩子们像她,因为母亲是个是非分明、个性刚烈之人,母亲是太爱她的儿女了。”在母亲过世后,作者和父亲聊及当年,“父亲说,你妈这辈子跟了我,没享福、净吃苦了,我不是怕她,是想由着她的性子,让她过得顺气些。父亲又说,你妈是个好女人,如果她能有你们现在的条件,她也不会一辈子憋在家里,我们家数你妈的功劳大。”多么善解人意的父亲!多么知冷知热的父母亲!多好的知音知心的一家人!
其次说人情。作者是善解人意之人,她敬爱老师,她研究生的恩师赵俊贤先生也是我的大学恩师。作者毕业二十多年,一直坚持每年给恩师送挂历,因为她“发现恩师喜欢用挂历,上面画着圈圈道道,用于备忘和安排工作生活诸多事项。”后来有一年“我打电话给赵老师说,月底我给您送挂历啊,赵老师笑呵呵地说,忙就不用了吧,现在都是网络时代了,用挂历是不是也成老皇历了?赵老师虽这么调侃,我知道他会等我的新年挂历。”最感人的是作者文末写道:“新年到了,赵老师如期收到了我送的新挂历,老人家翻开了老当益壮的人生新一页。感谢老师一直喜欢我这微薄的礼物,满足了我敬爱老师、祝福长者的精神需求。人到中年已然意识到,父母和老师就是我们最宝贵的人生庇护啊!”因此她说:“只要这世界还有挂历,我一定要给老师送到底。”回想我自己也给老师送过挂历,但就送了几年,后来没有坚持下去。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作者做到了,故难能可贵,令人尊敬。
书中的《书生李浩》所写的李浩,是我大学同班、同宿舍的同学,文中写道:“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在西大校门口,我的导师和李浩商量我们这一届硕士毕业生答辩安排,不知为什么导师发了脾气,我刚好站在路边上。我是导师的弟子,听训话习以为常,但是此刻他是对着李浩的,而且在人流如织的校门口,我有点担心地看着李浩,生怕有冲突发生。不想,李浩比我镇静多了,他不断点头说‘是’,毕恭毕敬地领受了老师一通教导,赶紧就去忙工作去了。”此时的李浩应该是文学院的院长吧,他仍一如既往地尊敬老师。在作者眼里“那种温良简行、质朴端正的书生品质,一直与他的为学为人紧相伴随,成为他文化性格的真正底色。”作者此言极是。
记得前几年,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先后举办笔者的《贾平凹纪事》《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人民艺术家贠恩凤》两书分享会和新书发布会,已担任西北大学副校长的李浩应邀参加并发言,予以称肯,可见他的书生本色依旧。
再说社情和冤情。该书第三辑主要写的是胡风及其夫人以及“七月派”成员的坎坷人生,记述了荒唐时代的文坛冤案。其中,由《读者》转载的《“平庸”的力量》十分感人,文中记述了胡风夫人梅志先生跟胡风蒙冤多年,饱受屈辱,但这位“美丽、坚韧、勇敢”的伟大女性却以“平庸”自称。她老年时曾写过一段话,令人感动甚或震撼。她说:“我实为一个平庸的老妪,仅比一般人多受了一点苦,也就多知道一点为人之大不易。其实,我也仅仅是尽自己一点能力,不伤害生灵,不哗众取宠,老老实实做人而已!今天还能坦然地见人,理直气壮地说话!可能也是我的平庸吧!”文中自始至终写到的梅志先生都是面带微笑,所以,“凡见过梅志的人,无不为梅志那永远的微笑所感动,很纯真很温暖。当你想到一位饱经沧桑备受伤痛的老人还能笑得如此纯真如此温暖时,那就不只是感动而是震撼了。梅志先生的美丽笑容就定格在我的脑海中了。”
无巧不成书,刚写过《我为何写作》的笔者,看到插图的胡风手迹《我为什么写作》时,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但见胡风先生写道:“为了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写;为了表现人民大众的生活困苦、希望和斗争而写;为了反映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向和革命的胜利而写;为了探求文学发展的规律阐明它包含的精神力量而写;为了有益于人民解放和人类解放而写。”真是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伟大的人格、文品,令人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虽无缘见到胡风先生等仁人志士,但看到周燕芬对胡风先生及其夫人,以及“七月派”的记述,已是欣慰,但愿读者诸君通过该书,也能分享学习。
作者是知识女性,加之性情贤淑温婉,行文委婉雅致,娓娓道来,犹如春天的燕语,或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当今社会浮躁,人心焦虑,更需要胡风先生的旷达,需要梅志先生的微笑,也需要作者的燕语。□王新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