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379期:第04版 读书

我的“强迫”读书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以我浅见,大凡读书,就其动力而言,总逃不过“主动”与“被动”四字。有些书,是我们主动接近的;而有的书,则是被动接受的。后者又有两种情形:一种为自己所逼;另一种为别人所迫。作为一名写作者和大学老师,我经常干些胁迫自己也迫使学生读书的事。

我的家在农村,父母是农民,忙着一大家的生计,没空督促子女读书,加之家里也没有书,我的童年是在玩耍、放牛、打猪草中度过的。小学上得晚,也不晓得学习,初中、高中都应付了课本和考试。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原本该看些文学名著,却迷上了新闻,发了一堆“豆腐块”。真正的文学阅读是在毕业留校后开始的。工作稳定了,有了大把的时间,我就捡起了多年前的志向——当个作家,出几本集子。

没有童子功,又缺乏上学时的滋养,我的文学园地好比一片荒漠,连杂草都不长。我时常拿起笔,好久在纸上也落不下一个字。识见更是匮乏,连学生们在我面前谈“我家是耕读传家”“我家是半耕半读”都不懂得。要写出好作品,必须先从学习名家的优秀作品起步,看他们是咋样记人、叙事、绘景、抒情的。这是一个初学者的必经之路,也是所谓的捷径和秘诀。

我暗自下决心,一定要逼迫自己读些书,增长见识,提高文字运用本领。每天下班后,我把自己关在不足十平方米的宿舍,抓起书就看,常常熬到深夜。有时躺进被窝,激动得睡不着,就又翻身起来,趴在书桌前,延续书中的欢快与苦痛。记得有一年暑假,我住在爱人单位的房子,房子不大,没有空调,还是顶层,天天太阳高挂,房间成了蒸笼。我就待在里边,精赤着上身,一本书一本书地啃,热得受不了了,便下楼打盆水,把毛巾闷湿,擦把脸,再搭在肩头。一会儿,毛巾也发烫了。没几天,身上长满了痱子,密密麻麻,痒得夜里睡不得觉。这样的严格和遭罪,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收益:那个假期我看了二十几本书,最要紧的是读海明威短篇小说集《老人与海》后的震撼与获益,直接改变了我的语言习惯,慢慢学会了如何用短句子写出自然流畅的话语。那种风行水上的飘逸和灵动,影响着我多年后走上讲台的作为。

从名家作品里尝到了甜头,几年前我从行政转为专业课老师,就把这种“胁迫”转嫁到了学生身上。这个大多是以作业形式现身的。比如作为写作课老师,只要讲文章的开头结尾,我就会以鲁迅的作品为主、辅以其他作家,先让学生抄其开头结尾。鲁迅不愧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大师,单说他的散文小说开篇与收尾便有七八种,这在中国百年文学中实为罕见。我是断断续续花了两年时间做了目前来说最为完整的总结。我把各种类型发给学生,让他们从图书或网络上找出相应段落,再完完整整地抄在本子上交上来,查验完毕再发给大家。等我精讲的时候,他们对照笔记就比“听天书”效果好多了。而作为汉语1601班导,每年寒暑假,我总会给学生布置任务,其中一个便是摘抄沈从文、萧红、贾平凹作品中的精彩句子或段落五千字,再写个几百字的读后感。等开学后就检查,搞得学生心里不满,大概三个学期后,他们便适应了,才真心服了我。现在又给汉语2002当了班导,放假前发了“狠心”,规定寒假就一个作业:抄写海明威短篇小说五万字,再模仿其句子写一千字。还把这个复制给由我指导的文学院创意写作工坊小说组,至于工坊其他组,我也只是降了降长度,要他们摘抄两万字。这个好量化,又好检验成效,关键是他们认真做了,能获取文学养分,还可以少看手机,对眼睛仁慈一些。

针对旷课、上课看手机或违反其他规矩的学生,我就罚他们抄名家作品,强迫他们读书学习。举个有些极端的例子:转为专业课老师第四学期,给十个工科班带《大学语文》,合为五次课,每个班100人左右,授课效果很不好,只好用鹰样的眼睛盯着学生不要玩手机,对于多次“犯规”的学生,我的招数是罚他们抄写名家作品。一学期共布置了三次作业,其中一次作文《我的校园》,有500份,一篇一篇地过,主要是检查字数够不够、是否抄袭,再挑出好文章。工作量太大,一个通宵才看了不到100篇,极少数同学偷懒抄袭,让我大为生气。为揪出原文出处,一个学生的作文便花了两个小时,他的文笔很好,竟然这样!后来把作文拿到办公室,找来中文系几个文笔好的学生,专门查字数和抄袭,整整花了一天时间,我还管了两顿饭。

原本想为考试热身练兵,结果部分学生违背了初衷,且与我的“授课原则”之一(为人真诚)相背离,进行大面积抄袭,甚至抄小学六年级作文;还有的学生不顾要求(不少于700字),只写三四百字。为使他们树立起违规就得付出代价的意识、做事必须尽责的观念,也是强迫他们读点书,我提出了严厉要求:凡全部或部分抄袭者主动承认,重写作文,字数翻倍,抄写沈从文《边城》五千字;规定期限内拒不承认者,经老师认定后,在班级通报批评,重写作文并抄写沈从文《边城》,字数均翻一番,外加检讨一千字。这个看似严苛的惩罚手段,那些同学基本执行了,让我感动的是,有个别同学考试结束成绩出来后还给我拍照发来。

我时常记着老祖宗的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就读书而言,有时逼迫一下,反倒成了好事,从书中学到了知识,习得了做人。□白忠德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