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麦收时
□赵松伟
“立夏三天麦地黄”。这是流传在家乡的一句农谚。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家乡豫北平原到处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象。极目远眺,那一垄垄、一簇簇的麦浪,千头涌动。一阵微风拂过,金黄的麦穗簇拥着翩翩起舞,宛如一波又一波的浪花,哗啦啦地荡漾开去,麦子成熟的清香,也在清脆嘹亮的蝉鸣中,轻轻飘荡。
在农村长大的我,从小就对麦子有种特殊情结。小时候我的家境不好,经常缺吃少穿,更别说能吃上麦面馒头了。每到青黄不接时,大人们经常为全家人的口粮发愁。为了不让我和我姐挨饿,母亲跑到很远的集市上用家里值钱东西换粗粮。在那个年月,能填饱肚子,免受饥饿,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后来,国家实施了土改政策,我家分到了十几亩责任田,当时全家都高兴。分到地后,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商量哪块地好,哪块地孬,哪块地适合种什么。最终,母亲决定在最好的几块地里种上小麦,其他地里种一些红薯、高粱等农作物。
小麦秋后下种,一周左右便发出嫩芽。幼小的我经常跟母亲到地里去查看小麦长势,看着那嫩绿的麦芽,我恨不得拔苗助长。“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麦盖三床被,头枕馍馍睡”“麦收八十三仗雨”“麦锄三遍草,风雨淋不倒”,老人们说的这些似懂非懂的农谚我倒背如流。开春,内心的生物钟随着田野的小麦转动:返青、拔节、抽穗、扬花、灌浆到慢慢变黄,“麦黄一晌”“布谷——”,当远处田地里传来第一声布谷鸟的叫声,农民们便开始夏收的准备。农谚说,“麦收九成熟,不收十成落”“麦收两怕,风吹雨打”,所以要抢收,农民们期盼了小半年,“吃到嘴边”的粮食,唯恐落在雨地里。
每到收麦的时候,母亲天不亮就起床,带上干粮和水,大姐二姐拉着架子车,我坐在车上,匆忙赶往麦地。到了地头,母亲将我放在树阴下,她和大姐二姐拿出镰刀,弯着腰钻到麦地,一垄一垄开始收割。夏日的太阳火辣辣的,不一会儿,母亲和姐姐额头淌满了汗水。为了抓紧抢收,中午,母亲和姐姐顾不上休息,就着凉水吃点干粮,继续割麦。等地里麦子割完了,就扎成一捆一捆的装上车,然后用绳子捆结实。母亲生怕糟蹋粮食,便吩咐大姐二姐将地里落下的麦穗捡拾干净,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用辛勤汗水换来的,母亲不舍得丢弃。经历过这个场景的人,都会懂得收麦时的那一份辛苦和煎熬,所幸坚持着,麦子终究是收完了。
麦子运到场里后,需要摊开晾晒。这个时候,农人们最怕下雨。趁天气好的时候,母亲从四叔家借来碾子,开始一圈一圈地碾压麦子。碾完第一遍时,大部分的麦粒就出来了,碾第二遍时,麦子与壳基本就剥离干净了。为了彻底碾压干净,还要再碾第三遍,这时候麦穗上已经没了麦粒,用叉挑起来也不再费劲。接下来便是扬场环节,趁着有风,母亲拿起木锹将场里的麦子抛向空中,在风的作用下,麦皮和碎秆被风吹到一边,场中间只剩下干净的麦粒。如果天气晴好,晒个两三天就可以拉回家囤起来,颗粒归仓,满仓的麦子、满心的喜悦。直到这时,母亲才将那颗悬着的心放下来。
后来,在母亲的辛勤劳作下,我家不再为吃饭而发愁,而且每顿都能吃上白面馍。逐渐长大的我也时常帮家里干些农活,缓解母亲的辛劳。再后来,我离开了故乡,远赴千里之外读书,每年割麦时再也见不到母亲忙碌的身影了,偶尔放假回老家,每每看见母亲那瘦弱的身影,心里一阵心酸。
如今,随着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家乡人早已摆脱了传统人工收割方式,过去需要五六天才能割完的麦子,收割机用不了半天就割完了。人类从刀耕火种到牛耕农业,再到现在的机械化,生产力的提高速度非常惊人。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赵松伟
“立夏三天麦地黄”。这是流传在家乡的一句农谚。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家乡豫北平原到处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象。极目远眺,那一垄垄、一簇簇的麦浪,千头涌动。一阵微风拂过,金黄的麦穗簇拥着翩翩起舞,宛如一波又一波的浪花,哗啦啦地荡漾开去,麦子成熟的清香,也在清脆嘹亮的蝉鸣中,轻轻飘荡。
在农村长大的我,从小就对麦子有种特殊情结。小时候我的家境不好,经常缺吃少穿,更别说能吃上麦面馒头了。每到青黄不接时,大人们经常为全家人的口粮发愁。为了不让我和我姐挨饿,母亲跑到很远的集市上用家里值钱东西换粗粮。在那个年月,能填饱肚子,免受饥饿,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后来,国家实施了土改政策,我家分到了十几亩责任田,当时全家都高兴。分到地后,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商量哪块地好,哪块地孬,哪块地适合种什么。最终,母亲决定在最好的几块地里种上小麦,其他地里种一些红薯、高粱等农作物。
小麦秋后下种,一周左右便发出嫩芽。幼小的我经常跟母亲到地里去查看小麦长势,看着那嫩绿的麦芽,我恨不得拔苗助长。“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麦盖三床被,头枕馍馍睡”“麦收八十三仗雨”“麦锄三遍草,风雨淋不倒”,老人们说的这些似懂非懂的农谚我倒背如流。开春,内心的生物钟随着田野的小麦转动:返青、拔节、抽穗、扬花、灌浆到慢慢变黄,“麦黄一晌”“布谷——”,当远处田地里传来第一声布谷鸟的叫声,农民们便开始夏收的准备。农谚说,“麦收九成熟,不收十成落”“麦收两怕,风吹雨打”,所以要抢收,农民们期盼了小半年,“吃到嘴边”的粮食,唯恐落在雨地里。
每到收麦的时候,母亲天不亮就起床,带上干粮和水,大姐二姐拉着架子车,我坐在车上,匆忙赶往麦地。到了地头,母亲将我放在树阴下,她和大姐二姐拿出镰刀,弯着腰钻到麦地,一垄一垄开始收割。夏日的太阳火辣辣的,不一会儿,母亲和姐姐额头淌满了汗水。为了抓紧抢收,中午,母亲和姐姐顾不上休息,就着凉水吃点干粮,继续割麦。等地里麦子割完了,就扎成一捆一捆的装上车,然后用绳子捆结实。母亲生怕糟蹋粮食,便吩咐大姐二姐将地里落下的麦穗捡拾干净,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用辛勤汗水换来的,母亲不舍得丢弃。经历过这个场景的人,都会懂得收麦时的那一份辛苦和煎熬,所幸坚持着,麦子终究是收完了。
麦子运到场里后,需要摊开晾晒。这个时候,农人们最怕下雨。趁天气好的时候,母亲从四叔家借来碾子,开始一圈一圈地碾压麦子。碾完第一遍时,大部分的麦粒就出来了,碾第二遍时,麦子与壳基本就剥离干净了。为了彻底碾压干净,还要再碾第三遍,这时候麦穗上已经没了麦粒,用叉挑起来也不再费劲。接下来便是扬场环节,趁着有风,母亲拿起木锹将场里的麦子抛向空中,在风的作用下,麦皮和碎秆被风吹到一边,场中间只剩下干净的麦粒。如果天气晴好,晒个两三天就可以拉回家囤起来,颗粒归仓,满仓的麦子、满心的喜悦。直到这时,母亲才将那颗悬着的心放下来。
后来,在母亲的辛勤劳作下,我家不再为吃饭而发愁,而且每顿都能吃上白面馍。逐渐长大的我也时常帮家里干些农活,缓解母亲的辛劳。再后来,我离开了故乡,远赴千里之外读书,每年割麦时再也见不到母亲忙碌的身影了,偶尔放假回老家,每每看见母亲那瘦弱的身影,心里一阵心酸。
如今,随着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家乡人早已摆脱了传统人工收割方式,过去需要五六天才能割完的麦子,收割机用不了半天就割完了。人类从刀耕火种到牛耕农业,再到现在的机械化,生产力的提高速度非常惊人。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