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401期:第04版 创造

“麦客”那一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王成祥

“麦客”在中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确切地说,“麦客”是流动于陕甘宁等地,在麦熟季节为人收割小麦的短期劳务工。各地叫法不同,我们叫“跟场”。眼下,这种传统的劳动方式已经很少见了,仅仅成为一种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文化。

我干“麦客”是20世纪80年代初,虽然已经过去了40多年,那热情、紧张的场面仍记忆犹新。

我的家乡在渭北平原,农业生产尚未机械化的时候,麦子成熟后全靠庄稼人的两只手收割。每到麦子成熟季节,村里人就会提起以前村里谁“跟场”,一天能割好几亩麦子。

自打我记事起,“跟场”这个词就在脑子里扎了根。生产队期间,我被生产队长安排和大人割麦子。骄阳似火的六月,火辣辣的阳光洒在大地上,让成熟的麦田成为金色的海洋。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农民也完全忘却了太阳的暴晒,满怀丰收的喜悦,投入“三夏”抢收的战斗。他们不分男女老幼,一个个佝偻着身体,挥动锋利的镰刀,让熟透的麦子一排排倒下,那种可以和机器比高低的熟练,现在人简直无法想象。

600米长的距离,别人两小时割一个来回,而我别提多狼狈,一趟过去还停留在三方之一的地方,腰就已经疼得直立不起来,以流着眼泪失败而告终。工分没有挣下,还给村里人落了个吃不了苦的坏名声。

1982年,我从部队复员,农村已经分田到户,泛黄的麦子距离收割还有一段时间,村里年轻人一波波地拿着镰刀,背着馒头袋子出门当“麦客”去了。这样能挣现成钱、吃饱饭,还能背回数量不等的馒头。家里人吃着“麦客”背回来的馒头,那洋溢的笑脸无法用文字形容。

这诱惑着实叫人动心,我也放下退伍兵的架子,随大流加入“麦客”队伍中。当兵几年长了个子,而割麦失败的往事成了大家不变的认知。年龄大的人根本不让我入伙,怕我拖人家后腿,还说我根本就不是下这苦的料。

天无绝人之路,几个年龄相仿的倒是愿意让我跟着他们干,在生产队时期他们就“跟场”,有丰富的收割经验。

我赶集买了两把镰刀,四个刀片,用一天时间将刀片磨得锋利发亮,等待召唤。我们约好清晨鸡打鸣两遍出发,步行13公里赶到某镇,在太阳还没有冒出来之前,在“麦客”市场接活。过了这个时辰就没有人叫了,得等到第二天。

我们天麻麻亮就赶到了地点,果不其然,黑压压的人群排了大半个街道。他们穿着不同的衣服,拿着大致相同的工具,从口音能听出来是河南“麦客”还是甘肃“麦客”,也有陕北、关中麦子晚熟地方来的。

太阳还没有冒出头,请“麦客”的主家也从不同地方赶来。狭窄的街道挤满了人,相互搞价。市场价割一亩地1元钱,管饭、不管住宿;不管饭、不安排住宿,一亩地1.3元。搞价有路途远近和水浇地之别,因为水浇地产量高,收割难度大。这些我不懂,同伴有经验,很快就搞定了一家,说6亩是旱地,不安排住宿每亩1.2元,只有半小时的路程,并承诺给他们家收割后,后面还有成熟的麦子,能接续上,不用再到市场揽活,节省时间。

大家非常高兴,认为接了个羊尾巴活儿(意思沾光),估算当天1人割1.5亩,6亩地赶天黑就能结束战斗。

谁知我们还是错误估计了形势,实际与想象差距很大。金黄的麦子一眼望不到尽头,密度就是一把土也很难撒进去。是旱地没错,但在麦子成熟期间,连续下了几场透雨,再加上分田到户,农民积极性高涨,肥料充足,麦子远远超过了水浇地长势。当然丰收之年是喜事,只可惜给“麦客”收割增加了难度。

大家面面相觑,有种“老马也有失蹄时”的无奈。看着成片的麦子在风雨的侵袭下东倒西歪,着实无处下手,我就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年长的也同意说不干了,而其他两位坚决不同意,说你结婚有娃了,说话不腰疼,我们还没有媳妇,这样回去落得吃不了苦的坏名声,谁家女娃愿意嫁给一个“懒汉”?这么一提醒,我也打消了逃避的念头。几个人一合计,既然接了这活,硬着头皮也得干。铆足劲,使出浑身力气,刀片换了几次,到天黑,4个人割了不到2亩地。当晚主家过意不去,额外安排了住宿,他们也知道自家地里的状况,担心我们撂挑子不干,还得另找人耽误时间。

天公不作美,凌晨起雨就下个不停,整整持续了两天一夜。预报后面还有连阴雨,真是到了“龙口夺食”的关键时刻。天刚缓晴,太阳露出一丝光亮,麦地到处都是积水,主家心急火燎地让我们赶时间收割,我们也没有任何退路可选。

割麦人不怕天热,越是暴晒越出活,就怕遇阴雨天气,付出成倍的力气,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何况下了几天的连阴雨,再锋利的镰刀在雨后松软的土地上也发挥不了作用,割下来的麦子全都是连根带泥,年长的着实体力支撑不下去,看见天上飘过来一点白云,就起身喊雨来了准备跑。

用了两天时间,总算在阴雨来临之前,为主家将麦子收割到家里,人已经累得站都站不起来了。记得最后一顿饭,主家蒸的是大肉包子,算是款待我们,4个人一口气吃了5笼包子,我打了个饱嗝,准备站起身来,才发现自己两腿无法站立,几欲难走。主家深感我们付出了超强的劳动,临走多给了一些报酬,还给每人装了一袋馒头……

“麦客”之行,虽有苦衷,也算满载而归,我们在集镇最大的商店买了白糖、人丹等日用品。等快到村子时,3个年轻人都找理由把镰刀让年长的同村人拿着。现在回想起来,我们3个才20出头,同龄人不是上学就是干其他工作,自觉“麦客”不光彩,无形就有了自卑感。

这是我人生中唯一一次做“麦客”,却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对于中国农民来说,苦不记成本,再苦再累算不了什么,只要能得到应得的回报就心满意足了。正是那次干“麦客”的历练,后来家里8亩麦子都是我一人连割带收,即使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也没有请人帮忙,晚上在煤矿上班从没有缺勤,白天在地里割麦也没有耽误收成。现在回想,都不知道当时自己是怎么撑下来的。

如今,自己也到了耳顺之年,回想半农半工的人生经历,留在心灵深处的感受还是当农民不容易。记录“麦客”,只为不忘却那段真情岁月,留住汗水浇灌的记忆。

(单位:陕西能源化工作协)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