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404期:第02版 综合

我省两年间在多地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

完善各期墓葬演变序列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  郝佳伟)6月2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21至2022年,该院在西安西郊莲湖区枣园街道三民村、陈家寨和沣东新城三桥街道贺家村等地相继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完善了该区域从魏晋、十六国、北朝、隋唐、宋金到明清各期墓葬的演变序列,尤以隋唐时期墓葬考古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要发现。

陈家寨墓地两年共计清理出北朝隋唐时期中小型墓葬581座和金代墓葬2座,出土文物约有1500件(组)。这些墓葬跨越北朝隋唐近500年的历史,为目前关中地区发掘这一时期中小型墓葬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隋代小型墓葬为厘清隋唐之际中小型墓葬的演变规律与葬制葬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三民墓地发掘西晋至隋唐时期中小型墓葬280余座,其中唐初宫人墓地为重要收获。墓葬均为单人葬,随葬品以陶罐、壶为主,部分墓葬见有贝壳、铜镜、玉石饰品和黛板等女性妆扮用品。20座人骨保存较好的墓葬墓主均为20至30岁的年轻女性。该墓地的发掘首次发现了唐代宫人墓地东兆沟,明确了墓葬排列方式,进一步确定了宫人墓地的分布范围及其埋葬序列。

贺家墓地发现一座长斜坡墓道双天井砖室壁画墓,为唐长安城西郊目前发现最早壁画墓。该墓部分壁画内容同期少见,分布位置特殊,体现出唐玄宗规范丧葬制度之前壁画存在的多样性,为神龙至开元晚期唐墓壁画的演变提供了实证资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