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425期:第01版 首版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老工业基地释放“新”活力

——宝鸡工业经济高质量转型见闻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智能立体仓库的数字化配送系统源源不断地将物料输送投放到生产线,经由智能化机械臂自动加工,生成一根根商用汽车车桥总成,而后通过自动装卸和搬运系统向喷涂车间输送……盛夏时节,走进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眼前一派繁忙景象。

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桥装配三厂副厂长李超介绍,立足科技创新推动自动化与数字化融合发展,实现生产全过程少人化和无人化作业,公司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了20%。今年上半年,公司产销车桥总成超过37万根,实现产值55亿元。

在位于宝鸡高新区的陕西瑞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资源回收车间,客户使用后失活的贵金属催化剂通过焚烧热解、灰分处理和精炼等工序,其中的贵金属实现了富集回收,成为新的贵金属催化剂和贵金属复合物产品的生产原料。

陕西瑞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俊芳介绍,作为技术驱动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公司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0年到2022年三年中,研发投入分别达到了3000多万元、4000多万元和5000多万元。以关键技术为支撑的贵金属催化剂循环生产利用,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极大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开展紧跟行业发展与客户需求的创新研发工作,公司已在多种贵金属催化剂产品上实现了进口替代,一定程度打破国外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同时也确立了公司在国内贵金属催化剂行业的优势地位。”谭俊芳说,近三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实现大幅度增长。

得益于“三线”建设国家工业布局,长期以来,宝鸡形成了完备的装备制造等传统工业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特色工业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近年来,当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建设研发平台,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传统工业基础比较优势得以释放,工业经济活力和核心竞争优势持续增强。

作为我国钛工业的摇篮和国家重点布局的钛及钛合金研发生产基地,宝鸡钛产业的发展壮大,是科技创新驱动工业经济“蝶变”的最好诠释。

国内钛行业的龙头企业——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锚定钛材、锆材、装备设计制造等三大产业板块,重点攻关高端钛材深加工技术和新材料研发能力,使得钛材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带动钛产业链条从上游锻造加工到下游应用领域纵向延伸。如今围绕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宝鸡聚集起钛及钛合金等稀有金属生产加工和贸易企业600余家。

“龙头企业在产品品质上引领,在关键技术研发上发力,在产品结构上不断调整,与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进行分工合作,带动了更多的涉钛企业,拓展更广的应用领域,让产业链越来越长。”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战乾说。

宝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华介绍,围绕钛产业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宝鸡市近年来先后组织实施了钛合金锻造制备技术等“揭榜挂帅”项目23个,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延链补链。

截至目前,宝鸡形成了“钛铸锭-钛锻件-钛加工-钛部件-钛设备”完整产业链条,生产的300多个品种、5000多种规格的钛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新能源、医疗设备等领域,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宝鸡钛产业136户规上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110户。”张华说,目前宝鸡钛材年生产加工量约6万吨,产量占全国的65%,钛产业年产值超过600亿元。

宝鸡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牛冠军介绍,通过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近年来,宝鸡企业创新主体数量规模在持续壮大。截至目前,共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5户,有13条重点产业链企业与市内外130余所科研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通过完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差异扶持体系,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新增各类科技创新平台8个以上。围绕钛及钛合金、轨道交通、传感器等13条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牛冠军说。(新华社记者  骆晓飞)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