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440期:第04版 百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周养俊

在其他地方,馒头就是馒头,锅盔就是锅盔,我们老家却不同,把馒头、锅盔、烧饼、包子、发糕等统称馍。食材不管麦面、玉米面、高粱面、荞麦面,只要是面粉。形状无论大小,也不管圆形、方形、椭圆形,都属于馍的范畴。

我从小在乡下生活,一年到头,吃的主要是馍,逢年过节吃白馍,平时吃的是黑馍。过春节,吃大肉包子、地软豆腐萝卜包子、豆沙包子、旦旦馍,过古会吃羔子馍,中秋节吃饦饦馍(有糖馅也有芝麻盐馅)。虽然都是面粉所作,形状、质量却不同,反映的节气也不一样,要是把这些馍当礼物送,代表的主人身份又各有不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晚辈给长辈送礼,春节送灯、夏忙后送曲连却是长辈看晚辈,过古会是互相送。无论长辈、晚辈,带的礼物都是以馍为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每天上学的时候,手里要拿一个馍,放学回到家,总是从馍笼里抓一个馍、然后在水翁旁拔一根葱,葱就馍,这才出门去干活。那年代,乡下的孩子好像没有家庭作业,每天下午放学回家都要割草、放羊、挖野菜、搂柴火。那时候,乡下物资匮乏,粮食总不够吃,平时吃的馍不是黑面馍就是玉米面饼子或者发糕,有时候还需要红薯、萝卜充饥,每年春节后二三月青黄不接,最不好吃的馍也吃不上了。

在我记忆中,从小到大,馍一直伴随着我。我一天盼望的就是吃白馍,所以总想过年、过节、过生日。所以,吃馍也就成了我的一个饮食习惯,每次吃完饭总要吃几口馍,不吃馍就好像没吃饱。就是吃饺子,也必须吃几口馍。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我进城工作以后许多年。就是现在退休了,几天不吃馍也好像缺了什么。

和馍关系最密切的是我上高中时,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老家鸣犊中学上高中,因为学校离家远,学生们都住校读书。每周需要回家两次取馍,一次是周三下午,中午饭后回家,晚自习前赶回,时间非常紧张,在家不能有片刻停留,家里早已把馍做好,回家拿了就走;另一次是周六下午回家,周日下午返回学校,这个时间段宽松,还可以在家停留大半天。家里虽然贫困,但总是把最好的面粉拿出来给我们做馍,最不好的也是玉米面做的饦饦馍。我也吃过不少黑面和米糠做的疙瘩馍,那都是每年春节后的二三月。有些比我家更困难的同学,家里实在没粮食吃,他们就把煮熟的红薯、白萝卜背来学校食用。一次晚自习后,我发现一个高个子男同学在教室后面啃冰冷的红薯,那“咔嚓,咔嚓”的咀嚼声,在黑夜十分清晰。对于馍,我曾悄悄观察过,发现家在白鹿原上的同学多数吃的白馍,因为原上土地面积大,主要收获小麦,家住浐河边的孩子土地少,农业收获主要是玉米。当然也有各家的具体经济情况。这些事儿已经过去多少年了,至今依然刻在我的脑海里。我知道,那个年代,馍就是我们这些孩子的命,没有馍我们就难以坚持上学,没有馍我们也就没有今天。

进城工作以后,单位分配粮食是四六开,即四成粗粮,六成细粮,细粮是大米、白面,粗粮是玉米面、高粱米,也有红薯,一斤粗粮换五斤红薯。后来粗细粮三七分,再后来是二八分,最后全部都是细粮。记得有年夏天,单位发了二斤白糖,我每天早晨都要吃一个大馒头夹白糖,再喝上一杯清茶,那种香啊,我认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吃馍夹白糖是我童年做过的梦。

近几年,人们都爱上了粗粮,原因是白米细面吃多了,患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的人多了,人们的体重也普遍增加,不少人都注意减肥和健身,对饮食都很注意了,所以就把吃食转移到了粗粮和绿色食品。

如今,细粮已经不为人所重视,白馒头早已不是稀罕物。可是,人们总想起过去的日子,一说到馍,总有说不完的话。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