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山传说
翠华山,又名太乙山,清嘉庆《咸宁县志》有关于太乙山金华洞的记载。翠华山之名出现在近现代,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相传清光绪年间,渭河之北的金家庄有户金姓人家育有一双儿女,兄名金华,妹名翠华。那翠华不仅美丽善良,而且精于纺线。金华之妻柳氏生性刁钻刻薄,人称“柳鼠精”。金姓夫妻去世后,“柳鼠精”更视翠华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刁难她。
金家庄村南有个青年潘三郎,从小父母双亡,由伯父教养成人。他的伯父靠织布为生,潘三郎从十几岁就走街串巷,收购棉纱线,在买卖中和翠华相识。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就萌生情意,并暗自互托终身。
泾河东有个富户王换,是当地有名的恶霸,他用黄金叶子包了一个斗放粮收租,人称“金斗换”。他听说翠华貌美无双,就给金家送去三百两银子作为聘礼,欲纳翠华为妾。“柳鼠精”贪图钱财,一口应了下来,约定两日后成亲,并将翠华锁在屋内。
翠华对兄嫂见财起意的行为十分悲愤,决心以死相抗。当晚,待兄嫂睡熟之后,她撬开窗子,翻越后墙,带上自己纺下的最后一个线团,逃出金家庄,借着朦胧月色,向着村南潘三郎的家奔去。谁知潘三郎外出未归,她打定主意往南逃向终南山,并从三郎家门口一路拉出一条棉线,走进太乙深沟,来到到处是原始森林的玉案峰山腰,翠华找了一个山洞歇了下来。她想,潘三郎肯定会顺着棉线一路找来。
“柳鼠精”两口子发现翠华跑了,就和“金斗换”以及总管王升家丁,押着潘三郎,沿着棉线找到太乙沟玉案峰下。家丁拥上去就要抓翠华,潘三郎先跳上洞前,拉着翠华的左手飞上了天。当时翠华的左手还握着一只线锭,那雪白的纱线长长地拖在天空,变成了一缕缕白云。“柳鼠精”看到这番情景,知道翠华成了神仙,自己倒落了个人财两空,羞愧得无地自容,跌倒碰在了崖石上,头破血流,咽了气,变成了一只斑鸠。她要找翠华说明原因,就沉痛地喊着“姑姑等!姑姑等!”朝南飞去。“金斗换”看见翠华和潘三郎逃走,骑马顺白云直追。眼看着就要追上,对面的山峰却一下子倒塌下来,把“金斗换”和贪心的金华全都塌死,山下的整个沟道也被堵住了。霎时,天降大雨,山洪滚滚,山谷瞬间变成了一个大湖,这个湖就是后来的水湫池,也叫天池。潘三郎慌忙中一脱手跌进了湖里,变成了金鱼慢慢游到了湖底,翠华飘落在翠华山顶上,深情呼喊着金鱼郎。
从此以后,翠华和金鱼郎每逢初一和十五,就到山顶悄悄相会。后来,人们把翠华飞往的这座山取名“翠华山”,翠华藏身之地取名为“翠华风洞”,并在山上修起了“翠姑庙”。直到今天,翠华仙姑的故事仍在关中一带广泛流传着。
秦岭翠华山的景色风光以及翠华的传奇故事,不仅感动着千千万万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也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作家和艺术家,他们在精心编创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中,尽力塑造着传说中翠华的艺术形象。著名剧作家郑宗义就编写出了大型秦腔神话剧《翠华姑娘》,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草青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翠华山,又名太乙山,清嘉庆《咸宁县志》有关于太乙山金华洞的记载。翠华山之名出现在近现代,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相传清光绪年间,渭河之北的金家庄有户金姓人家育有一双儿女,兄名金华,妹名翠华。那翠华不仅美丽善良,而且精于纺线。金华之妻柳氏生性刁钻刻薄,人称“柳鼠精”。金姓夫妻去世后,“柳鼠精”更视翠华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刁难她。
金家庄村南有个青年潘三郎,从小父母双亡,由伯父教养成人。他的伯父靠织布为生,潘三郎从十几岁就走街串巷,收购棉纱线,在买卖中和翠华相识。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就萌生情意,并暗自互托终身。
泾河东有个富户王换,是当地有名的恶霸,他用黄金叶子包了一个斗放粮收租,人称“金斗换”。他听说翠华貌美无双,就给金家送去三百两银子作为聘礼,欲纳翠华为妾。“柳鼠精”贪图钱财,一口应了下来,约定两日后成亲,并将翠华锁在屋内。
翠华对兄嫂见财起意的行为十分悲愤,决心以死相抗。当晚,待兄嫂睡熟之后,她撬开窗子,翻越后墙,带上自己纺下的最后一个线团,逃出金家庄,借着朦胧月色,向着村南潘三郎的家奔去。谁知潘三郎外出未归,她打定主意往南逃向终南山,并从三郎家门口一路拉出一条棉线,走进太乙深沟,来到到处是原始森林的玉案峰山腰,翠华找了一个山洞歇了下来。她想,潘三郎肯定会顺着棉线一路找来。
“柳鼠精”两口子发现翠华跑了,就和“金斗换”以及总管王升家丁,押着潘三郎,沿着棉线找到太乙沟玉案峰下。家丁拥上去就要抓翠华,潘三郎先跳上洞前,拉着翠华的左手飞上了天。当时翠华的左手还握着一只线锭,那雪白的纱线长长地拖在天空,变成了一缕缕白云。“柳鼠精”看到这番情景,知道翠华成了神仙,自己倒落了个人财两空,羞愧得无地自容,跌倒碰在了崖石上,头破血流,咽了气,变成了一只斑鸠。她要找翠华说明原因,就沉痛地喊着“姑姑等!姑姑等!”朝南飞去。“金斗换”看见翠华和潘三郎逃走,骑马顺白云直追。眼看着就要追上,对面的山峰却一下子倒塌下来,把“金斗换”和贪心的金华全都塌死,山下的整个沟道也被堵住了。霎时,天降大雨,山洪滚滚,山谷瞬间变成了一个大湖,这个湖就是后来的水湫池,也叫天池。潘三郎慌忙中一脱手跌进了湖里,变成了金鱼慢慢游到了湖底,翠华飘落在翠华山顶上,深情呼喊着金鱼郎。
从此以后,翠华和金鱼郎每逢初一和十五,就到山顶悄悄相会。后来,人们把翠华飞往的这座山取名“翠华山”,翠华藏身之地取名为“翠华风洞”,并在山上修起了“翠姑庙”。直到今天,翠华仙姑的故事仍在关中一带广泛流传着。
秦岭翠华山的景色风光以及翠华的传奇故事,不仅感动着千千万万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也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作家和艺术家,他们在精心编创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中,尽力塑造着传说中翠华的艺术形象。著名剧作家郑宗义就编写出了大型秦腔神话剧《翠华姑娘》,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草青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