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辽阔的疆土、用心感受广袤大地上无数生命体的呼吸、用物探仪器聆听地表下矿产资源的“心声”,他们就是——
耐得住寂寞的探矿团队
在秦岭深处的太白县太白河镇这个美丽山村中,驻扎着一支朝气蓬勃、学历均是硕士研究生以上的8人探矿队伍,他们与日月星辰为伴,同岩芯样品对话,一干就是四年,在远离喧嚣和繁华中,默默地为我国地质找矿事业孜孜不倦奉献着——他们就是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地质勘查院太白双王金矿探矿团队。
“双王金矿是国内典型的超大型角砾岩型金矿,对于国家黄金战略储备意义重大,但经过三十余年的开采,探矿增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8月28日上午,西北地质勘查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孝勤对记者说,在这种情况下,陕西太白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领导高瞻远瞩,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地质勘查院开展深度合作,成立了太白县双王金矿床探矿增储及资源突破项目部。“4年来,项目部团队为双王金矿增储黄金10余吨,犹如再造了一个中型矿山的规模。”
骄人的成绩背后是别人看不到的艰辛。
不畏艰难,入行就要吃得苦中苦
“地质勘探是一种需要脑力和体力同时付出的劳动,还要耐得住寂寞,没有不畏艰辛、乐于奉献的精神是无法成为优秀地质人的。”谈起专业,项目经理李尚启眼里充满了光。
租住的简易民房内,夏天蚊虫乱飞,冬天滴水成冰。
早晨6时,探矿队员准时起床,简单的洗漱和早餐后,穿戴好专业的劳保防护用品,拿上数斤重的急救等安全设备就出发了。
7时50分,到达矿区,乘坐竖井罐笼至地下200米左右的深度。“由于罐笼下滑时,失重感突然袭来,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不由得紧闭双眼,两只手紧紧攥住同事的手臂。不知过了多久,罐笼缓缓停稳,我的小心脏终于回归原位。”项目副经理沈锐回忆起第一次乘坐罐笼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
走出罐笼,在井巷里步行1个小时左右,抵达钻机施工现场。期间,每人要监管3台钻机,队员们常常一蹲就是两三个小时,一动不动,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每天编录岩芯数据应用的A3纸张达十多页。
19时左右,华灯初上,项目部旁边的小道上,孩子在嬉闹着,大人们悠闲地散着步。此时,李尚启和沈锐与技术员杨鱼帆、余生伟、曲峰等围坐在一起,消化白天碎片化的地质现象和化验数据,将井下观察和地质编录的各种细节整理成册,汇成地质图。
21时,这支团结互助的队伍还在技术大讨论,各种思想在这一刻迸发、碰撞。
22时,李尚启开始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23时,杨鱼帆看了一眼微信步数,对余生伟笑着说,我们今天在巷道又连续行走了6公里。
对于一些“吃不透、拿不准”的问题,李尚启团队与矿上生产总负责人湛若中、总工程师杨永荣等探讨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
这样的工作流程和作息时间是这支队伍四年如一日的真实写照。
开拓思维,建立数字找矿新方法
“就矿找矿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找矿方法,它不仅能够减少野外工作总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提升找矿成功率。”该院副总工程师舒旭说,但西北地质勘查院在双王金矿勘查中,经过对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反复研判,认为这里以角砾岩为主体的成矿构造不应是偶然的、孤立的,相反应该是成群、成带式展布的矿体。
于是他们决定以已探明的矿体为模型,以勘查数据为驱动,以成矿有利度、资源量以及多元地质信息之间的统计规律,建立双王金矿综合预测找矿分带模型,总结成矿规律。
形成共识后,他们说干就干。经过项目部的日夜奋战,对各种找矿理论、方法和模型的提出进行反复验证,得出了综合预测数字找矿模型的可行性。
这一方法为太白金矿的找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四年来增储黄金10余吨,解决了太白金矿的燃眉之急。项目部先后被总局及西北局授予“优秀找矿成果奖”“优秀科技成果奖”“先进集体”等殊荣。该院先后荣获“首届中国百强地质队”“全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等荣誉;其中2名同志分别获得金罗盘奖和银锤奖等国家级奖项。
“雁阵”赋能,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人才”永远是核心竞争力。近年来,该院坚守地勘主业的同时不断改进人才培养制度,构建了“雁阵式传帮带”人才培养模式。太白双王金矿探矿团队就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
“我院以首席专家和特聘专家为‘头雁’引领,以领军人才为‘大雁’中坚力量,以青年骨干为‘雏雁’重要成员,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全孝勤说,“头雁”的角色除了指导项目实施,更重要的是传递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培养青年技术骨干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大雁”则以实干精神引领“雏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新的人才梯队管理办法对各层级的“大雁”进行分阶段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月绩效奖励。“这种考核奖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了‘雁群’的生产研究能力和效率的显著提高。”该院纪委书记苟进昌说,同时,这也为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项目部和我的每一项荣誉,都离不开单位的培养、离不开生产技术部经理——‘大雁’张旗的点拨,我一定会让这种传统继承和发扬开来。”李尚启说,从我这出去的“雏雁”,希望他们都能成为“大雁”,书写出地质找矿新的辉煌。□本报记者 王青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在秦岭深处的太白县太白河镇这个美丽山村中,驻扎着一支朝气蓬勃、学历均是硕士研究生以上的8人探矿队伍,他们与日月星辰为伴,同岩芯样品对话,一干就是四年,在远离喧嚣和繁华中,默默地为我国地质找矿事业孜孜不倦奉献着——他们就是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地质勘查院太白双王金矿探矿团队。
“双王金矿是国内典型的超大型角砾岩型金矿,对于国家黄金战略储备意义重大,但经过三十余年的开采,探矿增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8月28日上午,西北地质勘查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孝勤对记者说,在这种情况下,陕西太白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领导高瞻远瞩,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地质勘查院开展深度合作,成立了太白县双王金矿床探矿增储及资源突破项目部。“4年来,项目部团队为双王金矿增储黄金10余吨,犹如再造了一个中型矿山的规模。”
骄人的成绩背后是别人看不到的艰辛。
不畏艰难,入行就要吃得苦中苦
“地质勘探是一种需要脑力和体力同时付出的劳动,还要耐得住寂寞,没有不畏艰辛、乐于奉献的精神是无法成为优秀地质人的。”谈起专业,项目经理李尚启眼里充满了光。
租住的简易民房内,夏天蚊虫乱飞,冬天滴水成冰。
早晨6时,探矿队员准时起床,简单的洗漱和早餐后,穿戴好专业的劳保防护用品,拿上数斤重的急救等安全设备就出发了。
7时50分,到达矿区,乘坐竖井罐笼至地下200米左右的深度。“由于罐笼下滑时,失重感突然袭来,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不由得紧闭双眼,两只手紧紧攥住同事的手臂。不知过了多久,罐笼缓缓停稳,我的小心脏终于回归原位。”项目副经理沈锐回忆起第一次乘坐罐笼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
走出罐笼,在井巷里步行1个小时左右,抵达钻机施工现场。期间,每人要监管3台钻机,队员们常常一蹲就是两三个小时,一动不动,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每天编录岩芯数据应用的A3纸张达十多页。
19时左右,华灯初上,项目部旁边的小道上,孩子在嬉闹着,大人们悠闲地散着步。此时,李尚启和沈锐与技术员杨鱼帆、余生伟、曲峰等围坐在一起,消化白天碎片化的地质现象和化验数据,将井下观察和地质编录的各种细节整理成册,汇成地质图。
21时,这支团结互助的队伍还在技术大讨论,各种思想在这一刻迸发、碰撞。
22时,李尚启开始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23时,杨鱼帆看了一眼微信步数,对余生伟笑着说,我们今天在巷道又连续行走了6公里。
对于一些“吃不透、拿不准”的问题,李尚启团队与矿上生产总负责人湛若中、总工程师杨永荣等探讨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
这样的工作流程和作息时间是这支队伍四年如一日的真实写照。
开拓思维,建立数字找矿新方法
“就矿找矿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找矿方法,它不仅能够减少野外工作总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提升找矿成功率。”该院副总工程师舒旭说,但西北地质勘查院在双王金矿勘查中,经过对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反复研判,认为这里以角砾岩为主体的成矿构造不应是偶然的、孤立的,相反应该是成群、成带式展布的矿体。
于是他们决定以已探明的矿体为模型,以勘查数据为驱动,以成矿有利度、资源量以及多元地质信息之间的统计规律,建立双王金矿综合预测找矿分带模型,总结成矿规律。
形成共识后,他们说干就干。经过项目部的日夜奋战,对各种找矿理论、方法和模型的提出进行反复验证,得出了综合预测数字找矿模型的可行性。
这一方法为太白金矿的找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四年来增储黄金10余吨,解决了太白金矿的燃眉之急。项目部先后被总局及西北局授予“优秀找矿成果奖”“优秀科技成果奖”“先进集体”等殊荣。该院先后荣获“首届中国百强地质队”“全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等荣誉;其中2名同志分别获得金罗盘奖和银锤奖等国家级奖项。
“雁阵”赋能,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人才”永远是核心竞争力。近年来,该院坚守地勘主业的同时不断改进人才培养制度,构建了“雁阵式传帮带”人才培养模式。太白双王金矿探矿团队就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
“我院以首席专家和特聘专家为‘头雁’引领,以领军人才为‘大雁’中坚力量,以青年骨干为‘雏雁’重要成员,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全孝勤说,“头雁”的角色除了指导项目实施,更重要的是传递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培养青年技术骨干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大雁”则以实干精神引领“雏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新的人才梯队管理办法对各层级的“大雁”进行分阶段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月绩效奖励。“这种考核奖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了‘雁群’的生产研究能力和效率的显著提高。”该院纪委书记苟进昌说,同时,这也为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项目部和我的每一项荣誉,都离不开单位的培养、离不开生产技术部经理——‘大雁’张旗的点拨,我一定会让这种传统继承和发扬开来。”李尚启说,从我这出去的“雏雁”,希望他们都能成为“大雁”,书写出地质找矿新的辉煌。□本报记者 王青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