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聋哑夫妇与103名特殊大学生
8月30日,西安市莲湖区振华南路一幢居民楼里,一间名叫沧笑的画室中,两位老师正在指导一群孩子画画。然而,他们之间的交流,基本只通过打手势和写字进行。原来,这间画室的创办人孙晓苍和许微笑是一对聋哑夫妇,来学习的孩子也都是听障人士。
这间小小的画室,自2015年底成立以来,已经为长春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高校输送了103名聋哑学生。
他们从无声世界中走出,用画笔带孩子描绘美丽人生,这对夫妻是如何做到的?
“他们是我生命里的光!”
许微笑和孙晓苍都是幼年时因病失聪。他们在家人的精心呵护和支持下,完成了大学学业,分别从西安美术学院和长春大学毕业。2006年,在一次残疾青年的聚会活动上,孙晓苍与许微笑相识。两人凭借手语愉快交流,随后,恋爱并结为夫妻。
虽然有高等学历,但由于交流障碍,孙晓苍和许微笑在找工作中屡屡碰壁。“我们从没想过放弃,就像父母从没放弃过我们一样。我们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孙晓苍通过微信告诉笔者。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夫妻二人遇到了几名想学美术却找不到合适老师的聋哑学生。从小听力和交流的障碍、艰难求学的经历,让孙晓苍和许微笑深知艺术类聋哑学生的痛处:普通的美术培训班,学生会在老师的讲解下参悟美术的奥秘,而这样的授课对聋哑学生来说,如同听天书。
于是,许微笑与孙晓苍决定开设一间画室,帮助像他们一样、想在美术领域有所作为的特殊学生。
说做就做。夫妻二人在许微笑父亲许晓英的支持下,将家里的一套居民房改造成画室,并于2015年10月正式招收学生。
但是,画室初期的运转并不顺利,一开始只招收了6名聋哑学生。这些孩子都是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满怀理想,想进一步提升美术基础,却为找不到临考前的专业美术培训机构而苦恼。
尽管画室收费很低,入不敷出,经营艰难,夫妻俩却没有气馁,依然认认真真教这些孩子绘画本领。
在日常教学中,孙晓苍和许微笑常常用自己的经历鼓励这些孩子,在教学中投入了比普通教师更多的热情与耐心。无法通过手语传递的知识,他们就原原本本画出来、写出来;领会不了的知识,他们就手把手,一点一点带着学生画,即使重复几十遍也不厌其烦……
功夫不负有心人。6名学生在画室学习大半年后,速写、素描、色彩等美术基本功得到全面加强。2016年,他们全部考上了大学。
小鑫(化名)的父母在西安市北郊做小生意,文化水平不高。他们不奢望儿子能考上大学,只想让他多学点技能。而小鑫在孙晓苍夫妇的指导下,考入了长春大学,给了全家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许多聋哑学生慕名而来。
小晖(化名)是一名聋哑学生,曾在高考时落榜。就在准备放弃学业的时候,他遇到了孙晓苍和许微笑。夫妇二人教他绘画技巧,培养他对美术的感悟能力。小晖在学习中逐渐掌握了绘画的基本要领,学习兴趣越来越浓。2022年,小晖如愿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
接受采访时,如今已是产品设计专业大二学生的小晖在纸上写下这样的话:“他们是我生命里的光!是他们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不放弃,就有希望!”
初到画室的小丁(化名)是一名很胆小的女孩。为了帮助小丁,孙晓苍和许微笑经常像朋友一样与她聊天,聊自己的过去,聊绘画中的故事,想方设法让她打开心结,与画室的其他孩子融为一体。
许微笑和孙晓苍的成长经历也充满了艰辛和曲折。
1986年,不到1岁的许微笑患病导致失聪。父亲许晓英带着女儿在全国寻访名医,期待奇迹发生。然而,换来的却是医生无奈的摇头。
“那时候技术落后,助听器后面还配着一个大箱子。当时我的收入只有几十元,但是为了孩子能听见,硬是咬着牙配了一副6000余元的助听器。”许晓英回忆,“孩子戴上后,觉得很不舒服,经常捂住耳朵。为了能让微笑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我只能继续带她四处看病。”
“放弃吧,别浪费钱了,没用的。”有一天问诊完后,医生再次对许晓英说。听到医生的话,一向要强的许晓英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心情平复下来开始接受现实的许晓英下定决心,要让女儿勇敢、坚强、乐观地生活下去。
为了让女儿尽可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许晓英决心让孩子接受教育。女儿上学期间,许晓英惊奇地发现,她对绘画很感兴趣。由于听不见,许微笑特别善于用眼睛捕捉生活中的美,静物的每处光影、大自然的绚丽多姿、人们的一颦一笑……都被她画得活灵活现。
许晓英倾尽全力培养女儿学美术。2004年,他将女儿送到西安美术学院进修。2007年,许微笑从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毕业,取得了大专文凭。“我想对像我们这样有残疾孩子的家长说一句,不放弃,就有希望!”许晓英表示。
与许微笑的经历相似,1977年出生的孙晓苍也是幼年时失聪,但父母从未放弃培养他。“曾经有人劝我们放弃这个孩子,我们坚决拒绝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对他负责。”孙晓苍的母亲回忆,由于孙晓苍是聋哑人,培养他要比普通孩子花费更多的精力。
在孩子上学的过程中,孙晓苍的父母得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可以招收聋哑大学生。于是,他们给孙晓苍定下目标,一定要考进这所高校。
时至今日,孙晓苍的父母仍难以忘记,无数个夜里,他们陪着孙晓苍学习文化课、学习美术。凭借扎实的基础,1997年,孙晓苍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春大学工艺美术系。
小丁被孙晓苍、许微笑努力求学的经历打动,被画室融洽且积极上进的氛围所感染,学习上慢慢进入了状态。2016年,小丁如愿考上了大学。
“把爱传递下去!”
小轩(化名)是一名特殊的准高三学生,从小有听力和语言障碍。近几年,她一直在练习口语交流,现在能进行简单的对话。8月19日下午,在画室里,她用不太清晰的口语告诉笔者,相较于市面上动辄每个课时上百元甚至几百元的美术培训费,沧笑画室的学费可以说是“白菜价”。小轩要在沧笑画室学习4个月,总计180个课时,学费2800元,算下来一个课时不到16元。
之所以把学费定得如此低,许微笑用微信打字告诉笔者:“许多残疾孩子的家庭为了给孩子治病,经济情况早已不容乐观。我就是不挣钱,也不能让他们在学费面前望而却步。”
许微笑1985年出生,至今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的情景。父母看到她耳不能听、口不能言的着急神情,抱着她四处求医问药时的任劳任怨,为了凑齐医疗费时的无奈……那一幕幕让她从小就懂得了,培养残疾孩子,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多么艰辛。
许微笑说,从小父母给她的爱,比其他正常孩子多得多。这也让她对“残疾孩子的家庭为孩子付出了一切”有着更深刻的体会。
为了圆这些特殊学生的梦想,他们把画室的课时费定在仅仅能够维持基本运转的范围内。遇到经济困难的学生,夫妇二人还会为他们减免学费,免费提供住宿以及画纸、画板、画架等画材。
学生小王(化名)来这里求学,学习十分刻苦,在班里总是最早到、最晚离开。夫妻二人见状十分心疼,专门在画室里设置了钢丝床供他休息。小王在画室学习半年后,如愿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
日常教学之外,孙晓苍夫妇二人一直在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残疾人。学生小云(化名)的家人得了重病,急需医药费,他们二话不说立即出钱帮助小云解决困难;来自咸阳的聋哑人于继峰带领几名聋哑徒弟,在西安创业开餐馆,孙晓苍和许微笑送去自己的十余幅画,用于餐馆装饰。
2021年,在许晓英的帮助下,孙晓苍夫妇成立了西安市沧笑助残公益慈善中心,致力于帮助更多残障孩子。
“没有父母的爱,就没有今天的我。为了让更多聋哑人受益,我要把爱传递下去!”8月30日晚,许微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的话。
今年,孙晓苍和许微笑夫妇的沧笑画室再次为长春大学、西安美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等高校输送了18名学生。□郭诗梦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8月30日,西安市莲湖区振华南路一幢居民楼里,一间名叫沧笑的画室中,两位老师正在指导一群孩子画画。然而,他们之间的交流,基本只通过打手势和写字进行。原来,这间画室的创办人孙晓苍和许微笑是一对聋哑夫妇,来学习的孩子也都是听障人士。
这间小小的画室,自2015年底成立以来,已经为长春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高校输送了103名聋哑学生。
他们从无声世界中走出,用画笔带孩子描绘美丽人生,这对夫妻是如何做到的?
“他们是我生命里的光!”
许微笑和孙晓苍都是幼年时因病失聪。他们在家人的精心呵护和支持下,完成了大学学业,分别从西安美术学院和长春大学毕业。2006年,在一次残疾青年的聚会活动上,孙晓苍与许微笑相识。两人凭借手语愉快交流,随后,恋爱并结为夫妻。
虽然有高等学历,但由于交流障碍,孙晓苍和许微笑在找工作中屡屡碰壁。“我们从没想过放弃,就像父母从没放弃过我们一样。我们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孙晓苍通过微信告诉笔者。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夫妻二人遇到了几名想学美术却找不到合适老师的聋哑学生。从小听力和交流的障碍、艰难求学的经历,让孙晓苍和许微笑深知艺术类聋哑学生的痛处:普通的美术培训班,学生会在老师的讲解下参悟美术的奥秘,而这样的授课对聋哑学生来说,如同听天书。
于是,许微笑与孙晓苍决定开设一间画室,帮助像他们一样、想在美术领域有所作为的特殊学生。
说做就做。夫妻二人在许微笑父亲许晓英的支持下,将家里的一套居民房改造成画室,并于2015年10月正式招收学生。
但是,画室初期的运转并不顺利,一开始只招收了6名聋哑学生。这些孩子都是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满怀理想,想进一步提升美术基础,却为找不到临考前的专业美术培训机构而苦恼。
尽管画室收费很低,入不敷出,经营艰难,夫妻俩却没有气馁,依然认认真真教这些孩子绘画本领。
在日常教学中,孙晓苍和许微笑常常用自己的经历鼓励这些孩子,在教学中投入了比普通教师更多的热情与耐心。无法通过手语传递的知识,他们就原原本本画出来、写出来;领会不了的知识,他们就手把手,一点一点带着学生画,即使重复几十遍也不厌其烦……
功夫不负有心人。6名学生在画室学习大半年后,速写、素描、色彩等美术基本功得到全面加强。2016年,他们全部考上了大学。
小鑫(化名)的父母在西安市北郊做小生意,文化水平不高。他们不奢望儿子能考上大学,只想让他多学点技能。而小鑫在孙晓苍夫妇的指导下,考入了长春大学,给了全家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许多聋哑学生慕名而来。
小晖(化名)是一名聋哑学生,曾在高考时落榜。就在准备放弃学业的时候,他遇到了孙晓苍和许微笑。夫妇二人教他绘画技巧,培养他对美术的感悟能力。小晖在学习中逐渐掌握了绘画的基本要领,学习兴趣越来越浓。2022年,小晖如愿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
接受采访时,如今已是产品设计专业大二学生的小晖在纸上写下这样的话:“他们是我生命里的光!是他们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不放弃,就有希望!”
初到画室的小丁(化名)是一名很胆小的女孩。为了帮助小丁,孙晓苍和许微笑经常像朋友一样与她聊天,聊自己的过去,聊绘画中的故事,想方设法让她打开心结,与画室的其他孩子融为一体。
许微笑和孙晓苍的成长经历也充满了艰辛和曲折。
1986年,不到1岁的许微笑患病导致失聪。父亲许晓英带着女儿在全国寻访名医,期待奇迹发生。然而,换来的却是医生无奈的摇头。
“那时候技术落后,助听器后面还配着一个大箱子。当时我的收入只有几十元,但是为了孩子能听见,硬是咬着牙配了一副6000余元的助听器。”许晓英回忆,“孩子戴上后,觉得很不舒服,经常捂住耳朵。为了能让微笑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我只能继续带她四处看病。”
“放弃吧,别浪费钱了,没用的。”有一天问诊完后,医生再次对许晓英说。听到医生的话,一向要强的许晓英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心情平复下来开始接受现实的许晓英下定决心,要让女儿勇敢、坚强、乐观地生活下去。
为了让女儿尽可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许晓英决心让孩子接受教育。女儿上学期间,许晓英惊奇地发现,她对绘画很感兴趣。由于听不见,许微笑特别善于用眼睛捕捉生活中的美,静物的每处光影、大自然的绚丽多姿、人们的一颦一笑……都被她画得活灵活现。
许晓英倾尽全力培养女儿学美术。2004年,他将女儿送到西安美术学院进修。2007年,许微笑从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毕业,取得了大专文凭。“我想对像我们这样有残疾孩子的家长说一句,不放弃,就有希望!”许晓英表示。
与许微笑的经历相似,1977年出生的孙晓苍也是幼年时失聪,但父母从未放弃培养他。“曾经有人劝我们放弃这个孩子,我们坚决拒绝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对他负责。”孙晓苍的母亲回忆,由于孙晓苍是聋哑人,培养他要比普通孩子花费更多的精力。
在孩子上学的过程中,孙晓苍的父母得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可以招收聋哑大学生。于是,他们给孙晓苍定下目标,一定要考进这所高校。
时至今日,孙晓苍的父母仍难以忘记,无数个夜里,他们陪着孙晓苍学习文化课、学习美术。凭借扎实的基础,1997年,孙晓苍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春大学工艺美术系。
小丁被孙晓苍、许微笑努力求学的经历打动,被画室融洽且积极上进的氛围所感染,学习上慢慢进入了状态。2016年,小丁如愿考上了大学。
“把爱传递下去!”
小轩(化名)是一名特殊的准高三学生,从小有听力和语言障碍。近几年,她一直在练习口语交流,现在能进行简单的对话。8月19日下午,在画室里,她用不太清晰的口语告诉笔者,相较于市面上动辄每个课时上百元甚至几百元的美术培训费,沧笑画室的学费可以说是“白菜价”。小轩要在沧笑画室学习4个月,总计180个课时,学费2800元,算下来一个课时不到16元。
之所以把学费定得如此低,许微笑用微信打字告诉笔者:“许多残疾孩子的家庭为了给孩子治病,经济情况早已不容乐观。我就是不挣钱,也不能让他们在学费面前望而却步。”
许微笑1985年出生,至今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的情景。父母看到她耳不能听、口不能言的着急神情,抱着她四处求医问药时的任劳任怨,为了凑齐医疗费时的无奈……那一幕幕让她从小就懂得了,培养残疾孩子,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多么艰辛。
许微笑说,从小父母给她的爱,比其他正常孩子多得多。这也让她对“残疾孩子的家庭为孩子付出了一切”有着更深刻的体会。
为了圆这些特殊学生的梦想,他们把画室的课时费定在仅仅能够维持基本运转的范围内。遇到经济困难的学生,夫妇二人还会为他们减免学费,免费提供住宿以及画纸、画板、画架等画材。
学生小王(化名)来这里求学,学习十分刻苦,在班里总是最早到、最晚离开。夫妻二人见状十分心疼,专门在画室里设置了钢丝床供他休息。小王在画室学习半年后,如愿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
日常教学之外,孙晓苍夫妇二人一直在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残疾人。学生小云(化名)的家人得了重病,急需医药费,他们二话不说立即出钱帮助小云解决困难;来自咸阳的聋哑人于继峰带领几名聋哑徒弟,在西安创业开餐馆,孙晓苍和许微笑送去自己的十余幅画,用于餐馆装饰。
2021年,在许晓英的帮助下,孙晓苍夫妇成立了西安市沧笑助残公益慈善中心,致力于帮助更多残障孩子。
“没有父母的爱,就没有今天的我。为了让更多聋哑人受益,我要把爱传递下去!”8月30日晚,许微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的话。
今年,孙晓苍和许微笑夫妇的沧笑画室再次为长春大学、西安美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等高校输送了18名学生。□郭诗梦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