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6961期:第02版 综合新闻

部分企业认为薪资结构固定致使劳动力外流

我省制造业用工萎缩出现新变化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薛生贵)4月9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获悉,一季度,该队对我省435家制造业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全省制造业从业人员削减,用工萎缩问题出现了新变化,由过去以结构性短缺为主向“招工难”“留人难”方向演变。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我省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均值为48.9%,较去年四季度上升1.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区,企业从业人员削减。用工萎缩问题出现了新变化,由过去以结构性短缺为主向“招工难”“留人难”方向演变。

目前,我省制造业技术工人收入待遇偏低。去年,省总工会对85家企业调研后发现,技术工人中3000-5000元/月的占到了近一半,3000元/月以下和5000元/月以上的各占1/4。

调查显示,部分企业认为招工难的原因之一是企业内部薪资结构较为固定,无法为紧缺人才开出高于企业平均水平的工资,工资待遇低,人不愿意来,东南沿海省份工人相对工资较高,致使陕西劳动力外流。尤其对于西安市周边的地区来说,企业所在地距离西安较近,缺乏大城市吸引力,竞争力不足,难以吸引并长期留住人才。

省总工会的调查显示,现在企业招工越来越难,留人也不容易。年轻人不愿进厂当工人,留住技术过硬的工人难。据悉,过去国有企业的技术工人岗位是人人羡慕的金饭碗,一线工人大多来自技校,工作前就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技术教育,当时年轻人喜欢进工厂,工人收入和其他行业没有差距,现在这种身份优势似乎不复存在。

全国劳模、航天六院25车间机加二组组长杨峰说,我省制造企业技术工人紧缺,青黄不接等现象很普遍。在加工企业,不少年轻人把企业当跳板,不久就跳槽转行。而另一些家境较好的青工则是混日子,他们习惯了啃老,把工作当副业。无独有偶,三秦工匠、中航工业西飞公司飞机钣金工非常认可杨峰的看法。他说,很大一部分85后和90后青工对报酬要求较高,大多数人不把岗位工作当终身职业,导致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性大。年轻职工职业选择更多,他们不当工人还可以开网店、做销售、当服务员。

“好学生不愿上职校技校。”我省一所技师学院的院长说,目前,企业招不到合格的技术工人,大学生找不到好工作,说明了现有教育体制的偏差,这种社会价值导向很不利于技术工人和实用操作型人才的培养选拔。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