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498期:第04版 创造

走进毛乌素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张桂英

一睹毛乌素沙漠的浩瀚雄伟是我多年的夙愿,等待了多年,终于在秋初的美丽时节,走进了心心念念的毛乌素沙漠。

为了这一次相遇,内心悸动了很久,对于塞外大漠的痴迷,缘起边塞诗流传千年的磅礴大气和浪漫。诗人笔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英勇无畏的英雄主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视死如归的悲壮情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把从古至今渗透在中华儿女血脉里为国征战、精忠报国的爱国热情诠释得淋漓尽致。将士们用催人奋进的豪气、感人泪下的壮气让爱国主义精神跨越千年风沙深入人心,时刻提醒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胸怀一腔报国之志,传承千年不变的家国情怀。

从榆林一路向北,我不停透过车窗寻找戈壁荒漠,目光所及皆是草木葳蕤的繁荣景象,一望无际的果蔬、玉米地,看不到黄沙的影子。同事说脚下这片水草肥美的土地就是毛乌素沙漠,经过几代治沙人的努力,万里黄沙早就变成了绿洲,毛乌素将从陕西版图上消失。榆林市从1959年就开始了漫长的防沙防尘之路,一代代治沙人在这片土地上呕心沥血,靠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在荒漠里种草种树,历经半个世纪不懈耕耘,终于把荒凉的大漠变成了一片绿色海洋。

一路走来,无论是公路两旁、田间地头还是沟洼河边,总能看到一棵棵枝叶茂盛如怒发冲冠般的孤寂树影。同事告诉我这树叫“毛头柳”,也叫“砍头柳”,还给我讲述了一个传说:唐朝时,文成公主与藏王松赞干布联姻和亲,公主从长安城西出北上,在途经榆林一带大漠时,当地边民与护送公主的军队发生了战斗,被官兵打败,要被砍头。仁慈的文成公主心系边民安危,不忍看着边民被砍头,于是传令以砍一棵柳树来代替,就这样善良的公主救了被俘边民的性命。从此,大漠上就有了这无数的“砍头柳”。

毛头柳的生命力非常强,它浑身是宝,树皮可药用,树干可修房、做家具,枝条可编织成篮和筐,劈成柴可做饭取暖,养活了很多老百姓。所以千百年来,这些柳树被砍了一茬又一茬,只剩下2米左右形如拳头的树桩,来年从“伤口”部位又会生出新的一簇簇枝丫,侍养着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人们。

初次相遇,我便被毛头柳坚韧、苍凉而傲岸的气质俘获,我穿梭在一棵棵毛头柳中间寻找唐诗宋词里流转千年的边塞风光,却始终不曾邂逅范仲淹笔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悲壮景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景观已消失在历史的云烟里,如今的塞外大漠早已不是当年的黄沙漫卷,孤城连成一片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铺天盖地的绿洲掩去黄沙古迹。悠悠千载,只有伫立千年的这片毛头柳见证了秦皇汉武朝代更迭中的金戈铁马、烽火硝烟,以及陕煤人艰苦创业、发展壮大的奋斗史,它们在金色的砂砾中蓬勃生长,热情而豪迈,孤勇而顽强,尽显生命的执着和昂扬。

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郁郁葱葱的毛头柳像一群钢铁卫士扎根在贫瘠的黄土地,历经千年任凭沙暴肆虐,任凭干旱和盐碱的侵蚀,与命运不屈抗争。他们手拉手肩并肩,驻守着塞北边关的人类家园,在高天净土中美得动人心魄,令人魂牵梦萦。

夕阳西下,再次回眸,望一眼生机盎然的毛头柳,一棵棵、一排排向天而生,枝干昂首挺胸直插云霄。我仿佛看到了一代代治沙人和陕煤“北移”儿女,如一棵棵毛头柳生生不息,传承千年前戍边将士的忠诚与担当精神,扎根塞北高原作出贡献,在这片贫瘠的沙漠上建造了科学、绿色低碳的智慧矿山和绿色生态家园,毛乌素从黄风肆虐的“沙漠之城”实现了“塞上江南”的华丽转身,千年沙海变身绿洲,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单位:陕煤运销集团)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