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515期:第04版 秦风

彬州大晋枣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途径彬州泾河川道,一片片晋枣使“水果之乡”增色不少。墨润皴皱的躯干拔地而起,苍劲柔韧的枝条直指碧空,浓叶密布。沿着古丝绸之路往来的人,皆以“枣树行里云遮天”形容彬州的那段旅途。

彬州是晋枣的故乡,这里栽培晋枣历史悠久。三千多年前《豳风·七月》中便有“八月剥枣”的记载。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知彬州时所作《劝农》诗中吟咏:“烹葵剥枣古年丰,莫管时殊俗自同。”近代民主革命者于右任先生在民国战乱年间途经彬州,留下“陨箨惊心未有期,烹葵剥枣复何为”的慨叹。可见彬州晋枣源远流长,深获众爱。

晋枣俗称吊枣,为彬州特产,自古为贡品,单个重量居枣类品种之冠。五月生出卵圆羽状复叶,六月绽开黄绿素雅小花,九月挂满艳若玛瑙果实。色红而棕,呈卵圆柱状。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之说。其肉厚核小,皮薄如纸,质地酥脆,味甜如蜜,食后余味无穷。

晋枣味甜可口,营养丰富。鲜食、干制皆宜,蜜制、糖制、酒制均可。还可做罐头、酿酒醋,与米做粽子、枣糕、枣捞饭等食品。此外,它的药用价值甚高。《本草纲目》记载:“大枣味甘无毒,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枣花蜜汁丰富,为彬州地区重要蜜源,成蜜后色澄清、味醇香,糖度高。枣树木质坚硬,纹理细密,可做农具、家具,又可用于雕刻。

晋枣树好栽,易活。多用分根法、嫁接法,分根栽培在枣树发芽前成活率最高。用酸枣作砧木嫁接,幼树抗逆性强,生长迅速,有的当年就挂果。难怪有“枣树当年能卖钱”的谚语。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彬州果农的晋枣栽培技术不断提高。晋枣密植丰产和超密植的“草地枣园”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在,彬州地区有晋枣园三千亩,四旁零星枣树三万多棵。

春暖花开,一片片枣林的树枝上挂满了鹅黄色细碎的枣花。轻风吹过,十里之外,就可闻到湿醇甘甜的香味,引逗得蜜蜂不愿离去。从那时起,孩子们就渴望着翡翠般的鲜枣。他们期盼着九月九日的到来……盼啊盼,想啊想,春风拂梢头,夏雨润枝尖,那散发着幽香的枣花,变成翡翠球似的小青枣。不久,青枣乖巧地变脸了,酒醉似的红了半边脸。

没过几天,枣林就孕育出了一串串红灿灿、水灵灵、香喷喷的红枣来。收获晋枣的场面令人欢欣鼓舞。面对如雨下落的红枣,人们不禁为之而生怜惜之情。那是美好的跌落,那是珍珠之破损,似玛瑙,如珍珠,又像一盏盏红灯笼,压弯枝条,喷吐香气。

这时的枣林里像赶集一样热闹非凡。扛梯的汉子、提袋的妇人、举竿的姑娘、拎篮的老太,人人满脸笑,个个喜开颜。他们笑着、闹着、跑着,一边往篮子里捡,一边往嘴里塞。不一会儿,篮子满了、袋子满了,而那红润润的嘴巴噘着,绯红的双腮鼓得如吹鼓手的脸,他们沉浸在收获富裕的愉快中。彬州晋枣不仅为当地人民提供了收入,也为妇女们制作美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腊八的枣焖饭、过年的枣油糕、端午的枣粽子,还有枣稀饭、枣包子、枣果馅……

如今,彬州街头喷香可口的枣糕令人垂涎欲滴。金秋十月,彬州人民家家户户精选上好的大晋枣,制成一坛坛酒枣。大晋枣昭示着吉祥,祝福着未来。□梁长生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