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5期:第04版
秦风
宜子孙灯
年代:西汉
收藏单位:宝鸡市眉县博物馆
这件青铜灯方唇直腹,平底,三蹄足,圆柱形灯杵,斗柄弯曲,饰龙纹,柄身铸有铭文“宜子孙”三字。铭文整体长方,边界清晰,酷似印章文字,“子”字的写法较为特殊。
与商周青铜器相比,汉代铜器以刻铭居多,铸铭较少,汉代的铸铭多为阳文篆书,具有浓厚的装饰意趣,既起到美化点缀的作用,又带有吉祥的寓意。汉代铸刻铭在字形书体和章法布局上独具匠心,不同的展示手法能品读出不同的韵味,生动有趣。
柄身铸有铭文“宜子孙”三字。
汉文化中“宜子孙”意识遍布于当时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如汉砖、石刻、汉印、熨斗、铃等都多次出现“宜子孙”这样的铭文,充分说明百姓的热切愿望,同时也表明了“宜子孙”意识在汉代的流行程度。
□据宝鸡市眉县博物馆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年代:西汉
收藏单位:宝鸡市眉县博物馆
这件青铜灯方唇直腹,平底,三蹄足,圆柱形灯杵,斗柄弯曲,饰龙纹,柄身铸有铭文“宜子孙”三字。铭文整体长方,边界清晰,酷似印章文字,“子”字的写法较为特殊。
与商周青铜器相比,汉代铜器以刻铭居多,铸铭较少,汉代的铸铭多为阳文篆书,具有浓厚的装饰意趣,既起到美化点缀的作用,又带有吉祥的寓意。汉代铸刻铭在字形书体和章法布局上独具匠心,不同的展示手法能品读出不同的韵味,生动有趣。
柄身铸有铭文“宜子孙”三字。
汉文化中“宜子孙”意识遍布于当时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如汉砖、石刻、汉印、熨斗、铃等都多次出现“宜子孙”这样的铭文,充分说明百姓的热切愿望,同时也表明了“宜子孙”意识在汉代的流行程度。
□据宝鸡市眉县博物馆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