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521期:第04版 憩心亭

致敬孤独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冷丁

不知始于何时,对“孤独”我倒有些很是适意的了——钟情孤独、占有孤独、享受孤独,似乎已成为我生活中的常态。

我本是性情内敛之人,木讷、嘴笨、不善言辞,厌倦社交。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独处是最适宜的了。在职时,由于职责所在,必须努力克服这些人生的瑕疵,以适应工作需要。但勉为其难是啥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好在是退休了,对于他人来说,退休后多少还有些失落带来的烦恼,但对于我来说,退休是一种解脱、一种全新的人生开始。远离红尘职场,摒弃勾心斗角,谢绝不必要的交往,免去过多的口舌是非,顺从于自己的心意,专注于自己的追求和爱好——这才是最适宜我的生活,也是我一直想要的生活。

近年来,随着人生进入暮年,越发地追求生活中的孤独了。在孤独中追忆昨世今生,品味五味杂陈,享受恬淡的诗意,静静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再好不过了。

酒和茶,是孤独的润滑剂和亲密伴侣。它们给予孤独者或慰藉,或教诲。于一杯茶中,可看见大千世界、苍茫乾坤;于一杯酒中,可悟出世事变迁、人生真谛。如果过得不堪、活得不爽,亦可在茶与酒中寻找乐趣,稀释愁苦,或留白,或遗忘。如此,一切都会风轻云淡。

前些年,一本书、一壶酒、一杯茶,便是我与孤独为伴时的标配。觅一幽静处读一本书,独坐窗前饮一杯酒、品一杯茶,然后或持书阅读,或冥思静坐,或心驰神往,不亦乐乎!

酒壮英雄胆,茶养文人心。可惜,我久已不饮酒了。前几年因糜烂性胃炎,便戒了酒。要吃药,也就被茶谢绝叨扰了。近几年胃虽复初,但酒仍是不肯饮的。而遗憾的是,喜茶的嗜好就再也拾不起来了,只饮白开水。

说起水就想起河,我不免慨然。我大约属水命,今生注定离不开河。童年时有故乡的木鱼河陪伴,参加工作后因工作性质的缘故,常与大大小小的河流打交道。而退休后定居渭河之滨,离泱泱渭水不过二三百米之遥。我常常一个人来到渭河边,静静地坐于柳荫下,看浪花翻卷,听涛声依旧;遥望远处山峦,有白云缭绕;仰望天空是湛蓝的,有白鸥翱翔。左边是动车高架桥,常有动车往兰州方向呼啸而去。右边是火车铁路桥,常有西安至延安的绿皮火车徐徐而过。看着速度不一的两种车辆从桥上驶过时,我就想,是否车上也坐着不少孤独者,是否他们去远方是意欲排遣孤独呢?

其实,孤独何以要排遣呢?对于我来说,独自一人并非孤独,只是喜欢这种感觉,醉心享受这份美好罢了。离喧嚣和浮华远去,或坐于河畔,只有入耳的水声,如聆听祖母曾传唱过的古老歌谣;或在细雨霏霏中独自漫步,观赏烟雨朦胧中的种种景致;或回味蹉跎岁月,任往事在心中流淌……

《清静经》有云:“人能清静,天下贵之。”我以为,孤独可生“静”,守住孤独,静则有之。而静可生“禅”,禅中有灵性、有寡欲、有无碍。再从心静到心净、耳净、眼净,即一个孤独者感悟升华的绝妙过程。心中无旁骛,耳不纳闲言,眼不入污浊,便进入人生最高境界了。孤独,并非离群索居;静,也并非不涉红尘。我喜欢闲暇时,邀几位昔日同窗或知己好友,或被其所邀,谈文论道,班荆道故,把酒问禅,书不可解而能解,道不求通而能通,酒不期醉而能醉。既可挽起寻常灯火,又不错过灿烂星河。于“道”中静观万物,恬淡平和;在“禅”中寻找圆融通透,从容安好。

我最大的缺点或者说不足,是常常对眼前的“美”熟视无睹。这与我为文同出一辙,喜欢怀旧,在往事中搜寻文字,我的许多文字就是“追忆”的结果。不过这样也好,追忆是孤独的派生品,孤独是记忆的催生剂。两者相得益彰,我喜欢,我享受。

我深知,最终我将会在孤独中老去,但我会努力把这人生不太长的过程经营得具有温度感、仪式感、绚丽感,而不是清冷孤寂、浑浑噩噩、醉生梦死。人生总有一段路要一个人走,在孤独的时光里,花开捻香,月朗沐风,隔窗听雨,围炉赏雪,看自己喜欢的风景,听自己喜欢的歌曲,写自己喜欢的文字,走自己想走的路,就真的很好了。

其实,写作对于我来说,与名利无关,只是热爱;与才能无关,依赖的是情感;与天赋无关,仰仗的是执着。不求赏识赞美,不惧贻笑大方。只求给孤独一个交代、一个回报,仅此而已。

熬得住孤独千斛,才托得起万顷大海、藏得住峰峦巍峨。停笔时,才想起今日是我的生日。适逢此时,我只想端起斟满岁月苦涩与甘洌的酒杯,敬孤独,敬人生,敬远方。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