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529期:第04版 秦风

耶柿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宁静而美丽的耶柿村。

2017年夏天,我参与采写《长安八水记》,寻找岱峪河和汤峪河交汇处时,在一座桥旁看到一个高竖的牌子,上面写着“耶柿村”三个字。我询问路旁两位正在闲聊的老人,耶柿村在何处?他们齐声说,就是这儿。

耶柿村的名字我早就知道,进入这个村子却是第一次。听说村子人大都姓耶,早年复姓耶律,后来称耶,是许多年前从很远的地方迁徙来的少数民族。为了知道“耶律”的更多知识,我蹲在这两位老人旁边,和他们聊了起来。其中一位光头老人热情而健谈,一口气给我讲了许多。

耶柿村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东部,属于浐河上游,这里有川、有塬、有沟,背靠苍莽白鹿原,东与蓝田县三联村、冯家沟和魏寨街道古刘村接壤;南和魏寨街道魏寨村相连;西北隔沐浴沟与炮里街道办布村相望。

耶柿村也叫耶柿坡村,由耶家坡、柿园村、阴沟村(也称阴坡村)三个自然村组成,取三个村各一字而得村名。村民世代以农为生,主产小麦、玉米、水稻,也曾种过莲菜。

问到耶柿村的历史,老人说,老辈人说我们村是从外地迁来的,说是少数民族,好像是内蒙古那边的,原来姓耶律,后来简称耶,这些年许多人又恢复耶律了。老人的话,使我想到了小说和电视剧里的故事和人物。因为时间关系,我告别了两位老人,脑子里却一直想着“耶律”两个字。

晚上回到家,我上网查阅了“长安魏寨耶柿村”,获知耶柿村建于明建文年间,清嘉庆《咸宁县志》记为耶家坡,因耶律姓氏在浐河北岸坡上而得名。契丹国契丹族耶律家族在公元1125年遭受金灭顶大难,由家乡辽河上游一带流落到此,繁衍生息而形成的村落。过去村里禁唱《金沙滩》戏,认为是本民族的耻辱。全村绝大部分人都姓耶律复姓,后因有与汉民融合之意,改为耶姓。

历史上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907-1125年)曾名震四方,“南边有个宋皇上,北边是咱契丹王”,是耶柿村里老人引以为豪的话。公元1004年,文韬武略的辽圣宗耶律隆绪对大宋开战,与宋朝订立澶渊之盟,形成辽、宋、西夏三足鼎立的割据局面。据说耶柿村是“上耶”,而由此向北过炮里原,越鲸鱼沟在狄寨原的东北部原下,如今的蓝田小寨乡也有数十户的耶姓人家,那里被称为“下耶”。

秋日的一个上午,我在去白庙村采访“白庙先生”时,又经过那座桥,我停下车走上桥头,只见过往行人,不见村子有人出入。我走进村子,发现进村道路上铺满了金黄的苞谷粒,金光灿灿地在阳光下闪耀。有几个剥苞谷的妇女一边忙着手中的活儿,一边紧盯着玩耍的孩子,叮嘱着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

我绕着晾晒的苞谷走向村子中心,在尽头发现靠塬坡的地方几乎已无人居住,许多废弃的院落长满了荆棘和荒草,几孔破窑洞睁着巨大的眼睛向远处张望着。人们都搬到距坡塬远的地方,盖起了新房小楼,屋前多植柿树,院后种着蔬菜。柿树的叶子已经黄了,树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树枝上悬挂着的柿子黄澄澄地炫耀着季节的色彩。屋后的蔬菜也该拔蔓了,叶子多已凋零,孤零零的几颗西红柿和辣椒在秋风里显摆。

走出耶柿村,远远就望见逶迤俊秀的终南山。青绿葱翠的山色消失了,似乎比往日多了红色、黄色和紫色,有了深秋的意味。□周养俊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