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报成为一种习惯
□王蓓蕾
我工作的地方,是黄陵桥山深处的一个小镇,相比大城市可能获取信息没那么便捷。于是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忙完工作闲暇之际,就会翻看报纸或者阅读数字报刊,读报便是我获取行业资讯、各种知识的重要途径。
数字报刊为读报提供便捷,但我更喜欢阅读纸质报纸,因为刚刚印刷好的铅字,闻着有一种淡淡的墨香,用手触摸它,指尖还能感受到一丝温暖,不知是阳光照耀的,还是文字给予的。上大学的时候,周末闲逛时路过报亭,我总会慢下脚步,买上一份当日的报纸翻看,结伴的同学有时会不解,我笑着解释,这是我的习惯。
读报习惯的形成源起于我的爷爷。身为农民的爷爷是高中文化,据说还学过俄语,在那个年代的农村,算是挺有文化的人。爷爷长期以来的一个习惯,就是读报。从我记事起,我就常常看到邮递员骑着自行车,定期来我家送报纸杂志,而且数量还不少。每年年初或者年末,邮递员都会给爷爷送来一本厚厚的《邮发报刊简明目录》,我曾翻阅过,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对于报刊的介绍,还附了样图、刊号和价格。订报纸这件事,在农村除了一些企事业单位,个人订阅是很少存在的,但爷爷坚持了很多年,而且有时还会在家门口给乡亲们读报,或者是在田间地头向大伙儿分享报纸上的资讯。后来,连没上完小学的奶奶也跟着他开始读报,认的字越来越多。我现在常常回想起陪着爷爷奶奶一起读报的日子,觉得甚是温暖。
我喜欢读报,除了需要获取时事资讯,更喜欢阅读报纸副刊中的文字,副刊每个版面的名字都用得很妙,让人有美的联想和不同的体验。父亲常说,人生其实就是一所大学,经历过的每一件事都教人成长。我想,报纸也是我学习写作的大学,副刊就像是其中的一门课程,一篇篇精妙的佳作,是我写作路上的引路人,像一位位风格各异的老师,带领我走入不同的文学课堂。我的文章,终于也在无数次读报学习、寻找灵感、修改打磨后,被报纸选用印成了铅字,这些都有赖于读报这个习惯。
报纸,随着时代的发展,由铅排到光电,从报纸到网端,经历了很多变革。数万期报纸,千万篇文章,又以不变的情怀记录了多少时代变迁、沧桑变化,又带给读报人多少启迪和成长,陪伴读者走过漫长岁月。
相信读报这个习惯会一直陪伴着我。等到我两鬓苍苍、头发花白时,仍会在阳光下或者台灯下,在寂静的时光中翻阅报纸,手边的水杯冒着热气,读着读着,就忘了时间……(单位:陕煤运销集团黄陵分公司)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王蓓蕾
我工作的地方,是黄陵桥山深处的一个小镇,相比大城市可能获取信息没那么便捷。于是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忙完工作闲暇之际,就会翻看报纸或者阅读数字报刊,读报便是我获取行业资讯、各种知识的重要途径。
数字报刊为读报提供便捷,但我更喜欢阅读纸质报纸,因为刚刚印刷好的铅字,闻着有一种淡淡的墨香,用手触摸它,指尖还能感受到一丝温暖,不知是阳光照耀的,还是文字给予的。上大学的时候,周末闲逛时路过报亭,我总会慢下脚步,买上一份当日的报纸翻看,结伴的同学有时会不解,我笑着解释,这是我的习惯。
读报习惯的形成源起于我的爷爷。身为农民的爷爷是高中文化,据说还学过俄语,在那个年代的农村,算是挺有文化的人。爷爷长期以来的一个习惯,就是读报。从我记事起,我就常常看到邮递员骑着自行车,定期来我家送报纸杂志,而且数量还不少。每年年初或者年末,邮递员都会给爷爷送来一本厚厚的《邮发报刊简明目录》,我曾翻阅过,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对于报刊的介绍,还附了样图、刊号和价格。订报纸这件事,在农村除了一些企事业单位,个人订阅是很少存在的,但爷爷坚持了很多年,而且有时还会在家门口给乡亲们读报,或者是在田间地头向大伙儿分享报纸上的资讯。后来,连没上完小学的奶奶也跟着他开始读报,认的字越来越多。我现在常常回想起陪着爷爷奶奶一起读报的日子,觉得甚是温暖。
我喜欢读报,除了需要获取时事资讯,更喜欢阅读报纸副刊中的文字,副刊每个版面的名字都用得很妙,让人有美的联想和不同的体验。父亲常说,人生其实就是一所大学,经历过的每一件事都教人成长。我想,报纸也是我学习写作的大学,副刊就像是其中的一门课程,一篇篇精妙的佳作,是我写作路上的引路人,像一位位风格各异的老师,带领我走入不同的文学课堂。我的文章,终于也在无数次读报学习、寻找灵感、修改打磨后,被报纸选用印成了铅字,这些都有赖于读报这个习惯。
报纸,随着时代的发展,由铅排到光电,从报纸到网端,经历了很多变革。数万期报纸,千万篇文章,又以不变的情怀记录了多少时代变迁、沧桑变化,又带给读报人多少启迪和成长,陪伴读者走过漫长岁月。
相信读报这个习惯会一直陪伴着我。等到我两鬓苍苍、头发花白时,仍会在阳光下或者台灯下,在寂静的时光中翻阅报纸,手边的水杯冒着热气,读着读着,就忘了时间……(单位:陕煤运销集团黄陵分公司)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