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101期:第04版 憩心亭

悼念李希凡先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希凡、周燕芬、刘炜评、张华

李希凡先生于10月29日去世,享年91岁。突闻噩讯,心情既难过又复杂。

当代研习中国文学的人,很少有不知道李先生的人。治学勤奋加上时代的因缘际会,使得李先生不仅以新中国最重要的红学家之一为世瞩目,还在鲁迅研究、《三国演义》研究、《水浒传》研究、当代文艺理论与批评等领域姿态活跃。我上大学时,曾认真地拜读过李先生的《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形象》《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等著作,感受了这位多栖学者的思维方式、价值立场、治学路数等方面。

李先生精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以此为主要方法论对古今诸多文艺现象发表见解,社会影响广泛。其人其文引发一些大大小小的争议,也是很自然的事。由“小人物”而名满天下,从大红大紫到潮起潮落,李先生人生的历程和气象,远比一般学者丰富多彩。

有机会拜会李先生,是因为业师张华教授今年的北京之行。二位先生既是山东大学中文系1953届本科同窗,毕业后又同赴北京读研究生,李先生在人大,张先生在北大。去年在一次师生小聚会上,张先生感慨道:“我的老同学们,健在者越来越少了。希凡是老大哥,已经90岁高龄,好几年不见面,我想去看望他。但我也老迈了,你们得有人陪我出行。”学生们纷纷表态:“您点名,我们都愿意侍从。”

张先生的心愿,在今年五一假期间实现了。陪行者是周燕芬和我。李先生的厅堂,在北京算是比较宽敞的,大小布置显得简朴而有品位。王雪涛、冯其庸、韩美林等名家的画作,衬托着主人的生活情调。李先生身材高大,相貌堂堂,谈吐一派大家气度。

那天上午,两位先生开心叙旧,谈笑风生,还不时互相调侃。谈及几十年前的往事,细节历历在目。说到陕西当代作家柳青、杜鹏程、王汶石等作品,先生依然重申他的一些迄今坚持的观点。当先生一字不差说出柳青三部长篇小说女主人公的名字时,我们都十分惊讶,因为我们都只能记得《创业史》里的徐改霞。

两位先生第二次会谈,张先生拿出了李先生大学时送他的一本签名的民国版名著,让我眼前立刻浮现出赠者和受赠者青春年代的意气风发。临别时,李先生说:“我们约定吧,在有生之年,每两年见面一次。你年轻,得你来。”张先生笑道:“当然是我来看你!”周燕芬和我被他们的情谊所感动,表示“只要二老愿意,我们依然扈从张老师”。没想到才时隔数月,李先生驾鹤不返,这个约定不能实现了。

想写先生,迟迟未敢动笔,因为先生是一个大体量的存在,我对先生了解、理解太有限,没有能力为之摹形传神。

比李先生早几天去世的著名主持人李咏临终最后一句话是:“没有遗憾,只有不舍。”我想李先生弥留之际的心情,大约也是这样的。

先生走好!

□刘炜评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