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564期:第04版 秦风

苏轼和他的渭南弟子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整整一周时间,我都游荡于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去得最多的,便是各个博物馆。某日,在嘉兴博物馆看到一套苏轼写给弟子李廌的字帖,虽然只是复制品,背后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这幅字帖,叫《马券帖》,苏轼原迹已不存,这次展出的,是明人集本的复制品。虽然隔了好几层,但这个帖,大有来历。

话说元祐元年(1086),苏轼在朝中正春风得意,蒙赐御马玉鼻骍(白鼻赤毛的马)。元祐四年(1089),苏轼出任杭州知州,因为东南地区官员照例是乘坐轿子的,他觉得自己手头有一匹马代步就够用了,因此把这匹御马赠送给没有马匹代步的李廌。又害怕他日李廌得到更好的马后,要卖掉此马,因为牵扯到私自买卖御马,担心未来有纠纷,提前写好一券(契据、凭证),证明此马来历清白。

当时,苏轼和他的门人唱和频频,这件事,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苏轼弟弟苏辙赋诗一首:小床卧客笑元龙,弹铗无舆下舍中。五马不辞分后乘,轻裘初许敝诸公。随人射虎气终在,徒步白头心颇同。遥想据鞍横槊处,新诗一一建安风。

诗不长,典故颇多。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深沉有大志,不屑于个人私利,从而受到许汜、刘备赞扬;战国时策士冯谖投靠孟尝君,恃才而“三弹其铗”。“五马”是太守所骑的标志,代指苏轼,“轻裘”出自白居易诗《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白居易新制了一件裘衣,由此他想到贫士:“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赞扬苏轼气概不凡,心怀天下。“随人射虎”,用西汉李广善射之典,指李廌跟随苏轼学诗文。“徒步”,写李廌因贫穷而缺少坐骑,只能徒步。因为“乌台诗案”,和苏轼相关的很多人都受牵连,或被贬或被罚,苏辙以此暗喻众人虽命运坎坷,但始终心心相印,步伐一致。最后,用曹操“横槊赋诗”,与其子曹丕、曹植及“建安七子”的诗文形成“建安风骨”为后世所称颂收尾,赞扬苏轼与弟子开创了宋代新的文风诗风。

黄庭坚也写了一篇小文记载此事,并赠予李廌——以当时苏轼、黄庭坚的书名,求字者甚多,仅仅这两幅字,大概就比御马值钱了。

那么这个不仅能让苏轼送御马,还能让已经文名满天下的苏轼亲笔写下字据以证马匹清白的李廌是何人?

说起来,他还是咱渭南老乡。

李廌,字方叔,华州人,苏门六君子之一。六岁时,李廌的父母均已离去,他奋发图强,年纪稍长时便以才学名闻乡里。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李廌带着自己的文章去求见,苏轼对他的文章赞不绝口,“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还“拊其背曰:‘子之才,万人敌也。’”。

苏轼这么欣赏李廌,但是他并没有考上功名,未能入仕,说起来,也和苏轼有关。

陆游曾经在《老学庵笔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说李廌元祐三年(1088)参加科举考试,正好这一年苏轼当主考官,阅卷过程中,苏轼看到一张卷子后极为欣赏,给身边的黄庭坚说:“这张一定是我们李廌的。”(当年考试和现在一样,是封闭式阅卷,苏轼也只是从文风推测出。)结果公布后,那张苏轼极为欣赏,大概也给了高分的卷子,不是李廌的。这件事,苏轼和黄庭坚文集中都有记录。说起来,李廌一开始准备考试时,还自信满满地给别人说:“我老师苏公当主考,我肯定不出前三名!”结果不仅没进前三,彻底没考上。李廌有个奶妈七十多岁了,听到消息后大哭说:“苏轼当主考我儿子都考不上,以后彻底没希望了!”说完便自缢身亡。后来李廌屡考不中,布衣终身。

陆游没有提到的是,因为未能录取李廌心怀愧疚,苏轼写的那首诗叫《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第,愧甚作诗送之》,诗中有“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之句流传甚广;黄庭坚的和诗叫《次韵子瞻送李廌》;而李廌的和诗,名字非常长,基本光看名字,事情的起因经过就全部了解了,诗名叫《某顷元祐三年春,礼部不第,蒙东坡先生送之以诗,黄鲁直诸公皆有和诗,今年秋复下第,将归耕颍川,辄次前韵上呈编史内翰先生及乞诸公一篇,以荣林泉,不胜幸甚》,诗中有“平时功名众所料,数奇辜负师友责”之句,算是自作解人。

事实上,除了写诗宽慰他,苏轼还努力把李廌推荐给其他人。可惜后来,苏轼自己和他推荐的人均在党争中自身难保,泥菩萨过江中,李廌的功名便被搁置了。

但是李廌和苏轼的师生情,并没有被搁置。李廌对苏轼,半生执弟子礼;苏轼对李廌,也是尽力地帮助。

李廌家贫,三代亲人都没有体面下葬。某一晚,李廌哭着说:“我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学了一肚子忠孝,但对自己的亲人却无力下葬,还学个什么啊!”早上醒来后,他和苏轼告别,准备云游四方,忘记这件事。苏轼“解衣为助,又作诗以劝风义者”。后来,李廌几代三十余柩,尽葬于华山下,范镇还亲自写了墓表。以李廌当时的地位,怕是请不来范镇这种级别的官员来为他的亲人书写墓表,推算起来,大概还是苏轼的面子。

李廌常年生活拮据,黄庭坚就曾经说他“豆羹常不继”——饭都没个着落,即便如此,他知道老师苏轼好墨,便一次就送了二十八丸麝墨。苏轼得墨后感慨道:“李方叔遗墨二十八丸,皆麝,香气袭人,云是元存道曾倅阴平,得麝数十脐,皆尽之于墨。虽近岁贵人造墨,亦未有用尔许麝也。”

苏轼去世后,李廌作文祭之,文曰:“皇天后土,鉴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不仅如此,他还告诉儿子,自己去世后,要和老师葬在一起。

李廌去世后到底葬在了哪里,我们无从考证。但是眼前那幅字帖,却见证了千余年前一段珍贵的师生情。□师铤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