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568期:第04版 创造

戈壁深深向光行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张广才

朋友,你走过夜路吗?不是在车来车往的大路,而是荒山野岭的羊肠小道;不是在村庄市镇毗连的内地,而是人迹罕至的戈壁大漠;不是三五成群结伴出发,而是独自一人孤勇前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参军来到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部队驻地在西北戈壁大漠,所在部队担负着国防科技试验任务,营区周边一片荒芜,数百公里内没有人烟。在大漠深处,我们部队不同建制,星罗棋布,都以数字点号予以标识。各点号之间相距数十公里上百公里不等,彼此没有道路连接,出行全靠司机的感觉和记忆,朝着大致的方向行驶,因而迷路是常有的事,加之车况不好,时常抛锚把我们撂到半路上。那时汽车需要加水,有时循环不好,水温过高,就要将引擎盖打开,将车头迎着风吹,等待冷却后才能继续行驶,可走不了一会儿就又升温了,不得不停下来再次进行这番操作。大家对这种现象早已习以为常,称之为“开锅”,处理方式也非常熟练。一路上反反复复,得折腾好几次才能到达目的地。开水箱盖时还要小心翼翼,徐徐打开,慢慢放气,如果打开得太快,水箱里滚烫的热水会烫伤人,据说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故。大概是后来技术进步了,我回到内地以后,经常乘车出行,却再也没有遇到并且不曾听说汽车有“开锅”的故障。

有一次我坐团首长的吉普车,从上级机关驻地办完公务返回,途中车子出了故障,司机半天摆弄不好。此时天已擦黑,眼看修车无望,远远望去,大漠的另一端依稀可见我们一个连队的微弱灯光。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寻求救援!当时只有团首长、司机和我三个人,司机不能离开首长,也不能丢下车不管,还要继续排故。我便自告奋勇,要求步行去远处的连队给团部打电话派车来接。团首长想了想,似乎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于是对我叮嘱一番,同意了我的请求。

漆黑的夜晚,荒凉的戈壁,风呼呼作响,不时刮起的砂砾打着我的脸,甚至弄得满嘴都是,只好及时吐掉,再抹抹嘴巴,继续前行。脚底下深一脚浅一脚,有时会踩在骆驼刺上,脚被划得刺痛;有时会踏到细软的沙坑,鞋子里全是沙子,硌脚难行。我顾不得清理,一心想着得快些赶到连队报信,千万不能在自己这里耽误时间。

以前听人说“望山跑死马”,意思是虽然看得见山,但其实距离尚远,快马驰骋也绝非一时半会儿能到达。陶渊明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然他老人家能看得见南山,但你让他走走试试,看几时能到山跟前。其实看见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朝着那一丝亮光走啊走,行啊行,时间过去许久,却只走不见到。“但总归有方向,总归愈来愈近了吧,有光就有希望。”我在心里默默安慰自己、鼓励自己。一个人行走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还是在漆黑的夜里,试想一下那是什么感受!就好比一叶扁舟漂流在无垠的大海中,又酷似一只小鸟落在与世隔绝的荒岛上。

咬紧牙关向前行,坚定目标不放松。渐渐地那亮光从一个小点变成了一个圆圈,又从一个圆圈变成了一个稍大的球体,再后来,能看到这个球体发出来的明亮光线,紧接着,就连光线下面营房、树木的轮廓也渐渐显现,并且愈来愈清晰……我们的连队、我们的家,近在眼前了!我的内心涌现出胜利的喜悦,此时的我,早已忘却了疲惫,忘却了孤独,两腿更加有力,脚步更加欢实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现状,曾经的艰难困苦,早已在飞速发展中迎刃而解,不复存在了。回望过去,为的是不忘初心、行稳致远,走好今后的路。(单位:空军工程大学)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