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回归诗歌
现在,诗坛陷入一种窘境,写诗的人很多,读诗的人很少。每天都有许多新的诗作发表,但除了在一些小圈子或者极少的特定场合,根本见不到有人在朗诵或者谈论诗歌。文坛本就寂寥,诗坛更是寂寥中的寂寥。
诗歌的寂寞,有时代的因素。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多,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文学不再一枝独秀,而只是众多主流艺术形式中的一个。作为文学的分支,诗歌更是如此。
诗歌的寂寞,更有诗歌本身的原因,或者更直接地说,是诗歌创作者的原因。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诗歌代表着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有着深厚积累。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读《诗经》,连话都不会说了。跳出那个特定的时代,我们可以理解为,不学习诗歌,就不能很好地进行语言表达。
中国人对诗有着骨子里的热爱。不必说唐宋时随处可闻的吟唱,即使在今天,人们在抒情、论理甚至闲谈时,也常常引用诗句。从古至今,诗歌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所热爱。
诗歌的寂寞,是诗歌远离了生活,是诗歌创作者远离了生活。
让诗歌回归诗歌,是诗歌走出寂寞,重新为人们热爱的根本。
我们不妨简单地从“诗”与“歌”两个方面来探讨什么才是诗歌应该有的样子。
“诗”指的是诗歌的意境。在描写美丽的景色或者美好的生活时,我们经常用一个词——如诗如画。如画,是指外在形态之美,使人悦目。如诗,是指内在意韵之美,使人悦心。
诗歌,必须有意境有韵味。有意境,就是构建意义深远的情境,或金戈铁马,或流水落花,或澎湃激昂,或缠绵悱恻,或由境生情,或融情入境,以情境的合一打动人心。有韵味,就是情境有限而含义无穷,每个人都能从中体味、生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诗歌通过意境与韵味传递感情。抒情性是诗歌的主要特点之一。叙事也好,写景也好,其最终目的是为表达感情。这种感情,既是诗人的,也是大众普遍的。是诗人的,诗歌才有创造性和独特性。是大众的,诗歌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无论古诗也好,现代诗也好,所有广泛传播、让人铭记的佳作,都是有着深远的意境和深刻的感情的。有意境,所以让人回味。有感情,所以打动人心。
“歌”指的是诗歌的韵律,也就是音乐性。诗歌是最具音乐性的文学形式。早期的诗歌,并不是因为文字记录而流传下来的,而是在人们的吟唱中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诗经是最为典型的代表。抛开早期诗歌在当时的通俗易懂不说,其鲜明的音乐性是得以流传的重要原因。
在相当漫长的时期内,尤其是诗歌得以受到广泛传播与热爱的时期,诗歌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歌唱和吟咏的。民众在歌唱和吟咏中,感受美与真,也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情。
简而言之,意境和韵律是诗歌最为显著的特征。而现在许多的诗歌,既无意境,又无韵律,甚至没有美、没有感情。
文学需要变革,任何事物都需要在创新中得以存在与发展。然而,每个事物都有其本质的特征,任何的创新与变革都不能偏离事物的本质,诗歌也是如此。离了意境与韵律,诗歌便不成其为诗歌了。当诗歌已经不是诗歌的时候,诗歌的寂寞便不可避免。
当下诗坛的顽疾在于,许多的诗作者打着创新的幌子,完全抛弃了意境与韵律,创作完全没有任何规范,信笔涂鸦,任性而为。诗歌篇幅短小,需要创作者具备极高的锤炼字句的功底。而现在,没有了任何标准,许多人讽刺说,只要会在电脑键盘上敲回车键,便可创作诗歌。
如同书法界的丑书横行,诗坛一度丑诗横行。诗歌成了一些毫无文字功底者追名逐利的工具。
客观地说,丑诗并没有成为诗坛的主流。当今诗坛的最大问题是,许多创作者陷入了自我陶醉的怪圈,其中不乏对诗歌有着发自内心热爱的创作者。表现在形式上,意象晦涩,语言冷僻,追求怪异,不仅大众读不懂,文学专业科班出身的人士也读不懂。表现在情感上,常常莫名其妙地呻吟和自我沉浸式地抒情,根本不能引发人们的思考或共情。
当大众读不懂所谓的现代诗时,便不去读,而是在经典的古诗中寻情觅趣,汲取营养。当创作者迷失于文字的怪诞与情感的封闭时,其诗歌就仅仅只能愉悦自己,自我欣赏自己读,在晦涩与卖弄中,离诗歌的真谛愈行愈远。
要让诗歌不再寂寞,为人们所接受与喜爱,必须固本培元。意境与韵律则是根本。
且不说古诗,现代诗和外国诗中为人熟知的精品佳作,绝大部分都兼具意境与韵律。对意境的营造和对韵律的把握,是诗作者应具备的根本功底。并非所有的好诗都要营造意境、合辙押韵,但这两点应成为绝对的主流。
《红楼梦》中,香菱向林黛玉求教如何作诗,林黛玉说:“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我们可以对此作两层意思的理解。一是诗歌极其讲究韵律与造境,二是不要拘泥于韵律与造境,但前提是要有“奇句”。也就是说,跳脱韵律与造境,是在有“奇句”的前提下偶然为之。
除了意境与韵律,在诗歌的创作中,还有两点非常重要。
一是文字的平实性,也就是文学作品要让人能读懂。真正的大师是用平实的文字,营造出超卓的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让绝大多数人能够读懂文字背后的蕴含。当然,每个人因自己的阅历的不同和修养的高低,会出现体悟的差异和深浅。
二是情感的普遍性,普遍性是文学作品让人们共鸣的基础。对爱情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对人生的反思,对自然的感悟,人们的情感是相通的。创作者通过诗歌表达的是自己的独特情感,人们从诗歌感悟到的是共同情感。诗歌只有在独特情感中凸显共同情感,在共同情感中寻觅独特情感,才能达到作者与读者之间情感的沟通,也才有传播的生命力。
写诗要难,读诗要易。“两句三年得。”对于创作者来说,把诗歌写好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对于读者来说,阅读诗歌应该是轻松愉悦的。正如同珍珠,形成的过程漫长而苦涩,但一旦呈现于人们面前,它灼灼的光华会绚烂每一双眼睛。
写作容易,而阅读困难的诗歌,注定是被忽视的劣文。
创作者应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让诗歌回归诗歌。
愿诗歌不再寂寞。□张斌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现在,诗坛陷入一种窘境,写诗的人很多,读诗的人很少。每天都有许多新的诗作发表,但除了在一些小圈子或者极少的特定场合,根本见不到有人在朗诵或者谈论诗歌。文坛本就寂寥,诗坛更是寂寥中的寂寥。
诗歌的寂寞,有时代的因素。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多,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文学不再一枝独秀,而只是众多主流艺术形式中的一个。作为文学的分支,诗歌更是如此。
诗歌的寂寞,更有诗歌本身的原因,或者更直接地说,是诗歌创作者的原因。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诗歌代表着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有着深厚积累。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读《诗经》,连话都不会说了。跳出那个特定的时代,我们可以理解为,不学习诗歌,就不能很好地进行语言表达。
中国人对诗有着骨子里的热爱。不必说唐宋时随处可闻的吟唱,即使在今天,人们在抒情、论理甚至闲谈时,也常常引用诗句。从古至今,诗歌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所热爱。
诗歌的寂寞,是诗歌远离了生活,是诗歌创作者远离了生活。
让诗歌回归诗歌,是诗歌走出寂寞,重新为人们热爱的根本。
我们不妨简单地从“诗”与“歌”两个方面来探讨什么才是诗歌应该有的样子。
“诗”指的是诗歌的意境。在描写美丽的景色或者美好的生活时,我们经常用一个词——如诗如画。如画,是指外在形态之美,使人悦目。如诗,是指内在意韵之美,使人悦心。
诗歌,必须有意境有韵味。有意境,就是构建意义深远的情境,或金戈铁马,或流水落花,或澎湃激昂,或缠绵悱恻,或由境生情,或融情入境,以情境的合一打动人心。有韵味,就是情境有限而含义无穷,每个人都能从中体味、生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诗歌通过意境与韵味传递感情。抒情性是诗歌的主要特点之一。叙事也好,写景也好,其最终目的是为表达感情。这种感情,既是诗人的,也是大众普遍的。是诗人的,诗歌才有创造性和独特性。是大众的,诗歌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无论古诗也好,现代诗也好,所有广泛传播、让人铭记的佳作,都是有着深远的意境和深刻的感情的。有意境,所以让人回味。有感情,所以打动人心。
“歌”指的是诗歌的韵律,也就是音乐性。诗歌是最具音乐性的文学形式。早期的诗歌,并不是因为文字记录而流传下来的,而是在人们的吟唱中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诗经是最为典型的代表。抛开早期诗歌在当时的通俗易懂不说,其鲜明的音乐性是得以流传的重要原因。
在相当漫长的时期内,尤其是诗歌得以受到广泛传播与热爱的时期,诗歌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歌唱和吟咏的。民众在歌唱和吟咏中,感受美与真,也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情。
简而言之,意境和韵律是诗歌最为显著的特征。而现在许多的诗歌,既无意境,又无韵律,甚至没有美、没有感情。
文学需要变革,任何事物都需要在创新中得以存在与发展。然而,每个事物都有其本质的特征,任何的创新与变革都不能偏离事物的本质,诗歌也是如此。离了意境与韵律,诗歌便不成其为诗歌了。当诗歌已经不是诗歌的时候,诗歌的寂寞便不可避免。
当下诗坛的顽疾在于,许多的诗作者打着创新的幌子,完全抛弃了意境与韵律,创作完全没有任何规范,信笔涂鸦,任性而为。诗歌篇幅短小,需要创作者具备极高的锤炼字句的功底。而现在,没有了任何标准,许多人讽刺说,只要会在电脑键盘上敲回车键,便可创作诗歌。
如同书法界的丑书横行,诗坛一度丑诗横行。诗歌成了一些毫无文字功底者追名逐利的工具。
客观地说,丑诗并没有成为诗坛的主流。当今诗坛的最大问题是,许多创作者陷入了自我陶醉的怪圈,其中不乏对诗歌有着发自内心热爱的创作者。表现在形式上,意象晦涩,语言冷僻,追求怪异,不仅大众读不懂,文学专业科班出身的人士也读不懂。表现在情感上,常常莫名其妙地呻吟和自我沉浸式地抒情,根本不能引发人们的思考或共情。
当大众读不懂所谓的现代诗时,便不去读,而是在经典的古诗中寻情觅趣,汲取营养。当创作者迷失于文字的怪诞与情感的封闭时,其诗歌就仅仅只能愉悦自己,自我欣赏自己读,在晦涩与卖弄中,离诗歌的真谛愈行愈远。
要让诗歌不再寂寞,为人们所接受与喜爱,必须固本培元。意境与韵律则是根本。
且不说古诗,现代诗和外国诗中为人熟知的精品佳作,绝大部分都兼具意境与韵律。对意境的营造和对韵律的把握,是诗作者应具备的根本功底。并非所有的好诗都要营造意境、合辙押韵,但这两点应成为绝对的主流。
《红楼梦》中,香菱向林黛玉求教如何作诗,林黛玉说:“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我们可以对此作两层意思的理解。一是诗歌极其讲究韵律与造境,二是不要拘泥于韵律与造境,但前提是要有“奇句”。也就是说,跳脱韵律与造境,是在有“奇句”的前提下偶然为之。
除了意境与韵律,在诗歌的创作中,还有两点非常重要。
一是文字的平实性,也就是文学作品要让人能读懂。真正的大师是用平实的文字,营造出超卓的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让绝大多数人能够读懂文字背后的蕴含。当然,每个人因自己的阅历的不同和修养的高低,会出现体悟的差异和深浅。
二是情感的普遍性,普遍性是文学作品让人们共鸣的基础。对爱情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对人生的反思,对自然的感悟,人们的情感是相通的。创作者通过诗歌表达的是自己的独特情感,人们从诗歌感悟到的是共同情感。诗歌只有在独特情感中凸显共同情感,在共同情感中寻觅独特情感,才能达到作者与读者之间情感的沟通,也才有传播的生命力。
写诗要难,读诗要易。“两句三年得。”对于创作者来说,把诗歌写好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对于读者来说,阅读诗歌应该是轻松愉悦的。正如同珍珠,形成的过程漫长而苦涩,但一旦呈现于人们面前,它灼灼的光华会绚烂每一双眼睛。
写作容易,而阅读困难的诗歌,注定是被忽视的劣文。
创作者应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让诗歌回归诗歌。
愿诗歌不再寂寞。□张斌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