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575期:第04版 创造

想念冬至面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张桂英

一大早朋友圈都在提醒大家吃饺子,在外漂泊了大半生,也养成了冬至吃饺子的习惯,但是今天却格外想念妈妈做的冬至面。

古有“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之说,冬至在乡村依然是个很隆重的日子。故乡一直保留着冬至吃面条的习俗,隐约还记得奶奶那句“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谚语。奶奶常说,过了冬至白天会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不久春天就会到来。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手擀面,吃细细长长的面条,围着火炉守最漫长的夜,寓意日子长长久久,红红火火。

小时候家里穷,只有逢年过节、家里来客人才能吃上白面条。平时都会吃青稞和麦子混合的两掺面或豆面,吃顿白面条对我们来说是特别开心的事。记忆中,每到这个时节,辛苦劳作了一年的父辈们终于歇息下来,在外奔波劳碌的人们也会赶回村里,大家杀猪宰羊储备过年的食物,而冬至面的臊子中最重要的主料就是家里自己喂养的年猪肉。

父亲将拆分成块的肉用花椒粉和盐腌制成腊肉,挂在储存粮食的库房自然风干。勤俭持家的奶奶会让那一排排腊肉从年头吃到年尾。在农忙时、在外的亲人返家时,奶奶总会张罗着做一道美味的腊肉臊子面。

冬至那天,要煮肉、煮排骨,妈妈和大妈忙完其他活计,就早早和面准备晚饭。冬至面的灵魂是一锅热气腾腾的腊肉臊子,肉汤要宽,面条浸泡在臊子中才有味道。粉条是自家种的土豆磨粉制作而成,蘑菇是山里采摘来的,晒干后储存起来专门炒菜、做臊子用。肉切丁,蘑菇、土豆切丁,菜籽油、葱炝锅,肉炒出香味,再加上蘑菇小火慢炖,不一会儿鲜香诱人的味道便满屋飘香,让我们垂涎欲滴。

偌大的案板边,一家十几口人要吃的面团在母亲手中揉来揉去。我迫不及待地希望母亲赶快擀好面条,可是手擀面好吃的诀窍就是筋道,揉面醒面这一步很关键。和的面要硬,要用力揉成光滑、柔润的面团,最费时间和力气。年少的我们光想着吃美味可口的面条,却不知其中的辛劳。面揉好后,不一会儿就擀出又圆又薄的大面皮,然后用刀切成又细又长的面条晾起来。这时候肉熟了,再加入土豆和粉条继续煮,最后加上一把葱花,一锅香喷喷的臊子就做好了。

等夜幕降临,屋内炉火温热,一家人围绕爷爷奶奶坐在热乎乎的火炕吃团圆饭。大人们会吃肉喝酒,卸下奔波的疲惫,畅聊一年农忙的收成和在外的收获,在醉意微醺中忆往昔、话将来。当我们期待已久的面条端上桌时,筋道爽滑的面条,配上香味浓郁的臊子,加点油泼辣子和醋,一碗面条便狼吞虎咽下肚了,平时吃一碗,那天一定还要再来一碗,吃得小肚子溜圆才罢休。

后来我们逐渐长大远离故乡,但无论走到哪里,最让我们牵念的还是家的味道。每年父母都会采摘蘑菇晒成干蘑菇,土豆做成粉条晾干,在老屋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在想家的时候泡点蘑菇、粉条,做一顿臊子面,可是总感觉找不到记忆中的滋味。无论是工序繁杂的面条还是简单的旗花面,那是只有母亲的手才能拿捏出的味道,它是根植于味蕾深处妈妈的味道,无论年纪多大、离家多远,总会时时想念。

今天妈妈一定做了一锅热气腾腾的臊子,在温暖的炉火旁和父亲吃着又细又长的面条,守护着祖辈留下的习俗,想念着不在身边的我们。想起了妈妈的话“过一冬至,长一绳子”,过了今天,日子每天会长一绳子,不久春天就会到来。想念家的味道,想念妈妈做的冬至面。(单位:陕煤运销集团韩城分公司)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