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584期:第04版 秦风

小雁塔旁夏家庄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2018年11月的一天,我走进了即将拆迁改造的夏家庄。我不知道夏家庄算不算西安市碑林区最后的一个城中村。如果算,它早在1979年就作为陕西省第一个“撤村转居”的村庄成为城市社区;如果不算,这么多年来,它“村”的状态从未改变过。四十年过去了,城市改造一轮接一轮,碑林区的城中村改造也早已完成,可夏家庄依然还是老样子,只不过村子更拥挤了。

秋末的午后,我沿长安北路,过西安宾馆向右拐进体育场北路,到了夏家庄。其实体育场北路以前的路牌就是夏家庄,不知道路牌是什么时候改的。路南是门面房,大多是小饭馆,路北以前是电子大楼,后来拆迁了。往里走大概两百米,路北就是夏家庄。夏家庄依然是“撤村转居”前的模样:全村分为四排,依次排开,大多是东西走向,门对门,中间有两米多宽的走道。每一排东西宽三十多米,南北长一百多米,房屋以两层为主。我询问陪同采访的街道办干部,为什么别的城中村没拆迁前大多是三四层,还有五六层的,夏家庄却大多是两层?他说,别的城中村城改前没有“撤村转居”,都是农业户口,加盖房屋时监管不严,而夏家庄“撤村转居”后,就是城市居民,他们盖房要申请,监管的部门多。

夏家庄建于何时,没有历史记载。“撤村转居”四十年间,村史资料无人收集,无人撰写,村庄的历史传承正在逐渐消失。为了弄清夏家庄的历史,我走访了夏家庄的原村民、76岁的王志让老人。他介绍说,夏家庄传说是三国时曹操大将夏侯惇的庄园,毁弃后,成了移民的居住地,人们慢慢就将这块地方叫夏家庄。村里的姓氏比较杂,有王、李、董、贾、刘、白等姓氏,但没有一户姓夏的。他说夏家庄的名字隋唐就有,和同一方位的草场坡齐名,草场坡在长安路的东侧,夏家庄在长安路的西侧,但是我查阅了元代骆天骧《类编长安志》,里面只有草场坡而没有夏家庄的记载。不过,清嘉庆《咸宁县志》里有夏家庄名称的记载。

王志让老人说,至于夏家庄何时形成村庄,谁也说不清楚。他只知道他的祖上在原长安县鱼台村,后来迁到了夏家庄,到他这一辈算第五代了。他说解放前的夏家庄是单排走向,坐西向东有五十多户人家。他家和另外6户人家居住在东庄子,东庄子在夏家庄的东南角,就是现在省体育场的东门里南侧。20世纪50年代修建陕西省体育场时,他们才搬回村里面。夏家庄的正东面(原电子大楼)是一片田地,田地的东沿是三四米高的土崖。在土崖的西北方向(现在的西安宾馆)有一座观音庙(也称姑姑庙),每月初一有庙会。后来寺庙拿出一部分房屋办了一所观音堂小学,王志让老人三年级前都是在观音堂小学上的。20世纪60年代初这座庙宇被拆,观音堂小学也搬到了文艺路,并改名文艺路小学,王志让老人说他就是文艺路小学毕业的。

夏家庄位置优越,距离南门一千余米,处于朱雀路和长安路之间。在唐代,这里属于安仁坊。安仁坊在唐代声名远扬,不仅有唐睿宗皇后刘氏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之女万春公主、唐代宰相元载的府宅,坊里还有著名的皇家寺院荐福寺。

荐福寺最早在开化坊(今友谊西路北侧的中贸广场),原是唐太宗之女襄成公主在开化坊的邸宅。襄成公主去世后,又成为英王李显的王宅。李显曾先后两次登基皇位,第一次登位后,太后武则天敕令将李显在开化坊的英王宅改建。李显继位一年后,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武则天死后,李显再登皇位,便在安仁坊西北角建造了一座高塔,并修建了塔院。唐亡后,到了宋哲宗元祐年间(公元1086年-1094年),荐福寺从开化坊迁入安仁坊的塔院内,从此寺塔合一。宋时,人们将此塔称为荐福寺塔。到了明清时期,文武举人分试上榜,分别于慈恩寺塔(大雁塔)和荐福寺塔题名,为了区分才有了大小雁塔之称。荐福寺毁于唐末战乱,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安仁坊西北隅的荐福寺塔院称为荐福寺,现唯存小雁塔。

解放后,夏家庄先后经历了初级社、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后,夏家庄归属雁塔区永宁公社四合大队。1978年,正当村民们酝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一件让他们始料不及的事发生了。新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落户小雁塔旁,需要征收夏家庄一百八十多亩土地。多一半的耕地被征走了,剩余的耕地人均不足3分地。1979年11月,政府决定征收夏家庄全部土地,村民全部一次性“农转非”。跳出农门,吃上“商品粮”是多少农村人的梦想,村民们兴奋之情无以言表。夏家庄也成了陕西省第一个“撤村转居”的村庄。

“撤村转居”后,夏家庄成为碑林区长安路街道办事处的一个居民社区。然而,世事轮回,当年人人羡慕的夏家庄,四十年后却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安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中村改造如火如荼,可直到2012年碑林区的城中村改造全部结束后,夏家庄也没有被改造,就连棚户区改造都没列入计划。

陪同我采访的街道办干部说,夏家庄不是没人改造,而是西安市政府为了保护小雁塔历史文化遗产,要求在周边房屋征收改造过程中,不允许就地安置,致使征地成本太大。看着以前那些没有“撤村转居”的村庄一个个改造后的巨大变化,夏家庄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他们当年“农转非”后大部分人去了市属、区属企业当了工人,谁知几年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国有、集体企业举步维艰,裁员、下岗让人始料不及,刚刚“农转非”当了没几年工人的许多村民又回到了家里。

2018年12月,小雁塔片区周边房屋征收改造让夏家庄人再一次看到了希望。作为历史文化项目,这次改造由政府出面融资进行综合改造,作为和小雁塔一墙之隔的夏家庄,将会成为这个历史文化项目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夏家庄人将要从此离开这个祖辈居住的地方去别处安居了。他们不舍,这里有太多的情感;他们留恋,这里有太多的怀念。可他们不能不走,因为他们知道,小雁塔这样的文化瑰宝,不该只是被尘封在历史的记忆里,它应该焕发出往日的风采。

如今,改造后的夏家庄,随着太古里的入住成为小雁塔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城中村,提升改造是最好的告别方式。在小雁塔周边片区,不止是夏家庄人,所有人渴望改变的心情比任何时候都强烈。

改造能够盘活一个区域,破旧立新才能创造新的气象与辉煌,时代的洪流难以阻挡,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与希望也将不断推进着历史向前。□冯兆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