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风雪飞满天
《灞桥风雪图》,明代,吴伟绘。
西安城东有灞水,秦汉时灞河水道架木桥,名曰“灞桥”。今时它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成了一个历史符号。灞水两岸多植柳树,每至春季,两岸绿柳覆荫,柳絮漫天飘舞,飞飞扬扬,似烟雾蒙蒙,此乃关中盛景,号称“灞柳飞雪”。
名扬四海的“灞柳飞雪”所指乃春景,毋庸置疑。草长莺飞之时,灞桥之畔柳丝如烟,柳絮飞舞如雪花飘荡,流传于民间的关中《八景》佚名诗中,有“灞柳风雪扑满面”等句,便是其真实写照。南北朝刘义庆在《咏雪》中记录了一个故事,当大雪天面对长辈“白雪纷纷何所似”的提问时,东晋才女谢道韫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以风雪为喻,也是诗人咏柳时的常见手法,和隆冬时节的风雪弥漫概无关系。然而,后来诗中的“灞桥风雪”意象却有了改变,最初也许和唐代田园诗人孟浩然有关。
根据《夜航船》记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在大雪中骑驴寻梅,自诩“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到了晚唐,当时的相国(宰相)、诗人郑綮对此极为推崇,别人问他最近有没有作诗,他回答:“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这则轶事被记录在《北梦琐言》中,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灞桥风雪与诗意创作紧密相连的说法广为人知,灞桥风雪与骑驴觅诗苦吟千丝万缕的关系,后世诗人和画家等纷纷效法。“灞柳飞雪”本来形容的是繁花似锦的艳阳天,后来的“灞桥风雪”的意象就开始变成实实在在的冬日景象。有了风雪,就有了踏雪寻梅的高人,抑或流落不遇的寒士。“灞桥风雪驴子背”就成为古代诗人不怕吃苦、锤炼诗思的“双关语”。
再从诗到画,作为一个绘画题材,灞桥风雪在丹青笔下,就真变成了“灞桥风雪”。在历代传世的此类画作中,图绘的并不是花遮柳掩的明丽春色,而均是山岩积雪、树木萧瑟的严冬景象。至此,“灞桥风雪”就成为诗画史上经典的意象,成为历代诗人、画家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
南宋画家夏圭(珪)的《灞桥风雪图》轴,以皴染技法、水墨淋漓的画面,表现出悲凉之感。远景可见高山坚壁,山中有古刹。中景的大河正冰雪纷飞,凌寒枯树高低参差,迎风顽强挺立,地面、桥上积雪皑皑。近景是一位老者骑驴沉思中已上灞桥,前有一名指路书童正回头和老者言语,似在提醒注意安全。山脚下的茅舍已经近在眼前,他们就要抵达。从中可见画家追求的“平淡天真”之境,极具文人风范。夏圭系“南宋四大家”之一,他“善画山水,属水墨苍劲一派,喜用秃笔,下笔凝重,继承发展了李唐的大斧劈皴”。这幅《灞桥风雪图》轴曾被皇宫内府珍藏,上有乾隆亲题诗“驴背风花冷打人,远山忽耸玉嶙峋。谁知了了疏疏笔,郑相诗情画得神”等语。
明代画家吴伟,也有一幅《灞桥风雪图》。画中寒山枯树,景致萧索,雪虐风饕,万木凋零。远景可见深林回绕,山中古刹;中景有大河奔流,波澜涌起,流水曲折回环而流经灞桥,水气与飞雪融合在一起。一老者骑驴在风雪中过桥,低首沉思,寒风凛凛中似乎已触发灵感,觅得心仪的妙章佳句。两名侍从携行囊紧随其后,从他们躬身缩脖的细微神态就能感受到积雪之后的寒冷让行程艰难。画面真实表现了雪骤风急、寒气逼人的深山景象,躁动纵逸的笔墨充满动感和力度,横涂竖抹,墨色淋漓,毫无迟滞之感。吴伟几次被征召入宫当宫廷画家,但他个性使然,受不了宫廷的约束,终是选择了自由自在的职业画家。孝宗登位时,他第二次征召入宫,授官锦衣百户并御赐“画状元”印。他擅画人物山水,其画风早年工整精细;后期豪放恣纵,自成一格。
另一位明代著名画家沈周,是吴门画派的重要人物,也是文徵明的老师,他有很多山水画传世。在他的这幅《灞桥风雪图》中,整个画面白雪皑皑、山白树枯,一片苍茫,只见天色灰冷,在萧瑟冷寂中,一人骑驴独过灞桥。细看,平静的灞河水从远处山涧缓缓流来。河流近岸一坡脚平台上有几棵树,叶片近无,有一种孤寂感。但见巨峰夹江,沟壑纵深,山石叠起,远峰耸立似屏。画面左上角有自题曰:“灞上驮归驴背雪,桥边拾得醉时诗。销金帐里膏梁客,此味从来不得知。”该作笔法温和秀雅,笔墨俭省,构景平和大方,诗情画意,妙趣尤多。
雪景是大自然的精彩杰作,《灞桥风雪图》以岩雪冷意,强调“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诗意追求,彰显“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人文理想。灞桥风雪图,完美地化柳絮为飞雪,让千古屹立之灞桥,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含义。□鲁风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灞桥风雪图》,明代,吴伟绘。
西安城东有灞水,秦汉时灞河水道架木桥,名曰“灞桥”。今时它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成了一个历史符号。灞水两岸多植柳树,每至春季,两岸绿柳覆荫,柳絮漫天飘舞,飞飞扬扬,似烟雾蒙蒙,此乃关中盛景,号称“灞柳飞雪”。
名扬四海的“灞柳飞雪”所指乃春景,毋庸置疑。草长莺飞之时,灞桥之畔柳丝如烟,柳絮飞舞如雪花飘荡,流传于民间的关中《八景》佚名诗中,有“灞柳风雪扑满面”等句,便是其真实写照。南北朝刘义庆在《咏雪》中记录了一个故事,当大雪天面对长辈“白雪纷纷何所似”的提问时,东晋才女谢道韫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以风雪为喻,也是诗人咏柳时的常见手法,和隆冬时节的风雪弥漫概无关系。然而,后来诗中的“灞桥风雪”意象却有了改变,最初也许和唐代田园诗人孟浩然有关。
根据《夜航船》记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在大雪中骑驴寻梅,自诩“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到了晚唐,当时的相国(宰相)、诗人郑綮对此极为推崇,别人问他最近有没有作诗,他回答:“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这则轶事被记录在《北梦琐言》中,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灞桥风雪与诗意创作紧密相连的说法广为人知,灞桥风雪与骑驴觅诗苦吟千丝万缕的关系,后世诗人和画家等纷纷效法。“灞柳飞雪”本来形容的是繁花似锦的艳阳天,后来的“灞桥风雪”的意象就开始变成实实在在的冬日景象。有了风雪,就有了踏雪寻梅的高人,抑或流落不遇的寒士。“灞桥风雪驴子背”就成为古代诗人不怕吃苦、锤炼诗思的“双关语”。
再从诗到画,作为一个绘画题材,灞桥风雪在丹青笔下,就真变成了“灞桥风雪”。在历代传世的此类画作中,图绘的并不是花遮柳掩的明丽春色,而均是山岩积雪、树木萧瑟的严冬景象。至此,“灞桥风雪”就成为诗画史上经典的意象,成为历代诗人、画家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
南宋画家夏圭(珪)的《灞桥风雪图》轴,以皴染技法、水墨淋漓的画面,表现出悲凉之感。远景可见高山坚壁,山中有古刹。中景的大河正冰雪纷飞,凌寒枯树高低参差,迎风顽强挺立,地面、桥上积雪皑皑。近景是一位老者骑驴沉思中已上灞桥,前有一名指路书童正回头和老者言语,似在提醒注意安全。山脚下的茅舍已经近在眼前,他们就要抵达。从中可见画家追求的“平淡天真”之境,极具文人风范。夏圭系“南宋四大家”之一,他“善画山水,属水墨苍劲一派,喜用秃笔,下笔凝重,继承发展了李唐的大斧劈皴”。这幅《灞桥风雪图》轴曾被皇宫内府珍藏,上有乾隆亲题诗“驴背风花冷打人,远山忽耸玉嶙峋。谁知了了疏疏笔,郑相诗情画得神”等语。
明代画家吴伟,也有一幅《灞桥风雪图》。画中寒山枯树,景致萧索,雪虐风饕,万木凋零。远景可见深林回绕,山中古刹;中景有大河奔流,波澜涌起,流水曲折回环而流经灞桥,水气与飞雪融合在一起。一老者骑驴在风雪中过桥,低首沉思,寒风凛凛中似乎已触发灵感,觅得心仪的妙章佳句。两名侍从携行囊紧随其后,从他们躬身缩脖的细微神态就能感受到积雪之后的寒冷让行程艰难。画面真实表现了雪骤风急、寒气逼人的深山景象,躁动纵逸的笔墨充满动感和力度,横涂竖抹,墨色淋漓,毫无迟滞之感。吴伟几次被征召入宫当宫廷画家,但他个性使然,受不了宫廷的约束,终是选择了自由自在的职业画家。孝宗登位时,他第二次征召入宫,授官锦衣百户并御赐“画状元”印。他擅画人物山水,其画风早年工整精细;后期豪放恣纵,自成一格。
另一位明代著名画家沈周,是吴门画派的重要人物,也是文徵明的老师,他有很多山水画传世。在他的这幅《灞桥风雪图》中,整个画面白雪皑皑、山白树枯,一片苍茫,只见天色灰冷,在萧瑟冷寂中,一人骑驴独过灞桥。细看,平静的灞河水从远处山涧缓缓流来。河流近岸一坡脚平台上有几棵树,叶片近无,有一种孤寂感。但见巨峰夹江,沟壑纵深,山石叠起,远峰耸立似屏。画面左上角有自题曰:“灞上驮归驴背雪,桥边拾得醉时诗。销金帐里膏梁客,此味从来不得知。”该作笔法温和秀雅,笔墨俭省,构景平和大方,诗情画意,妙趣尤多。
雪景是大自然的精彩杰作,《灞桥风雪图》以岩雪冷意,强调“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诗意追求,彰显“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人文理想。灞桥风雪图,完美地化柳絮为飞雪,让千古屹立之灞桥,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含义。□鲁风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