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626期:第02版 综合

专家支招:如何远离节后综合征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告别春节假期,切换到上班模式,很多人出现了精力不济、失眠、不想上班等“节后综合征”的表现。如何缓解这些症状,尽快恢复“元气满满”的状态?2月19日,记者采访了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焦文燕,为大家详细解答相关问题。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是指在长时间的假期或节假日后,人们从放松状态回到工作或学习状态而出现的一系列身心不适症状。”焦文燕说,出现“节后综合征”主要是因为在放假期间,不少人沉迷手机网络、聚会娱乐、外出旅游等,既往生活、工作、学习的固定节奏和作息规律被打乱。

当假期结束,人们需要从长时间的轻松状态中抽离,重新建立原有的节奏和规律,心理和身体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可能会经历一段不适应的“混乱期”。

节后综合征的具体表现

焦文燕介绍,“节后综合征”的表现主要包括身体症状、心理症状以及行为改变。常见的身体症状包括疲劳、头痛、胃肠不适、食欲改变、睡眠障碍等。

还可能表现为一系列的心理症状,如焦虑、抑郁、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轻松愉快的假期让人们陷入了舒适的生活状态,而回到工作或学习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应。

行为改变方面,主要表现为缺乏动力、工作效率下降、学习兴趣减退等。长时间的休息可能打乱了原有的工作或学习节奏,导致人们在回归正常状态时难以适应。

如何应对节后综合征

出现上述表现,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焦文燕建议,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工作或学习计划、适度运动等方式来缓解“节后综合征”。

“假期结束后,最好选择一个较轻松的工作环境开始工作,逐渐过渡到正常工作状态,给自己一些时间来适应。”焦文燕提醒,尽量不要过度劳累和长时间连续工作,确保有足够的休息。合理规划工作或学习任务,分解目标,避免过度压力和负荷。

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缓解“节后综合征”非常重要,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等,增加身体的耐力和抗压能力。此外,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放松训练、冥想、与他人交流等,来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节后综合征”的调节需要逐渐恢复工作和生活节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并注重健康饮食和锻炼。如果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获得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本报记者  宁黛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