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115期:第03版 企业瞭望

西固煤业的安全生产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10月23日,对陕煤集团蒲白西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固煤业)来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顺利实现安全生产6000天。

西固煤业位于渭北石炭二叠纪“黑腰带”中部,属于安全生产风险极高的矿井。在16年多的漫长岁月里,西固煤业是如何实现连续安全生产6000天的奇迹的?

一任接着一任干安全生产创纪录

初冬的渭北高原,早晨寒气袭人。西固煤业综采队会议室却是热气腾腾,早7点的班前会正在进行。

“如遇底板松软时,单体支柱穿底量大于多少时,必须穿柱靴?陈玉红回答。”

“100毫米。”……

综采队队长张文斌告诉记者:“16年来,这样的早班会已经坚持开了6000多天。安全知识提问是一项雷打不动的内容。”

西固煤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伟介绍,2003年,陕煤集团蒲白矿业公司兼并重组了这个县办煤矿,联合重组成立了一个全新的国有股份制煤矿企业——西固煤业公司。他说:“取得安全生产6000天的成绩,是全公司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

已经退休三年的马会儒,是西固煤业的首任党委书记,他给记者讲述了两个记忆犹新的故事。

公司成立后不久,一名安检员在井下检查,因为坚持原则,竟然被违章作业人员打了一顿。

我们的人刚来上任,就有人坐着轮椅来堵门。是原来煤矿包工头用的工人,他受伤后包工头跑了,听说煤矿改头换面了,他就来“上访”。“我们按工伤解决了他的待遇,又请他来给全体职工现身说法讲安全。他坐着轮椅,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来了。四个人声泪俱下地讲述了井下不注意安全对家庭的伤害,这堂安全课对大家触动很大……”马会儒回忆说。

对于地质构造简单的陕北侏罗纪煤田矿井来说,连续多年安全生产,可能算不了什么。但西固煤业所在的煤田区域,水灾、顶板、火灾和煤尘等灾害俱全,连续安全生产6000天的确不易。

宁听职工的骂声不听职工的哭声

在西固煤业,大家常说的一句话是:领导平时抠门,安全投入却舍得。这些年,西固煤业每年投入到安全生产中的资金不下千万元,仅解决顶板支护问题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采煤工艺“大变革”,使矿井机械化程度达到100%。使公司成为了国家一级标准化矿井和煤矿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别的啥账都能欠,唯有安全投入这个账不敢欠,也欠不起。”这是西固煤业管理层的共识。

在西固煤业,人人都知道安检员的“厉害”,区队干部几乎都“领教”过如果不按照操作规程作业就要受到严厉处罚的“威胁”,公司经理层领导也几乎在值班时间都接到过井下安检员的现场电话汇报。仅这一点就遏制了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在临近安全生产6000天的9月30日,西固煤业开除了一名运输队的老工人。原因是他在井下违章作业,触碰了安全红线,尽管这个老工人托多人说情,矿上还是严格按照规定将其开除。

在西固煤业,还流传着领导带头自罚的故事。2015年3月14日,井下搬家,正在提升的绞车倾翻,司机腰部受伤。尽管是轻伤,在调查处理事故时,李晓伟还是提出罚自己3000元,其他公司领导也都被处罚。

惯性自觉就是认认真真对待每一天,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安全意识入心入脑,成为主导西煤人安全行为的无形精神指南。据统计,西固煤业“三违”人次逐年下降,从2008年的1158人次减少到2017年的426人次。

蒲白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显华动情地说:“西固煤业安全生产是一场持久战。他们的硬件比大矿差,收入比大矿低;但他们有强硬的制度,有钢铁般的执行力,才有了来之不易的安全生产6000天。”

(焦晓宁 孙枫凯  杨晓亮)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