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115期:第03版 企业瞭望

心牵百姓冷暖肩扛圣地蓝天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2018年11月1日,由大唐延安热电厂承建的延安市热网工程顺利竣工,实现了向延安新、老城区集中供热的目标,履行了中国大唐集团向老区人民的庄严承诺。

把最好的礼物献给老区

延安市老城沿两河三山蜿蜒不断,50万居民拥挤在36平方公里的狭小空间,人口密度直逼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都难以保证的条件下,就近规划大型热源点显然不现实,而超长距离供热,牵扯到的技术、施工难题和巨大的资金投入,对于还在脱贫路上奋力奔跑的延安老区来说,这个包袱实在太重。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履行央企责任,体现大唐担当,把“实现向革命老区集中供热”作为政治任务,适时启动了大唐延安热电项目。

大唐延安热电项目装机容量为2台30万千瓦供热机组,承担着延安市19个供热分区、1300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项目建成投产后,延安市区现有3台1.2万千瓦的小供热机组和236台采暖小锅炉将被逐步拆除,群众供热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老区空气质量将彻底改善。

“干就干一流的事,干就干成一流”。国家超净排放要求为烟尘10毫克/标准立方,二氧化硫排量35毫克/标准立方米,氮氧化物50毫克/标准立方,而大唐人对延安热电项目的排放要求更高。2017年12月和2018年7月,作为延安市主要热源的大唐延安热电厂两台高效节能供热机组分别投产运行,一期热网工程也于2017年底开始为部分直供区居民送暖,距离延安市全面集中供热的目标只有最后的8.3公里。

“你们的排放标准不亚于燃气电厂,个别指标比燃气指标还好!”一位燃气电厂的同行来厂调研后,对大唐延安热电厂的排放指标翘起了大拇指。

把心血和汗水汇入热流

“教室烧着煤炉子乌烟瘴气,孩子们脸和手都皴出了口子,如今冬天教室里温暖如春,孩子们真幸福!”延安市李渠中学校长孙伟对比供热前后的变化,感慨万千。

大唐延安热电厂热网工程总投资6.3亿元,主要建设中继泵站1座,隔压换热站1座和敷设单回主管网19.16公里。是目前国内运行的高度落差最大的供热系统,同时受狭长地形限制,热网首站至末端热用户实际距离达到30公里。整体供热工程扬程高、距离远、供热分散、地形复杂,而留给大唐人的施工时间却少的可怜。

“延安城市供热工程,是我走过国内30余座城市中当年立项、当年批准、当年施工、当年投运的第一个!”说起热网工程的速度,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朱丹发出由衷感叹。“确保延安市区人民今冬供热是民生工程,是我们的政治任务!”大唐集团公司党组这句嘱托,是大唐陕西发电公司党委和延安热电厂干部职工肩上的重担,更是攻坚克难的动力。

热网管线途经23个村,涉及用地、河道改道、过境铁路等种种协调难题,牵扯各方利益。协调最复杂的地段,仅两公里多的管线就要穿越200多户村民的土地。“谈妥了又反悔,反悔了接着谈,遭遇过无数次围堵阻工,经历过无数红脸吵架……

谈起临时用地协调工作,被淬炼成“谈判专家”的呼明得出这样的体会:“自己要明白土地是农民的根本,要让村民明白热网建设是造福一方惠及后代的好事,本着这两个基本点和坚持依法依规的原则,剩下的就是让村民服你这个人,信你的话,知道你是真心为他们好!”

有坚定的态度,更有强劲的力度。大唐人不讲困难,更没打“退堂鼓”,反而自我加压,在保证按期完工的同时提出“确保质量铸精品”的建设目标。

中国大唐是带着感情来老区的

2018年5月中旬,完成设计方案的隔压换热站工程眼看就要开工,横亘在站内的临时排洪道却因市政总体规划变更为永久性排洪道,排洪道不能拆除,意味着既定施工计划全部作废,一个多月的心血付之东流。

面对眼前废纸一张的设计图,热网项目负责人、延安热电厂副厂长孙迎宏立即飞赴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我是代表大唐延安热电厂,更是带着老区延安群众的期盼来的,恳请各位专家一定要想想办法……”面对手捧陕北红枣的孙迎宏,专家们被深深打动,设计院集中技术力量加班加点支援老区建设,将原本需要一个月的工作任务,压缩到不到半个月完成,为工程节约出了宝贵的16天。

轰鸣的机声犹如战鼓,闪耀的焊花好似烟火,为了啃下配套热网工程这块“硬骨头”,中国大唐的建设者们舍小家,攻难关,用心血和汗水与时间赛跑……

把孩子、老人抛给妻子,三个月坚守工地不回家的李强;白天忙催货,晚上忙接卸,24小时连轴转的王三丁;一心扑在工程上,妻子临产突遭大出血,却无法赶到医院的何晓文……而更多的人,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的背影,或是指挥起吊、或是切割焊接、或是指点图纸、或者操作设备……每一个背影,犹如一颗星辰,成百上千的背影构成一张星图,一头是中国大唐,一头是圣地延安。

宝塔山下,处处灯火阑珊;延河岸边,万家春意盎然。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