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115期:第04版 北国周末

大熊猫:大秦岭的LOGO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习惯上,人们称大秦岭为中华父亲山。其实,大秦岭是华夏龙脉,也是中华圣山。大熊猫是中华圣山圣物,全球追捧的超级明星,也是名副其实的大秦岭LOGO。

大秦岭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由大秦岭分出的“一南一北”,宛若“一阴一阳”。这“一阴一阳”,皆因大秦岭。在这里,大秦岭是一,阴与阳是二。大秦岭之与阴阳,犹如“一生二”。负阴而抱阳,生生化化,无极无穷之妙哉!由此,老子《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是生天地万物,当然也包括圣贤仙佛。

冥冥之中,皆是大秦岭的造化。道,中华民族原创性概念。所谓“道”,即事物运行轨迹,运行变化场所。道与大秦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春秋时代,老子离开东周洛阳,入函谷关西行秦国。函谷关令尹喜,观得“紫气东来”,恭迎老子入关,幸得五千言《道德经》(亦名《老子》),随即安顿老子在楼观台讲经布道。洛阳也罢,函谷关也罢,楼观台也罢,皆属大秦岭山脉。老子是在大秦岭著书立说的伟大哲学家、思想家和道文化先驱,《道德经》是诞生自大秦岭的中国思想宝典。

至宋代,隐居于华山的道家陈抟,打磨出了太上老君的证道至宝,至高无上的开天圣器——《无极图》。也就是现在大家熟悉的太极图,它以灵动的方式揭示了《易经》中的太极思想,继而成为中国儒道两大家思想根脉的综合体。太极图是源自于大秦岭的国宝级图案,有“中华圣图”“中华第一图”的赞誉。从形状上看,太极图是一黑一白、一阴一阳的两条鱼,交合互动团成一体,人们习惯上称之为“阴阳鱼太极图”。中国人有着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文化基因,太极图在中国人心中即是宇宙全息图,充满神秘的力量,拥有神圣的地位。太极图为道家所创,也是后世道家的标志性图案。说时尚一点,太极图即是中国道文化的LOGO。

科学家确认,大熊猫是动物界的“活化石”。早在800万年以前,大熊猫就栖息生活于大秦岭之中。中国人很早就认识了大熊猫。《书经》称之为“貔”,《毛诗》称之为“白罴(pi)”,《兽经》称之为“貉”,李时珍《本草纲目》称之为“貘”。中国的老百姓习惯上称之为白熊、花熊、竹熊。19世纪60年代,法国人戴维将“竹熊”称之为“黑白熊”,爱德华兹又将“黑白熊”定名为Ailuropoda melanoleuca(译成中文即“猫熊”),取“像猫一样的熊”之意。后来,中国人改变了阅读习惯,将猫熊称之为熊猫,并与小熊猫相对应,称之大熊猫。

因以竹子为主食,大熊猫得来“竹熊”之名。相信风雅一点的中国人,一定会称大熊猫为“竹林隐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具有潇洒自然、素雅宁静的仙风道骨,也恰与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情操相切合。古人有“君子比德于竹”的名言。“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故而,竹子成为超凡脱俗、清新高雅的代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轼《于潜僧绿筠轩》)。不仅居于茂林修竹的环境,且以竹子为食,再加上用800万年时间修炼的优雅步态,大熊猫成为中国人心中的“谦谦君子”。大熊猫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国宝,也是风靡全球的动物明星。中国向国外赠送大熊猫始于唐代,武则天向日本国赠送了两只大熊猫。民国政府曾三次向西方赠送大熊猫。最近的一次,发生于2017年7月,大熊猫进驻德国柏林,成为中德友好的使者。世界自然基金会视大熊猫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并确定为“形象大使”。

大熊猫憨态可掬,呆萌可人,人见人爱,一半源自于其胖嘟嘟的体态和慢悠悠的步态;另一半要归因于其黑白两色构建出的美丽图案。以进化论而言,大熊猫将黑白两色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便于隐蔽在密林雪域。黑色是宇宙的底色,代表庄重、高雅与安宁。黑色也是神秘色,暗藏着无尽的力量。白色与黑色是相反色,且与黑色一样,属于能量强大的色彩。黑色收敛,白色开放。大熊猫将黑白两色完美结合,为充满好奇心的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审美享受。即便你是一位最伟大的摄影家,也只能为大熊猫创作“黑白照”。大熊猫的腹背皆是白色,而前肩、四肢却是黑色,好像是戴上了要去劳作的黑色套袖,故意掩盖了“吃了睡、睡了吃”的“坏习气”。本来是白色的脸庞,白色的颈项,却故作姿态,眼圈涂成了黑色,好像是日夜戴着“墨镜”,时刻遮挡住并不靓丽且目光短浅的眼睛。耳朵、鼻子也染成了黑色,即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也看不清到底长成了什么模样。怪也不怪,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大熊猫的爱。也许,这就是“朦胧的爱”,抑或“神秘的爱”。

大熊猫的黑白两色,让人联想到道文化的LOGO——太极图。在美国人制作的《功夫熊猫》中,神龙大侠的终极悟道即是太极。太极图的两个鱼形纹,即是以黑白两色形象化的表达了阴阳轮转,相反相成的事物运动规律。大熊猫的憨态步伐,恰巧如同一幅黑白两色构成的运动图画,恰似那旋转的阴阳鱼太极图。毋容置疑,大熊猫就是一幅“天人合一”的太极图。“天人合一”最早是春秋时道家庄子阐述的思想概念,汉代儒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相对完整的中国哲学思想体系。大熊猫是道文化的证道之宝,开天圣物。公元前500年,道文化的祖师老子进驻秦岭山麓楼观台;21世纪来临之际,秦岭大熊猫进驻道家楼观台。秦岭大熊猫与道家楼观台浑然一体,阐发中国道文化之道,也是中国大秦岭之道。

大熊猫是大秦岭孕育的生态精灵,中华圣山圣物。因其饱含的生态与文化特质,大熊猫是“天人合一”的中国道文化LOGO,也是中国大秦岭的LOGO。□郝振宇

(图片均由省林业厅提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