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115期:第04版 北国周末

高层次人才优先就诊真的合适吗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平时我们在医院就医时,会看到“老年人优先”“军人优先”的字样,但西安一家医院贴出了“高层次人才优先就诊”的告示。高层次人才可以拿着医院的小绿卡,免费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取药,享受一条龙的门诊服务。医院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当地有关部门出台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中的一项配套措施,医院只是照章行事。

为高层次人才开绿色通道,西安并不是个案。不久前,沈阳因为“高层次人才优先就诊”的告示同样引发过舆论风波。此外,长沙、郑州等地,都曾推出过类似政策,比如去年8月发布的《长沙市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实施办法(试行)》还提到,人才本人及直系亲属的就诊或住院服务,都能享受“定点医院保健专干负责预约和安排”的VIP服务。

这些推出高层次人才优先就诊政策的城市,正是过去一年“抢人大战”投入很大的地区。作为一种配套福利,在医疗资源上适当倾斜,优先保障高层次人才的就医权利,也算是二线城市为数不多的竞争筹码,所以政策出台的逻辑可以理解。

民营医院提供VIP服务无可厚非,但公立医院享受着财政拨款补贴,对于服务对象理当力保公平。当然,这种公平并不是一刀切,比如考虑到老人对医疗资源需求的紧急性,很多地方都有60岁或者65岁以上老人优先就诊的政策。

如此灵活变通,正是基于对弱势群体的关照考虑。高层次人才,不管是支付能力,还是人脉资源,都更占优势,在看病就医上选择的余地更大。优先就诊的锦上添花举措,反而会伤害那些看病难的普通人。目前医疗资源的整体供给,本身是相当紧缺的。在此前提之下,医院更应该保证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底线,照顾那些看病难的市民的心理感受。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曾下达《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增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所谓公益性,除了不可过分追逐利润之外,还要兼顾社会公平,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意见还要求,推进管办分开,合理界定政府、公立医院、社会、患者的责权利关系。既然要管办分开,就该保障医院自主运营的空间,免除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而非只能“照章办事”。将医院陪绑到“抢人大战”的决策机制中,赋予过多的政策使命,既有违背医院公益属性定位的嫌疑,也不利于医疗体制去行政化的改革。□熊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