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说来惭愧,作为一名前中文系学生,《诗经》我读的不多。熟背且能娴熟引用的,便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依稀记得这首诗是中学课本上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凡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就能读懂的16个字,却是《诗经》中最出色的文字之一。
大白话般的16个字,来与往,杨柳与雨雪,对比鲜明,写出了季节变化,写出了征途遥远,写出了时光流逝中的惆怅忧伤。
自此之后,柳树便在后世文人的笔下四处开花,成为折柳寄情、惜别、思归之发端。
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折柳赠别。
《三辅黄图》,这是一本成书时间不详但不晚于魏晋南北朝、记载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地理风貌的志书。书曰“灞(或作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这是目前所见“折柳赠别”之事最早的记载,也就是说,在汉代的首都长安,亲友要出远门了,大家习惯送至灞桥时,折一枝柳作别。这一送,这一折,便是千年光阴。
李白笔下的“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便说的是此情此景。
只不过,送到灞桥可以理解,长安城是当时的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灞桥处在交通要道上。但是,为什么一定要折柳而不是其他园林景观植物呢?柳树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翻遍资料,发现前人的说法大概有如下几种:
其一,取“柳”的谐音“留”,以“折柳”表达惜别、希望对方留下的意思。但是说到这,就有一事甚为不解,老祖宗的家宅讲究一个“前不种桑,后不种柳”,据说因为“桑”和“丧”同音,有引来丧事之嫌;“柳”和“流”同音,有家财外流之虞。同样是谐音梗,怎么如此反复无常?
其二,柳树生命力旺盛,具有“断而复生”的特性。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夫木槿杨柳,断殖之更生,倒之亦生,横之亦生。”——就说木槿啊杨柳啊,断了能再活,倒着能成活,横着也能成活。钱钟书就曾在《管锥编》中写道:“汉以后送别有折赠杨柳之俗,取意难揣,或即以杨柳‘易生之木’为说……颇具思致。”从这个角度来说,送柳枝就是祝福对方即使遇到挫折也能“断而复生”,以及走哪儿都能入乡随俗、落地生根茁壮发展,这祝福很实在。
其三,这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树神崇拜传统有关。柳树则被赋予了驱鬼辟邪、保护生灵的意义。过去古人有清明簪柳等习俗,给出远门的人送一支具有辟邪保平安意义的柳枝,也算是合情合理。
就这么着,送行的人,把灞桥的柳树从汉朝一直折到唐朝,一千来年过去了,柳树也没折完,又一千多年过去,今日灞桥依旧杨柳依依。可见柳树的生命力,确实旺盛。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临别相赠,古人还有寄柳盼归的习俗。李白《折杨柳·垂杨拂绿水》:“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张九龄《折杨柳·纤纤折杨柳》:“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李贺《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当然除了长安,其他地方人也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有意思的是,当时东都洛阳有一座洛桥,也称为天津桥,也是送别的热门场地。孟郊有诗曰:“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温庭筠也有《清平乐·洛阳愁绝》写洛桥离别,词曰:“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知行。”
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古人往往是杨柳并称,甚至用杨来解释柳。《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柳,小杨也。”《康熙字典》对此还作了辩解:“杨柳一物二种,《毛诗》分而言之者,《齐风》‘折柳樊圃’,《陈风》‘东门之杨’是也。合而言之者,《小雅》杨柳依依是也。”还引用了《本草纲目》,进行详细解释,说“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
大概就是这个“弱而垂流”吧,柳树还有形容美女的意思,比方柳夭桃艳,就是形容女子貌美。但是吧,就像“小姐”这个词一样,“柳”用来指代美女的词性,到了后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多用来指代娼妓,而“柳絮”也被引申为薄情。比方柳户花门,是妓院别称;柳市花街、柳巷花街都是指妓院密集之处。眠花宿柳、寻花问柳,也都不是什么好词。
说到柳絮,在诗人画家笔下,“捉柳花”是非常常见的闲适意向。比方唐人白居易的“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宋人杨万里的“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后来,明人仇英画了《捉柳花图》,既有儿童嬉戏,又有文士闲看,更有杨柳依依,绿草成茵,清池涟漪。□师铤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说来惭愧,作为一名前中文系学生,《诗经》我读的不多。熟背且能娴熟引用的,便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依稀记得这首诗是中学课本上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凡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就能读懂的16个字,却是《诗经》中最出色的文字之一。
大白话般的16个字,来与往,杨柳与雨雪,对比鲜明,写出了季节变化,写出了征途遥远,写出了时光流逝中的惆怅忧伤。
自此之后,柳树便在后世文人的笔下四处开花,成为折柳寄情、惜别、思归之发端。
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折柳赠别。
《三辅黄图》,这是一本成书时间不详但不晚于魏晋南北朝、记载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地理风貌的志书。书曰“灞(或作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这是目前所见“折柳赠别”之事最早的记载,也就是说,在汉代的首都长安,亲友要出远门了,大家习惯送至灞桥时,折一枝柳作别。这一送,这一折,便是千年光阴。
李白笔下的“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便说的是此情此景。
只不过,送到灞桥可以理解,长安城是当时的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灞桥处在交通要道上。但是,为什么一定要折柳而不是其他园林景观植物呢?柳树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翻遍资料,发现前人的说法大概有如下几种:
其一,取“柳”的谐音“留”,以“折柳”表达惜别、希望对方留下的意思。但是说到这,就有一事甚为不解,老祖宗的家宅讲究一个“前不种桑,后不种柳”,据说因为“桑”和“丧”同音,有引来丧事之嫌;“柳”和“流”同音,有家财外流之虞。同样是谐音梗,怎么如此反复无常?
其二,柳树生命力旺盛,具有“断而复生”的特性。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夫木槿杨柳,断殖之更生,倒之亦生,横之亦生。”——就说木槿啊杨柳啊,断了能再活,倒着能成活,横着也能成活。钱钟书就曾在《管锥编》中写道:“汉以后送别有折赠杨柳之俗,取意难揣,或即以杨柳‘易生之木’为说……颇具思致。”从这个角度来说,送柳枝就是祝福对方即使遇到挫折也能“断而复生”,以及走哪儿都能入乡随俗、落地生根茁壮发展,这祝福很实在。
其三,这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树神崇拜传统有关。柳树则被赋予了驱鬼辟邪、保护生灵的意义。过去古人有清明簪柳等习俗,给出远门的人送一支具有辟邪保平安意义的柳枝,也算是合情合理。
就这么着,送行的人,把灞桥的柳树从汉朝一直折到唐朝,一千来年过去了,柳树也没折完,又一千多年过去,今日灞桥依旧杨柳依依。可见柳树的生命力,确实旺盛。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临别相赠,古人还有寄柳盼归的习俗。李白《折杨柳·垂杨拂绿水》:“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张九龄《折杨柳·纤纤折杨柳》:“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李贺《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当然除了长安,其他地方人也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有意思的是,当时东都洛阳有一座洛桥,也称为天津桥,也是送别的热门场地。孟郊有诗曰:“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温庭筠也有《清平乐·洛阳愁绝》写洛桥离别,词曰:“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知行。”
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古人往往是杨柳并称,甚至用杨来解释柳。《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柳,小杨也。”《康熙字典》对此还作了辩解:“杨柳一物二种,《毛诗》分而言之者,《齐风》‘折柳樊圃’,《陈风》‘东门之杨’是也。合而言之者,《小雅》杨柳依依是也。”还引用了《本草纲目》,进行详细解释,说“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
大概就是这个“弱而垂流”吧,柳树还有形容美女的意思,比方柳夭桃艳,就是形容女子貌美。但是吧,就像“小姐”这个词一样,“柳”用来指代美女的词性,到了后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多用来指代娼妓,而“柳絮”也被引申为薄情。比方柳户花门,是妓院别称;柳市花街、柳巷花街都是指妓院密集之处。眠花宿柳、寻花问柳,也都不是什么好词。
说到柳絮,在诗人画家笔下,“捉柳花”是非常常见的闲适意向。比方唐人白居易的“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宋人杨万里的“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后来,明人仇英画了《捉柳花图》,既有儿童嬉戏,又有文士闲看,更有杨柳依依,绿草成茵,清池涟漪。□师铤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