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美酒杜康史话
白水县是酒祖杜康的故里,也是杜康酒的发祥地。《世本通释》《事物纪原》《说文解字》以及明、清版本《白水县志》均有详尽记载。县志称:“杜康,字仲宁,县康家卫人,善造酒。”
杜康又名少康,是我国“酿酒术的创始人”,杜康酿酒的事迹被列入诸多史料,后世尊他为“酒圣”。汉代《说文解字·巾部》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晋代《酒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或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据明朝万历年《白水县志》(王志)记载:“康造酒,墓侧遗槽尚存,康殁即葬于造酒之地耶。”万历十三年(1585年)知县毛应诗在墓侧建杜康庙。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对杜康庙进行了重修。杜康酒作坊古窖遗址历经多次修葺,遗址上现存窑洞式建筑3座,内有发酵池和烧酒炉、冷却炉,以及储藏区等。
由于杜康的原因,白水县当地人善烧酒。在清代中期,白水县不出十里就会有一家烧酒作坊。到了20世纪初,白水县仍然有为数众多的酿酒作坊。每年农历二月廿三,当地人都要在杜康墓旁举行盛大庙会,以纪念酿酒鼻祖杜康。庙会期间,附近各地烧酒的酒坊都会带上自己最好的美酒前来赛酒,并让参与庙会的人们免费品尝,让他们过足酒瘾。赛酒、卖酒、醉酒因此成了杜康庙会最大的特色。
杜康墓位于渭南市白水县杜康镇通积村杜康沟内,墓葬的东侧沟上为杜康酒厂。该墓冢封土为亚圆形,南北10米,东西15米,高约5米,外围有两道砖彻花墙,占地1600余平方米。墓旁原有清代所建杜康庙,后被毁殁。现存酒作坊古窖遗址、杜康泉等遗迹。20世纪80年代,人们在庙宇旧址上重建了杜康庙。杜康墓为研究我国酿酒史和酒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08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72年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在周总理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田中角荣称赞“天下美酒,唯有杜康”。会后周总理作出“复兴杜康,为国争光”的指示。不久白水县政府在杜康酿酒遗址整合了数十家酿酒作坊,扩建成立了白水县杜康酒厂。后经两次改制、三次扩建,成了今天的陕西杜康酒业集团。
2020年在白水杜康庙修缮工程中发现庙址土梁之上呈现出一道长约10米的白灰面层。灰层走向痕迹清晰,呈“一”字形分布,厚度3毫米。经过勘测,白灰面层终端上翻内收,残留高度0.8米,且随洞壁呈弧状。周边地表,零星散落史前至汉唐时期的陶制容器残片。
根据进一步调查,发现条形白灰面层属圆筒状窑址底面用灰。灰层之上土壤多植物根,土质颜色混杂,垂直节理倒置,孔隙发育排列杂乱,结构呈松散状态,明显属于洞顶坍塌所致。灰层之下地层结构表现为生土(原始土),未发现砖基础、夯土与人工处理过的迹象。
经勘验白灰面层形态、土梁现状残留,根据土质发育特点,结合几何尺寸,判定杜康沟东土梁上以前曾开挖了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长约10米的土窑洞。窑底及窑壁,先将泥土刮平,然后做了白灰压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风雨剥蚀,梁土随之流失,洞顶塌陷,表现为今天态势。
根据白灰面层薄厚均匀,颗粒细腻,表层不隆起、不暴烈、不松散,以及工艺娴熟特点,地表又遗留有红陶、灰陶片文化特征,认为该窑洞白灰的使用时间应该在新石器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初期,与同时期的房址、窑址白灰使用特征相吻合。该窑址与酒作坊遗址相毗邻,其用途或用于储藏粮食、酒类物品。
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7000-5000年)最常见、最经典的器具之一,从仰韶文化至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4000年)均可发现。202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杜康沟发掘龙山文化时期遗址时,发掘了多处灰坑和带有白灰面层的房址,并出土了大量陶器残片。经对陶器残片拼接,可辨器型含尖底瓶。关于尖底瓶的用途,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单纯地认为是古人用来装水的容器。但经过对尖底瓶残留物的科学化验分析,结论并非完全如此。
据报道,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曾委托美国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的科研人员对新石器遗址出土的尖底瓶残留物进行过科学分析。科研人员对8个尖底瓶的残留物,采取了陶器非损伤、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方法(淀粉粒、植硅体、酵母和霉菌),获得古代酿造谷芽酒和曲酒技术的证据。故而有理由认为,杜康沟龙山文化遗址中的尖底瓶尚可作为酒器使用。因此,将杜康沟酿酒时间上溯到龙山文化时期,甚至更早。
杜康酒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丰富文化内涵的饮品,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关于它的故事传说,人们耳熟能详。关于它的史料记载,也不绝于书。这些年来,杜康沟及周边地区多次发现了与造酒相关的文物,这些实物足以佐证当地早期酿酒的事实。2000年后,随着考古工作在各地的全面开展,陕西省境内相继发掘出千年以前的陈酿“美酒”。
2003年3月,考古人员在西安市北郊文景路一处工地,发现了一件装有26千克“美酒”的西汉早期凤首铜钟。
2007年11月,白水县杜康镇近邻的尧禾镇,在李家塬村抢救性发掘一处被盗墓贼“光顾”过的战国墓葬时,发现了一件青铜壶。壶内存有约2公斤重的神秘液体,开启壶盖后尚余酒香。后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在明、西安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程林全等专家初步断定,壶内液体应为2000多年前的“战国美酒”。“战国美酒”现保存在白水县文物管理所内,被分装在4个玻璃瓶内密封。含瓶重分别为1.4千克、1.0千克、1.3千克、1.0千克,其中一瓶内浮有木塞。
2009年10月,宝鸡眉县出土了一件秦代扁壶,壶内液体经过鉴定被确定为酒类。
2012年,陕西考古工作者在宝鸡商周贵族墓中发现了酒的踪影。现场在提取一件青铜卣时,有液体晃动的声音。卣本身是一种酒器,而当时的人们又有在陪葬酒器里装满美酒的习惯。考古专家初步判定,卣内装酒的可能性极大,那么这将是3000多年前的“陈酿”。
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空港新城南部考古发掘中,共清理了56座古墓葬。在其中一座战国时期的秦墓中,发现了一壶2000多年的“陈酿”。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这座墓葬在清理过程中,考古人员清理出了一件青铜壶,壶内存有约300毫升的乳白色透明液体。经科研机构检测,液体中含有较高的羟脯氨酸、谷氨酸等氨基酸以及少量壬二酸、月桂酸等脂肪酸物质,确定属于酒类。
随着历史上各时期“美酒”的出土,让我们进一步清晰了杜康酒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脉络。“美酒”实物证明,杜康酒的制造工艺随着时代而一直被延续,文化传承从未断绝。同时也说明了它的传播范围早已走出了白水、走出了陕西,发展到全国各地。
杜康庙内《杜公祠碑》记载:“造酒之法,不酝不酿,五七日而味成……其工省,其味淡,殆太羹无酒之遗意焉”。杜康酒汲取天赋甘美的杜康富锶矿泉水,承袭酒祖秘传的古老配方和酿酒工法,选用优质大麦、豌豆、小麦制成中、低温酒曲,精选优质高粱为原料,用陶土砖窖续渣发酵,混蒸混烧而得原浆,经数十年酒海陈藏,再转入陶缸长期储存,形成白水杜康酒特有的清香风格。
三国时期丞相曹操在《短歌行》中感慨道:“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康的贡献在于创造了秫酒的酿造方法。秫酒就是用黏高粱为原料制成的清酒,从此以粮造酒奠定了我国白酒制造业的基础。如今杜康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传承。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精髓,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它的制作工艺、文化内涵以及传说故事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我们期待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让杜康酒这一民族瑰宝永远传承下去。□吴胜利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白水县是酒祖杜康的故里,也是杜康酒的发祥地。《世本通释》《事物纪原》《说文解字》以及明、清版本《白水县志》均有详尽记载。县志称:“杜康,字仲宁,县康家卫人,善造酒。”
杜康又名少康,是我国“酿酒术的创始人”,杜康酿酒的事迹被列入诸多史料,后世尊他为“酒圣”。汉代《说文解字·巾部》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晋代《酒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或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据明朝万历年《白水县志》(王志)记载:“康造酒,墓侧遗槽尚存,康殁即葬于造酒之地耶。”万历十三年(1585年)知县毛应诗在墓侧建杜康庙。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对杜康庙进行了重修。杜康酒作坊古窖遗址历经多次修葺,遗址上现存窑洞式建筑3座,内有发酵池和烧酒炉、冷却炉,以及储藏区等。
由于杜康的原因,白水县当地人善烧酒。在清代中期,白水县不出十里就会有一家烧酒作坊。到了20世纪初,白水县仍然有为数众多的酿酒作坊。每年农历二月廿三,当地人都要在杜康墓旁举行盛大庙会,以纪念酿酒鼻祖杜康。庙会期间,附近各地烧酒的酒坊都会带上自己最好的美酒前来赛酒,并让参与庙会的人们免费品尝,让他们过足酒瘾。赛酒、卖酒、醉酒因此成了杜康庙会最大的特色。
杜康墓位于渭南市白水县杜康镇通积村杜康沟内,墓葬的东侧沟上为杜康酒厂。该墓冢封土为亚圆形,南北10米,东西15米,高约5米,外围有两道砖彻花墙,占地1600余平方米。墓旁原有清代所建杜康庙,后被毁殁。现存酒作坊古窖遗址、杜康泉等遗迹。20世纪80年代,人们在庙宇旧址上重建了杜康庙。杜康墓为研究我国酿酒史和酒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08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72年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在周总理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田中角荣称赞“天下美酒,唯有杜康”。会后周总理作出“复兴杜康,为国争光”的指示。不久白水县政府在杜康酿酒遗址整合了数十家酿酒作坊,扩建成立了白水县杜康酒厂。后经两次改制、三次扩建,成了今天的陕西杜康酒业集团。
2020年在白水杜康庙修缮工程中发现庙址土梁之上呈现出一道长约10米的白灰面层。灰层走向痕迹清晰,呈“一”字形分布,厚度3毫米。经过勘测,白灰面层终端上翻内收,残留高度0.8米,且随洞壁呈弧状。周边地表,零星散落史前至汉唐时期的陶制容器残片。
根据进一步调查,发现条形白灰面层属圆筒状窑址底面用灰。灰层之上土壤多植物根,土质颜色混杂,垂直节理倒置,孔隙发育排列杂乱,结构呈松散状态,明显属于洞顶坍塌所致。灰层之下地层结构表现为生土(原始土),未发现砖基础、夯土与人工处理过的迹象。
经勘验白灰面层形态、土梁现状残留,根据土质发育特点,结合几何尺寸,判定杜康沟东土梁上以前曾开挖了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长约10米的土窑洞。窑底及窑壁,先将泥土刮平,然后做了白灰压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风雨剥蚀,梁土随之流失,洞顶塌陷,表现为今天态势。
根据白灰面层薄厚均匀,颗粒细腻,表层不隆起、不暴烈、不松散,以及工艺娴熟特点,地表又遗留有红陶、灰陶片文化特征,认为该窑洞白灰的使用时间应该在新石器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初期,与同时期的房址、窑址白灰使用特征相吻合。该窑址与酒作坊遗址相毗邻,其用途或用于储藏粮食、酒类物品。
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7000-5000年)最常见、最经典的器具之一,从仰韶文化至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4000年)均可发现。202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杜康沟发掘龙山文化时期遗址时,发掘了多处灰坑和带有白灰面层的房址,并出土了大量陶器残片。经对陶器残片拼接,可辨器型含尖底瓶。关于尖底瓶的用途,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单纯地认为是古人用来装水的容器。但经过对尖底瓶残留物的科学化验分析,结论并非完全如此。
据报道,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曾委托美国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的科研人员对新石器遗址出土的尖底瓶残留物进行过科学分析。科研人员对8个尖底瓶的残留物,采取了陶器非损伤、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方法(淀粉粒、植硅体、酵母和霉菌),获得古代酿造谷芽酒和曲酒技术的证据。故而有理由认为,杜康沟龙山文化遗址中的尖底瓶尚可作为酒器使用。因此,将杜康沟酿酒时间上溯到龙山文化时期,甚至更早。
杜康酒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丰富文化内涵的饮品,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关于它的故事传说,人们耳熟能详。关于它的史料记载,也不绝于书。这些年来,杜康沟及周边地区多次发现了与造酒相关的文物,这些实物足以佐证当地早期酿酒的事实。2000年后,随着考古工作在各地的全面开展,陕西省境内相继发掘出千年以前的陈酿“美酒”。
2003年3月,考古人员在西安市北郊文景路一处工地,发现了一件装有26千克“美酒”的西汉早期凤首铜钟。
2007年11月,白水县杜康镇近邻的尧禾镇,在李家塬村抢救性发掘一处被盗墓贼“光顾”过的战国墓葬时,发现了一件青铜壶。壶内存有约2公斤重的神秘液体,开启壶盖后尚余酒香。后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在明、西安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程林全等专家初步断定,壶内液体应为2000多年前的“战国美酒”。“战国美酒”现保存在白水县文物管理所内,被分装在4个玻璃瓶内密封。含瓶重分别为1.4千克、1.0千克、1.3千克、1.0千克,其中一瓶内浮有木塞。
2009年10月,宝鸡眉县出土了一件秦代扁壶,壶内液体经过鉴定被确定为酒类。
2012年,陕西考古工作者在宝鸡商周贵族墓中发现了酒的踪影。现场在提取一件青铜卣时,有液体晃动的声音。卣本身是一种酒器,而当时的人们又有在陪葬酒器里装满美酒的习惯。考古专家初步判定,卣内装酒的可能性极大,那么这将是3000多年前的“陈酿”。
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空港新城南部考古发掘中,共清理了56座古墓葬。在其中一座战国时期的秦墓中,发现了一壶2000多年的“陈酿”。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这座墓葬在清理过程中,考古人员清理出了一件青铜壶,壶内存有约300毫升的乳白色透明液体。经科研机构检测,液体中含有较高的羟脯氨酸、谷氨酸等氨基酸以及少量壬二酸、月桂酸等脂肪酸物质,确定属于酒类。
随着历史上各时期“美酒”的出土,让我们进一步清晰了杜康酒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脉络。“美酒”实物证明,杜康酒的制造工艺随着时代而一直被延续,文化传承从未断绝。同时也说明了它的传播范围早已走出了白水、走出了陕西,发展到全国各地。
杜康庙内《杜公祠碑》记载:“造酒之法,不酝不酿,五七日而味成……其工省,其味淡,殆太羹无酒之遗意焉”。杜康酒汲取天赋甘美的杜康富锶矿泉水,承袭酒祖秘传的古老配方和酿酒工法,选用优质大麦、豌豆、小麦制成中、低温酒曲,精选优质高粱为原料,用陶土砖窖续渣发酵,混蒸混烧而得原浆,经数十年酒海陈藏,再转入陶缸长期储存,形成白水杜康酒特有的清香风格。
三国时期丞相曹操在《短歌行》中感慨道:“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康的贡献在于创造了秫酒的酿造方法。秫酒就是用黏高粱为原料制成的清酒,从此以粮造酒奠定了我国白酒制造业的基础。如今杜康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传承。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精髓,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它的制作工艺、文化内涵以及传说故事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我们期待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让杜康酒这一民族瑰宝永远传承下去。□吴胜利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