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实招 “岗捆岗”传帮带
——韩城矿业桑树坪二号井充分发挥人才培养“雁阵效应”
“今天,在这里进行劳模工匠师徒签字仪式,请徒弟向师傅敬茶。”日前,在陕煤韩城矿业桑树坪二号井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师带徒”签约仪式现场,17对“金牌师徒”进行拜师仪式。徒弟们毕恭毕敬地站在师傅面前,行拜师礼,呈拜师帖,师傅们为徒弟授回徒帖,送上精美礼品,场面格外温馨。
今年,该矿采取基层推荐、民主评议、考核、优中选优的办法,从采煤、通风、机电、掘进等六个生产及辅助系统的关键生产岗位,层层筛选出17对“金牌师徒”。通过“金牌徒弟”一对一选配“金牌老师”,“手把手”“岗捆岗”的传帮带,早出快出人才。
“这是我带的第8名徒弟,也可能是我的关门弟子了。”“金牌师傅”综采队队长韦丹红笑呵呵地说。
韦丹红进矿24年,天天都与综采打交道,他由普通的采煤工,成长为矿区赫赫有名的“煤机工匠”。为把徒弟培育成“技术型”职工,韦丹红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编制成培训教材送给徒弟学习,每天在工作现场指导徒弟,他通过自己创建的微信群,和徒弟交流煤机检修等技巧,帮助徒弟早日成才。
“别的徒弟6个月出师,我2个月就可以单独作业了。可是现在在煤机电控、电路集成等方面的技术,我还没有完全吃透,越学越感到自己要学的知识太多了。”他最小的徒弟范涛说。
“他的吃苦敬业,需要我终身学习。韦师傅是我永远的老师。”另一位徒弟,综采队副队长崔仕树说。
桑树坪二号井是一座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矿井,其中35岁以下青工占员工总数的50%以上。近两年,为适应高产高效的需要,打造一支技术、精神、作风、纪律“四个一流”青年员工队伍,矿上出台了一系列办法,为培养青年骨干才俊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培养“金牌师徒”就是其中一项内容。金牌师傅必须具备一定年限的基层岗位实践经历,是某岗位(工种)的技术带头人、工匠或者矿级以上劳模。“金牌徒弟”必须是生产岗位的佼佼者,或是某工种的“操作精兵”培养对象。
通风区的师海涛和樊斌是17对“金牌师徒”中“颜值”最高的一对。师傅师海涛是“瓦检工匠”,25岁时在韩城矿业举办的“工匠杯”职工技能大赛上一举夺魁。他说:“每位金牌师傅都有‘绝活’,要想‘绝活’不失传,就得像‘园丁’一样精心呵护,培育出名副其实的金牌徒弟。”今年,他们成为矿命名的十对“最佳师徒”之一。
据负责此事的工会干事小谭介绍,矿工会与技术部门携手,计划用二到四年的时间,培养出10名作业技能专家、30名技术标兵、100名岗位能手,形成“雁阵效应”,加快各类青年人才培养。□通讯员 焦娟娟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今天,在这里进行劳模工匠师徒签字仪式,请徒弟向师傅敬茶。”日前,在陕煤韩城矿业桑树坪二号井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师带徒”签约仪式现场,17对“金牌师徒”进行拜师仪式。徒弟们毕恭毕敬地站在师傅面前,行拜师礼,呈拜师帖,师傅们为徒弟授回徒帖,送上精美礼品,场面格外温馨。
今年,该矿采取基层推荐、民主评议、考核、优中选优的办法,从采煤、通风、机电、掘进等六个生产及辅助系统的关键生产岗位,层层筛选出17对“金牌师徒”。通过“金牌徒弟”一对一选配“金牌老师”,“手把手”“岗捆岗”的传帮带,早出快出人才。
“这是我带的第8名徒弟,也可能是我的关门弟子了。”“金牌师傅”综采队队长韦丹红笑呵呵地说。
韦丹红进矿24年,天天都与综采打交道,他由普通的采煤工,成长为矿区赫赫有名的“煤机工匠”。为把徒弟培育成“技术型”职工,韦丹红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编制成培训教材送给徒弟学习,每天在工作现场指导徒弟,他通过自己创建的微信群,和徒弟交流煤机检修等技巧,帮助徒弟早日成才。
“别的徒弟6个月出师,我2个月就可以单独作业了。可是现在在煤机电控、电路集成等方面的技术,我还没有完全吃透,越学越感到自己要学的知识太多了。”他最小的徒弟范涛说。
“他的吃苦敬业,需要我终身学习。韦师傅是我永远的老师。”另一位徒弟,综采队副队长崔仕树说。
桑树坪二号井是一座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矿井,其中35岁以下青工占员工总数的50%以上。近两年,为适应高产高效的需要,打造一支技术、精神、作风、纪律“四个一流”青年员工队伍,矿上出台了一系列办法,为培养青年骨干才俊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培养“金牌师徒”就是其中一项内容。金牌师傅必须具备一定年限的基层岗位实践经历,是某岗位(工种)的技术带头人、工匠或者矿级以上劳模。“金牌徒弟”必须是生产岗位的佼佼者,或是某工种的“操作精兵”培养对象。
通风区的师海涛和樊斌是17对“金牌师徒”中“颜值”最高的一对。师傅师海涛是“瓦检工匠”,25岁时在韩城矿业举办的“工匠杯”职工技能大赛上一举夺魁。他说:“每位金牌师傅都有‘绝活’,要想‘绝活’不失传,就得像‘园丁’一样精心呵护,培育出名副其实的金牌徒弟。”今年,他们成为矿命名的十对“最佳师徒”之一。
据负责此事的工会干事小谭介绍,矿工会与技术部门携手,计划用二到四年的时间,培养出10名作业技能专家、30名技术标兵、100名岗位能手,形成“雁阵效应”,加快各类青年人才培养。□通讯员 焦娟娟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