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24期:第04版 憩心亭

何以喀什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严维佳

一直以来,大凡去过新疆的人都会认为,大美新疆,恐怕不只是说新疆之大,更是指新疆之美。

可还有种说法:不到喀什,就不算到过新疆!想来,我也曾两次去过新疆,一次去了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一次去了北疆,并一路到了喀纳斯。那要按这种说法,我的这次喀什之行,似乎才算真正到过新疆。

去年金秋十月末,我从西安直飞喀什,四个多小时一直向西的飞行是漫长的,但窗外不时掠过的连绵雪山、荒漠戈壁却让人总是禁不住在想:何以让喀什在大美新疆竟敢宣称:不到喀什,就不算到过新疆!心中难免对即将开启的喀什之行充满着好奇与期待……

走出喀什徕宁国际机场,初秋的南疆天蓝如玉,云白如棉,树叶似金,秋高气爽。扫码租车时,顺便打听租车公司的维吾尔族小伙:何以三天自驾逛喀什?他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蹦出九个字:古城、塔县、胡杨、帕米尔。

有道是:“出门在外,听人劝,吃饱饭。”简单在喀什市中心的电视塔(昆仑塔)下一家快捷酒店办理完入住手续,时已黄昏,我们便迫不及待地登塔远眺。

放眼望去,脚下是华灯初上、歌舞升平的古城新貌和映着落日余晖、流淌千年的疏勒河。远处是向往中常年积雪覆盖着的喀喇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和隐约可见的田野村庄、胡杨绿洲。一阵阵从雪山上吹来的秋风,不时吹开四周曼妙的薄雾,犹如仙境,让喀什越发显得神秘而美妙、古老而雄浑。

喀什,古称疏勒,全称“喀什噶尔”。“喀什”是突厥语“玉石”之意,“噶尔”为古伊朗语“石”或“山”,意为“玉石之城”,它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西缘,是我国最西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埠和沟通东西方交通的咽喉枢纽,素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之称。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派张骞于公元前138年至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凿通喀什(疏勒国地)与中原的联系。东汉永平三年(公元60年)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喀什正式列入祖国版图,并派名将班超出任西域都护,驻守长达十七年。从此,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明穿越帕米尔高原经喀什传入中国,唐玄奘西天取经也经此路抵达佛国。喀什这个地处丝绸之路和帕米尔高原上的璀璨明珠,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四大古老文明交汇之地,并书写着三十多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和谐相处、世代交融的千年史诗。

何以喀什?只有站在这里,你才能真正领略四大古老文明在此汇聚沉淀所散发出的文遗之美,寻找到喀什独具特色的古老文明和灿烂文化。

翌日清晨,由于地处祖国最西陲,喀什的太阳九点才露头,我们这些习惯早起的内地游客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早早聚集在喀什古城东门外广场。十点整,随着欢快悠扬的鼓乐声响起,别具特色的“开城仪式”上,数十名维吾尔族儿女手捧鲜花水果,脚踩欢快舞步,载歌载舞讲述着这里绵延千年的风情故事,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也由此开启了我们探寻喀什神奇魅力之门。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喀什古城(西汉时称疏勒城),是维吾尔族人世代居住生活的地方,这里有中亚十大清真寺之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有迷宫般的街巷和独特的伊斯兰风格建筑,有无数从事雕刻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匠人,有商贸云集、特色美食让你目不暇接的大巴扎,有曲径通幽、神秘莫测,被称为“高崖上土陶”的高台民居,有当地居民平静祥和的慢生活,也有外地游人喧嚣热闹的快节奏,有千年古城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更有现代城市难得的休闲与惬意……

走在喀什古城千年的街巷,欣赏着两旁精美的异域建筑,听着匠人们制作手工艺时发出的金属敲击声,闻着空气中弥漫的烤羊肉串、烤包子的味道,喝着当地人制作的咖啡老茶,你会真正体会到这座“古西域城市文明活化石”的宝贵之处,感悟这座古丝绸之路上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所在。

何以喀什?不到古城,就不算到过喀什。走进古城,才能真正明白它历经千年沧桑所形成的而又不同于新疆其他地方的人文密码和独特魅力。

第三天一早,在免费办理完边境通行证后,我们驱车出喀什,沿G314国道一路向南,朝“中国最西端,一脚踏三国”的塔县进发。沿途山路蜿蜒曲折,海拔不断上升,蓝天下连绵耸立、常年积雪的喀喇昆仑山脉雄浑而巍峨,神圣而洁白。偶尔经过的路边草场已经泛黄,牧民们开始收拾毡房,驱赶牛羊,准备冬季前离开牧场,只有不远处雪山融水汇聚成的湖水,清澈而宁静,似乎在静静等待与牧民们来年的重逢。

穿过公格尔隧道至布伦口,就是白沙湖。只见蓝的天,蓝的湖,白的山,白的沙,静美得令人窒息。打卡后继续前行,地势相对平坦,路况也相对好些。不久,著名的慕士塔格峰(亦称喀什噶尔山),以其雄伟壮阔的身躯巍然屹立于西喀喇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之上,远远望去,倒挂在雪山上的十余条冰川,就如一位胸前飘动银须的老人,深受当地人的尊重和爱戴,被喻为“冰山之父”。

翻越慕士塔格峰,经与塔吉克斯坦接壤的卡拉苏口岸,我们没有前往大名鼎鼎的红其拉甫,而是一路抵达了中国最西的县城——塔什库尔干,领略西部边陲上唯一塔吉克族自治县的异域风情,感受《冰山上来客》发生地少数民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享受中国最后一抹落日夕阳的壮美瞬间。

何以喀什?不去塔县,就看不到作为中国五大高原之一的帕米尔高原上的万山之祖、万水之源,错过那不同于新疆其他地方的异域风情和绝美风光。

在离开喀什之前,我们还去了地处昆仑山北麓、叶尔羌河出山口的金湖杨景区。

叶尔羌是维吾尔语“土地宽广的地方”。叶尔羌河发源于昆仑山主峰乔戈里峰的冰山融水。它“南出昆仑、北育绿洲”,绵延近千公里,先形成新疆最大的绿洲——叶尔羌绿洲,随后再一路向北,汇流成塔里木河,又孕育了塔里木绿洲。而沿途因季节性河水冲刷,河床下积淀的玉石翻腾而出,被当地人视为寻玉佳处。连两千年前的屈原,做梦都想踏祥云、游昆仑、采美玉,曾发出“……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的感叹。

站在景区入口处,放眼叶尔羌国家湿地公园,碧水蓝天间,一望无际的胡杨林和柽柳灌木、长生芦苇、沙生野草间点缀的沙海绿洲、田园村庄、胡杨晚唱、塞外风光,美不胜收。

乘坐景区颇具民族特色的观光车,穿行在金光灿烂的黄金道上,昆仑山上吹来的秋风,顺着叶尔羌河谷,吹得胡杨叶黄,落叶铺地,辉煌一片,吹得金杨湖畔碧水微阑,飞鸟低徊,令人陶醉。不时掠过的村庄驿站,维吾尔族人用秋天丰收的水果和幸福的笑容款待着来自各地的客人,讲述着叶尔羌河与昆仑美玉的古老传说。

何以喀什?不到昆仑山孕育的叶尔羌河,就无法理解自古以来,中国古籍中为何多把昆仑喻为“山衔玉而成灵山”的“群玉之山”,而“水润玉逐为圣水”的玉河——叶尔羌,不仅成就了胡杨绿洲,也成就了昆仑美玉的多姿多彩和天下美名。

连皮儿三天的喀什之行注定是短暂的。在离开喀什时我忽然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后悔为了打折,早早订了返程的机票。

在飞离喀什时,我在想:《诗经》曰:“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解读为“以之何?”或“凭什么?”)

何以喀什?是千年丝路上喀什古城异域文化交融的唯美风情?是帕米尔高原上万山之祖、万水之源的绝美风光?抑或是叶尔羌河畔胡杨绿洲、昆仑美玉的精美无双?

管他呢,反正到过喀什,咱也可以自豪地说:“我也算真正到过新疆!”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