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34期:第01版 首版

非遗传承人于安君的青铜之路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工作室内,各种模具堆放整齐,陈列架上复制的精美青铜器种类繁多。只见于安君手中刻刀精雕细镂,一尊蜡质模型辗转挪移间,精美的纹饰逐渐呈现,古朴的图案栩栩如生。

于安君是岐山青铜器复仿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宝鸡市的岐山县古称“西岐”,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自汉以来,在岐山的京当、青化、祝家庄、北郭等地曾出土数以万计的青铜器,岐山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于安君是土生土长的岐山人,因为父亲曾在文博单位工作,从小耳濡目染的于安君便对这些形态各异、造型美观的器物具有浓厚兴趣。

为了研习工艺,于安君潜心研究各种历史文献和青铜器制作技艺资料。他行走全国各地,遍访老师专家、参观博物馆。多年的琢磨研习,让于安君的复制技艺大为精进,大到几米高的铜鼎,小到几厘米的鸟兽器物,他都能复制得形神兼备。

岐山青铜器造型庄重典雅,纹饰繁复细腻,充满神秘与威严。如何将千年技艺更好地传承?出生于铸铜世家的于安君有着自己的“章法”。

于安君介绍,青铜器制作分为仿制和复制,而最难的就是复制,要求必须忠于原作。青铜器复制工艺涵盖塑型、刻纹、翻模、浇铸以及做旧等十多道工序。在整个复制过程中,材质复原、器形复原、纹饰复原、铭文复原、皮壳和锈蚀复原都要力求逼真,甚至古代的工痕铸痕也要复原,因此,完整地复制一件形神俱佳的古代青铜器,绝非易事。

迄今,于安君传承并研创的青铜器制作工艺、历代铜镜范铸工艺、金石传拓技艺等已入选陕西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项目。岐山青铜器复仿制技艺也被列入陕西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青铜文化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礼乐史诗。一件青铜器,就是一段被铭铸的历史。身为非遗传承人,我将继续以传统技艺让古青铜文化焕发新活力。”于安君说。

(都红刚  席彦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