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39期:第04版 读书

旅行路上的灵魂修行

——王娅莉散文集《只此青绿》阅读感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今年4月,安康作家王娅莉的散文新书《只此青绿》,由西安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书4辑、25万字、97篇文章中,有《山南水北》《他乡漫游》两辑、55篇游记。可见,此书的骨干内容是游记。如果说第一辑的《蒋家坪茶事》《天籁女娲》《山魂》等篇也算游记的话,此书的游记成分则占据主流;如果说第一辑《乡愁岁月》所写的家园风情、第四辑《人生絮语》所写的人情风貌可归旅游资源的话,那么,此书可谓“旅游文学”。然而,细读全书,才知王娅莉写的不只是行踪,还在于心迹。

善写游记的王娅莉,通过一部《只此青绿》展现了她的生活万象、人生感悟,以及她辽阔的精神视域、丰富的内心世界。

而她以笔触感知世界、用文字塑造心灵的游走方式,以其炽热的山水情怀、冷静的人文关怀告知世人,天地之间尽情、静心的旅行,就是她虔诚、恭敬的灵魂修行。

人们旅行目的地不外乎自然与人文、城镇与山水四大视域,所不同的只是各自所获。王娅莉的旅行范围也是如此,但她每次出行,无论背着行李或是书包,带回来的均是精神收获。

王娅莉在人文美景中反观人类,由此寻找文化价值、生活意义。她若游人文景点,必朝历史深处行走。

子午道是安康境内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她从宁陕县城进入秦岭深处,却在胭脂坝这个小驿站被一座石桥、满山红叶擦亮了目光,看清了古道的今生,不外乎是活在今人记忆中的故事罢了,真正的游趣应是眼前的景物。于是,她感慨道:“喜欢以美来看历史的人,和思考历史的人大概不同。我更愿意像姜夔那样,看一天的红叶,慢慢去煮深山里的往事。”这种透过古道思考历史的理念,和在古道上消费历史的人们显然是不同的。

游走敦煌,她在看过莫高窟、鸣沙山等著名景点之后,缓缓走进博物馆,在文物之间细细寻找答案。寻觅之中,她蓦然发现:“无论是出土的一个箭镞,一个果盒,一串项链,还是一小块绢,一双毛皮袜,都令人觉得有趣。因为这是真实存在的历史,有人的气息,即使经过了风沙的淘洗,仍向我们讲述着曾经的故事。”她由此悟出:“历史不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是出土文物记录下来的。只有文物,才能说明一切问题,成为文化的载体。”这种论断中肯、简明,令人恍然大悟。

她在城市景观中寻找差异,经由城市的来路触摸其灵魂。

在小县城曲舟,她由一条河流切入了小城的肌肤。“我们站在河沿,凉风吹散了多日以来心里的迷茫,我深深感觉到,这个世界有些东西不是我们想得那么简单,也不是我们内心里的那么绝望。每一个地方的山是千变万化的,每一个地方的河流也不相似,当我们走过了更多的地方,才发现,自己的心胸还可以更宽广一点,生命还可以更广阔一点。被清风吹拂过的心灵,永远是向往着自由和安宁的。”而在山城镇安,她登高望远,生发出让人对这个小城仰视的高论:“绣屏公园的高塔,是游人看到的第一个建筑。离开时,仍觉得那一高度,使很多小县域都难以企及。”这种景仰之感,才是人心应有的高度。

她在纵情山水间研读山水,由此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她常在名山大川、大江大河及秦巴汉水中游走,凡有所见所闻,必有所思所想。那些过滤了山水的思考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王娅莉虽是匆匆过客,但却能抓住山水特质,在内心打磨出思想的火花。

最有同感的,是她在紫阳县的洞河镇感受汉江:“江水冲刷两岸,也冲刷了岁月的尘垢,心底的淤积。很多不能释怀的,都被青山碧水融化了。”最为赞赏的,是她在武陵源亮出的山水观:“山水给予文人的是出世和避世,给予百姓的是山珍和山歌。”最有共鸣的,是在白雪覆盖的甘南丹霞景区,别人发出了一连串的抱怨,她却发出一咏三叹:“走在绵柔的雪地上,在亿万年的岩层下,天地浑然一体的灰白,和凛冽的寒风,让人停止了思考,也停止了感叹。雪景和斑斓的山色是不同的,它往往让人空灵和静默,没有遗憾,也没有渴望。我们来了,就平静地接受这整个山川的洁白,接受它不同于日常的颜色,它似乎在告诉我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样的灵魂叩问,令人同悟同思,同频共振。

阅读王娅莉的游记,便是与她结伴同行。这种旅行之中的潜心修行让人们的目光越过漫漫旅途,看到了世界也看清了自己,得到了思想升华与精神洗礼。为此,我们要真诚感谢《只此青绿》,感谢王娅莉这位能帮人修养灵魂的修行者。□李焕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