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41期:第01版 首版

陕西省劳动模范党丽娜:

谋“新”重“质” 助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沿着陕西高速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轨迹,我一步一步成长;喜欢创新,因为创新能创造机遇……”6月18日,党丽娜站上讲台,与西安高新区第四完全中学师生分享成长经历。

近期,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交控集团西延分公司延安路养中心养护技术管理员党丽娜,在忙于宣讲之外,还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上。

党丽娜认为:“新质生产力就是创新和提质。对于交通服务行业来说,‘新’和‘质’要两手抓,要在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人才管理上下功夫,不断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率。”

扎根一线近二十年,她在服务创新、技能提升等方面实践探索。在担任甘泉收费站副站长时,党丽娜萌生了一个想法——创建一个属于职工、培养职工的工作室,设计LOGO、拟定名称,吸纳志同道合的同事加入……2020年,以党丽娜为领衔人的“听见泉声”创新工作室建成。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我不满足于传统的服务和管理方式。”党丽娜说,比如,高速公路隧道突发停电或遇到恶劣天气发生短路故障时,人工摆放临时标志牌存在较大风险。对此,创新工作室团队制作了“隧道自动翻转标志牌”,隧道停电后,第一时间翻转标志牌即可提示司乘人员,为安全出行加上了一道保险。

“小型隧道侧壁清洗机”提高了隧道卫生死角的清洁效率;编制收费人员业务学习“口袋书”,提升了自学效率……处处体现着职工创新创造的巨大能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但要求技术创新,更要以人才为支撑,新质生产力对产业工人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丽娜说:“创新工作室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广泛招贤纳士,吸纳了业务精英、骨干12人。通过‘名师带徒,一对一教学’等方式,希望引导更多青年加入,促使工作室成为企业的智囊团、岗位的创新源、项目的攻关队。”

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等新技术正改变着交通运输体系,推动着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谈及未来工作发展方向,党丽娜说:“基层一线是广大职工发展新质生产力最广阔的天地,将搭建‘创新工作室’联盟平台,联合各行业、各领域工作室‘跨界’交流学习与合作。开展‘五小’活动,结合不同岗位工作实际,产出质量高、效率高的小发明项目,助力企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见习记者  郭雪婷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