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42期:第02版 综合

“印”领世界“新”风潮

——陕西北人印机公司工会助力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纪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西岳耸峙,渭水澹澹。6月的东秦大地草木葳蕤,生机无限。

6月20日9时,坐落于渭南高新区的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形象展厅,迎来了几位前来实地考察的德国客户。

“这张照片展示的就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智睿系列凹版印刷机……”他们围在展柜前,饶有兴致地听取该公司国际业务部副部长焦钰介绍企业发展情况。

“自主研发”是焦钰讲解过程中的高频词。展厅的业务分布地图显示,该公司产品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千台设备在世界各地运行,“国际范儿”十足。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凹版印刷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栉风沐雨,近一甲子,这个扎根渭南、始建于1967年的老国企,产品市场已拓展到欧洲、美洲等制造业强国,在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浪潮中,蹚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企业发展的核心密码就是创新。以管理创新激发公司内生动力,以技术创新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习大润说,“发展新质生产力,企业工会要展现新作为。”在陕西北人,强化职工思想引领和技能提升,是工会助力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两项重要抓手。

凝心聚力  点燃思想之炬

思想凝聚力量,旗帜引领方向。

实施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引领建设工程,是全总“559”工作部署的重点之一。“我们把‘陕西北人员工大讲堂’打造成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提升职工业务能力的平台。”习大润说。去年以来,公司“员工大讲堂”每月一期常态化举办,学习型组织建设如火如荼。

让“坐在台下听”的职工“站到台上讲”,让身边人来讲身边事。“准备授课内容、制作PPT课件的过程,也是一次深入思考学习的过程。”今年首期大讲堂授课人、公司研究所副所长韩奎说。

“每位授课人,我们都会给予一定奖励,对于毛遂自荐、主动走上大讲堂进行分享的员工,奖励还会增加。”习大润说。

“员工大讲堂”鼓励有一技之长或愿意分享管理经验和方法的管理人员及一线职工走上讲台,结合各自专长,既讲党群建设、企业文化方面的理论知识,也讲围绕生产经营、安全环保、技术营销等工作的业务知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全面打造生产一线的“思政课堂”“实用课堂”。


装配工人正在安装涂布设备。


如今,“员工大讲堂”已成为公司职工的学习“充电站”,“好学尚学、学以致用”蔚然成风。陕西北人员工大讲堂也获得了陕西省机械冶金建材系统2023年度工会工作创新创优项目一等奖。

宣讲声声入耳,榜样处处可见。“今年我们计划在厂区显著位置,打造劳模工匠荣誉墙,将每年选树的榜样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习大润说。同时,利用公司报刊、新媒体平台等多样化传播渠道,以“小故事”讲明“大道理”,讲好职工的成长故事、奋斗故事、梦想故事,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凝聚正能量。

提质赋能  构筑人才高地

“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在进步。”在工厂车间、办公楼宇、户外园区,处处可见这句质朴又充满力量的企业文化标语。

如何为职工“每日进步”创造更好的条件?公司工会将开展技能培训和技术比武摆在了重要位置。

“昨天发挥得不错,比平时训练的表现都要好。”6月20日,刚参加完渭南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35岁的装配钳工张志强信心满满。“工会为我们配备了一套精良的工具,大大提升了操作效率。”张志强展示了他的“比赛好搭档”——一套印有“陕西北人”标志的工具箱,拉开抽屉,锉刀、数显千分尺等工具闪耀着金属光泽,静静躺在其中。

建立实训基地、精心配备工具,工会不仅为职工参赛提供给力的“硬件”保障,在“软件”服务上亦十分走心。赛前,工会组织参赛选手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扎实培训指导。考虑到暑热天备赛辛苦,还购置了西瓜等清凉物资。

得益于工会广泛开展技术比武、技能培训的有力举措,张志强已多次参加公司内外的各项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训,他的技术水平日渐精进。

“之前参加‘第二届北人智能技能竞赛’获得了三等奖,公司给了2000元一次性奖励,每月工资还加了300元。去年我考取了技师职业资格,希望今年的比赛能取得好成绩,职业技能再升一级。”张志强盘点着近几年的收获,前进的目标更加笃定。

习大润说,公司每年投入100多万元经费用于员工培训,为职工成长成才提供肥沃土壤。同时,选送优秀技能工人外出参加各项技能大赛、出国参加展会等,助力职工提升技能、开阔眼界,让产业工人“面子”更靓,“里子”更实。

职企双赢  奏响协奏乐章

“我们团队的‘渗漏实验检测墨槽墨桶焊缝质量’创新成果,获得了公司QC及五小成果活动一等奖,拿到了2000元的奖励。”零部件检验总站职工周晓辉高兴地说。

通过立足岗位巧动脑筋、矢志创新,职工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真金白银的奖励,公司可以实现产品质效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场美好的职企“双向奔赴”。

“工会依托QC及五小成果活动,推动群众性技术创新蓬勃开展。同时,重新梳理劳模工作室工作流程及人员配置,吸收更多高技能人才开展技术攻关。”工会副主席乔慧介绍道。公司工会在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方面狠下功夫,实现职工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在墙板智能加工基地,劳模工作室成员、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唐朝辉正在生产线前忙碌不停。“去年我们通过改进工装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印刷机主关零件的加工生产时间显著压缩,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出产量大幅度提升。”

“目前工作室共有18名成员,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一平台,我们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创新、技能比武培训,在解决生产难题、助企降本增效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工作室带头人、省劳动模范郭辉说。

作为整机调试师,郭辉团队承担着设备出厂发货前的重要把关工作,56岁的他不仅锻造了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也练就了一身诊疗设备“疑难杂症”的过硬本领,解决了产品翻料架跟踪、烘箱倒风等技术难题。他担任主机手安装调试的国内首台电子轴、新型绿色环保卷筒卫星式八色柔版印刷机,被授予“中国包装科技创新一等奖”。

目前,郭辉正和几位成员一起,研讨解决一款柔版印刷机验收时发现的问题。这台即将出口印度的印刷设备,将在月底迎来第二次验收。“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有信心。”郭辉坚定地说。

陕西北人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澎湃动能,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平台,在国内率先打造印刷装备智能制造工厂,“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大道至简!”习大润说,工会要持续抓好“职工思想引领、技能迭代升级”两把刷子,持续为公司在世界印刷机械制造领域远航提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本报记者  宁黛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