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46期:第02版 综合

让公积金制度释放出更大效力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有用人单位的人”才能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这是很多人对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印象,如今,这一印象正在被打破——据6月2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当下,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范围正在稳步扩大,在重庆等6个首批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增加了济南等7个试点城市,助力更多灵活就业人员稳业安居。

过去,缴纳公积金以及享受公积金福利,是“单位人”专利。但近年来,不少灵活就业人员也加入“公积金大家庭”中,这不仅助力灵活就业人员圆了安居梦,也做大了公积金基金“蛋糕”。

尽管在13个试点城市中,公积金制度已覆盖49.37万名灵活就业人员,但在这些城市庞大的灵活就业人员数量中,仍然占比较少。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如何让更多灵活就业人员看到参加公积金制度的好处并积极参与,这是试点城市要研究的问题,从而为其他城市积累宝贵经验。

具体而言,试点城市既要互相学习也要勇于创新,而创新要围绕“活”做足文章,以求最大程度覆盖灵活就业者,除了在降低参与门槛、丰富缴存使用方式上灵活外,还要主动、善于倾听相关人群的意见。

比如,不少灵活就业人员在农村老家有住房,加之城市房价高、生活负担重,因此他们通常并无在城市买房的想法,自然也就没有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意愿,对于这部分人群而言,到手的现金更有现实意义,可否为这部分人群量身定制相关政策,值得探讨。再如,目前公积金异地缴存和使用问题,影响着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与意愿,这同样需要政策来破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流动将更频繁,无论是住房公积金制度还是社会保险制度,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变化,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期待相关方面能从顶层设计上加快改革布局,让公积金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冯海宁)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