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54期:第02版 综合

工人文工团往事 (之四)

省市两支工人文工团合并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1954年,演员排练乌克兰舞。

工人文工团的女工小合唱。

1952年,排练《夫妻识字》。

1953年以来,西安的基本建设轰轰烈烈开展着。来自华东、中南地区的建筑工人不远千里来支援大西北,西安市工人文工团也对他们进行慰问演出,但工人对陕西地方戏很不适应。为了配合西安的基本建设,工人文工团相继排演了一场场综合晚会,大都是反映建筑工人方面的节目。如小歌舞《砖灰诉苦》、乌克兰舞、蒙古舞等,工人们尤对山东快书《武松打虎》、相声、音乐、舞蹈等情有独钟。

怎样打造更多让工人喜闻乐见的节目?当时工人文工团也想了很多办法。胡雨珠回忆道,他们曾结合基建工地生产实际情况创作了一个情景剧《砖灰诉苦》。由关良城演“砖头”,穿了一个方楞方角用马粪纸做的硬壳,扮演了一个从肩头到大腿那么长的一块极其夸张的红砖。胡雨珠则穿了一个和大棉背心类似的“水泥袋”。她们化妆好刚上场,观众看到她俩的形象就乐得合不拢嘴,使劲鼓掌……“我们说的唱的都是工人师傅的工作和生活,自然也就受到了大家的欢迎。”胡雨珠慨叹道。

她至今还记得演出中的几句台词:“大家要爱护要节约建筑材料。啊!下雨啦,别让我淋了雨呀,我的好师傅。”

“才受了一点伤,缺了一个小角,就不用我啦!别把我扔在地下不管我呀!”

观众觉得这可爱的砖和灰特别熟悉和亲切,掌声也就特别热烈。有一天演出刚结束,正在收拾舞台时,一位青年工人拉着师傅,拿着一个木头盒子给演员们看:“这是师傅的百宝箱。”只见里边放着一些小零件,还有各种螺丝、大小钉子等。他说:“这都是我师傅在工地上捡的,谁急需什么零件,就到这个百宝箱里来找。现在,我也学师傅的样子,见了地上扔的这些东西,就捡起来放到这百宝箱里。”胡雨珠说,工人这种爱护公物、勤俭质朴的主人翁精神,对演员无疑是一场生动的教育。

那时,工人文工团足迹遍及西安东西南北,如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建设工地,东郊的纺织城、韩森寨、胡家庙建设工地,西郊的西工大、西军电、电工城工地,南郊各个大学的建设工地等,可以说到处都有工人文工团的身影,他们的演出既活跃了工人的文化生活,也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基本建设的速度。

“每次去演出,我们都被工人师傅称为‘我们工人的文工团’来了。”胡雨珠感慨道,“这种称谓是对我们的最高褒奖和对演出工作的肯定,也鼓舞了我们这支文艺轻骑兵工作的信心。”

已故工人文工团秘书王启光在回忆录里写道:“我们为西安的基建添砖加瓦,同时也发挥了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工人文工队(团)功不可没。”

1955年初,经上级决定,省总工会文工队与市工人文工队合并。省总工会文工队前身是长安县文工团,当年长安县委书记张方海调任省总工会任主席时,把县文工团也带到了省总工会,改名为陕西省总工会文工队。这样,省市工会就有了两个文工队,为了便于管理,省总工会把部分业务骨干合并到市总工会工人文工队,由市总工会统一管理,从此易名为“西安市工人文工团”。

王启光的回忆录里讲,当年省总调过来的同志有20多人。分别是队长袁景云,队员李文兴、邱佩铿、祝彬、山启民、刘宏彦、秦西德、王文杰、靳天生、毋永康、赵建祥、李镇勋、杨文颖、刘存厚、程生仁、郭义田、朱佛印、杨慧兰、余慧华、李玉燕、闵慧霞、王尚德等。

据胡雨珠讲,他们文工团原来没有专职导演,省总工会文工队合并过来的杨文颖,是一位聪慧、有文化又肯学习钻研的好演员,嗓子好、热爱秦腔,他与妻子余慧华合演的《夫妻观灯》是工人文工团的保留节目。市总工会派杨文颖到北京苏联列斯里导演培训班学习回来后,他更是大力施展才华。一边编导秦腔戏,一边给演员们讲斯坦尼体系(从前苏联传过来的,我国话剧演员当年都在学这个体系)的表演课。

后来,整个工人文工团的业务活动,基本上是杨文颖在筹划安排。派两位同志到上海戏剧学院学习灯光和化妆技术,包括后来的三个大歌剧和小歌剧《三月三》都是他导演的。当年,由于杨文颖很会用演员,也掌握了演员本身优缺点,善于发挥演员的主观能动性,给几个原来不会发挥长处的演员多方面启发指导,使演员舞台角色创造愈发完美。在杨文颖指导下,很多人后来都成长为很优秀的演员。由于两任团长是从其他地方调来的外行,在业务上还是杨文颖做具体管理和策划,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胡雨珠回忆说,队伍壮大了,居住成了问题,市总工会便在东七路重新找了一套房子,把乐队全搬了过去。市总工会组织部重新任命了市工人文工团领导。两支队伍合并后又分别任命了演员队队长、乐队队长、舞美队队长。

一切就绪,便开始了排练。当年,因为省总合并过来的同志对陕西地方戏曲相当熟悉,秦腔、眉户的功底很好,加上市工人文工队的演员经过“向眉户大进军”历练后,也初步掌握了一些曲牌,新组合的工人文工团领导决定用眉户的形式排演《志愿军的未婚妻》,作为“向眉户大进军”成果汇报演出。

此时,全国总工会将要举办一届全国工人曲艺汇演,要求西安市工人文工团派3人进京做前期准备工作。副团长袁景云,演员王启光、雷彦夫随即前往。全国各地都把自己最优秀的曲艺带到了北京。西安市工人文工团3名代表也都是大会工作人员,真是近水楼台,有机会观摩了所有演出,使他们大开眼界。全国汇演非常成功,他们也收集了许多优秀脚本,可以说满载而归。(未完待续)

本报记者  兰增干  刘诗萌  刘妍言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