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反思和召唤
——读凌晓晨诗集《沅水谣》
前两天,晓晨寄来他去年8月参加“幸福河湖·中国文学艺术家巡沅江看沅陵”活动时,与摄影家李广彦合作的诗歌摄影作品专集《沅水谣》,230多首诗歌和230多幅摄影作品交相辉映,令人爱不释手、击节赞叹。
通过一幅幅摄影作品呈现当时的活动场景,决定了诗人的视角。如果说沅陵活动是一件件物事的连续展现,那么,诗人观物的视角在哪里?这是我首先感兴趣的地方。物乃事中之物。摄影家抓拍的是可见的“物”,包括人物、山水、景象、事象等等,是一种平面的空间性占有。这种平面的空间性占有聚焦于某一点、定格于某一画面,却淡化了背景,舍弃了源初之物的立体性。然而,世上没有孤立之物,物的周遭聚集着时间性的事件,这些事件是不可见的,是隐匿于“物”后的,需要通过诗人的笔触予以召唤、带到读者面前。这就决定了诗人的观物视角是回忆性、反刍性、召唤性的。我特别惊异于诗人对活动瞬间的还原性表达能力,譬如,对开幕式、致辞、签名、会场,甚至接站、报到、宣传片、增殖放流等等活动现场的诗意书写。可以说,以230多幅摄影作品为起兴,以诗歌的表达,完整呈现沅陵活动的全过程景象、全链条事件,立体描绘沅陵的山川美景、传说掌故、风土人情、时代变化,甚至文艺家在沅陵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尴尬遭遇等等都呼之欲出,在我的阅读经历中,晓晨是首创。
但是,深究起来,晓晨在诗歌中回忆和反刍的,绝非当时场景的简单再现。从整部诗集来看,确实是有始有终、环环相扣、首尾兼顾的活动全景,时间的脉络清晰可见。然而,我们必须指出,诗人关注的并不是这种流逝的线性时间,而是在事件的流动过程中叠加了时间晶体。这种晶体形式的时间是多面体的,呈现出闪烁、衍射、增殖的动态过程。正如德勒兹在《现实与潜在》中所说的那样,“回忆不是一种在被感知的对象之后形成的现实影像,而是一种可与对象的现实知觉共存的潜在影像。回忆是与现实对象同时发生的潜在影像,是它的副本‘镜中像’。因此,存有着融合与分裂,或更确切地说是振动,也就是现实对象与它的潜在影像之间的持续交换。”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说诗人通过这部诗集仅仅记录在沅陵5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留住那段美好的邂逅,可能并没有抓住其要害、体悟其良苦用心。那些潜藏在影像可能在当时并未成形,或者潜藏在客观的现实影像之内,现在,通过诗人的诗意书写,从幕后走向前台,从晦暗带入清晰,从潜在变成现实,而作为现实影像的摄影作品,却沿着相反方向,沉入光晕般的背景中。比如,在《开幕式》一诗中,诗人起笔写道,“有一种形式,根深蒂固/譬如种植,或者节庆,将庄严与宏大嵌入事物的内部,让行为/自觉遵循已有的方式。”作为一种仪式,开幕式设置了一个框架,无论是台上的主持人还是台下的参与者,都只能被限定在空间的某个位置,将自己的身体交付于形式化的嵌入。诗人至此依然没有离开“开幕式”这个客观的现实影像。然而,在最后一段,诗人逆转了开幕式的现实影像,“眼睛决定风景,有限来源处境/开幕式的碧叶张开,是等待一枚芙蓉/还是飞过蜻蜓,只有夏天的风声雨意/明白池塘里的温度,及瞬间的自由。”在这里,隐藏在开幕式画面背后的潜在影像映入眼帘,仪式的限制被打破,“碧叶张开”,风光乍泄,自由来临,回忆中的现实影像被颠覆,开幕式的意义被重构。类似的例子在诗集中比比皆是,读者可以细加揣摩和体味。
现在,我们要探究,诗人的这种观物视角、这样的晶体时间回忆,又是如何落实到诗意语言里的?沅陵活动固然丰富多彩,值得追忆的景象和物事不胜枚举,但总体来看,作为一种活动,依然是日常生活场景,被打上了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深深烙印。对于多数参与者来说,我们所观看、所体验的与他人并无二致,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平均人”。但对于晓晨这样的诗人,与摄影家一起精选230多张照片,把这些瞬间场景与事件从日常世界中突出与抽离出来,对其重新进行反思性体验,对每张照片赋予诗意的重塑。这种反思性体验和诗意重塑,需要具象与抽象的相互配合。对于诗歌的具象性毋庸废言,古今中外的诗论已经汗牛充栋了。我这里关注的是诗人超强的抽象能力。抽象表现主义者罗斯科指出,“我们作为艺术家的职责,就是让观众以我们而非他自己的方式来观看世界。”在《沅水谣》里,一张照片只类似于一首诗的起兴功能,起兴之后,诗人不再对照片进行具象和细节描绘,而是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思”的方式,揭秘现实影像背后的生存体验。诗人并不期望在语言中让读者仅仅看到日常可见的山川、人物、场景,而是要透过语言,召唤、聚集、带出隐藏其后的某种“诗与思”,这种“诗与思”最终导向的是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比如,在《檐下招呼》里,照片里显示的是两个在檐下的人,一人向下挥手招呼,一人手持相机举向天空。诗人紧接着写道,“无数个瞬间,在无数的意识中流动/信念是一条河,心就是悬空的一只雄鹰//高处的俯视,是不是更加清楚/四维真空的环境中,方向由谁确定//迷茫因为重量,失去重量的时候/基点生长在何处?打开一个空间认知//再打开所有空间,是否存在更大的迷失/一如低头与抬头之间,反方向的思维过程//在什么地方交叉,又在何处消失/你等待的人,是否有超越的速度持续前行。”这幅照片在诗人心中激起的,是对人类存在的普遍困境的深刻揭示。肉身的沉重决定了人的基点,同时也决定了人的受限。无论是在空间中还是在时间里,无论是低头还是抬头,无论是正向思维还是反向思维,无论是等待还是消失,作为个体的人,对“有超越的速度持续前行”的坚守和犹疑,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真样态。从这个角度来说,《沅水谣》里的沅水,不是我们日常所看到的沅水,而是诗人抽象出来的沅水,是经由诗人的召唤可供我们加以反思并且诗意栖居的沅水。□李训喜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前两天,晓晨寄来他去年8月参加“幸福河湖·中国文学艺术家巡沅江看沅陵”活动时,与摄影家李广彦合作的诗歌摄影作品专集《沅水谣》,230多首诗歌和230多幅摄影作品交相辉映,令人爱不释手、击节赞叹。
通过一幅幅摄影作品呈现当时的活动场景,决定了诗人的视角。如果说沅陵活动是一件件物事的连续展现,那么,诗人观物的视角在哪里?这是我首先感兴趣的地方。物乃事中之物。摄影家抓拍的是可见的“物”,包括人物、山水、景象、事象等等,是一种平面的空间性占有。这种平面的空间性占有聚焦于某一点、定格于某一画面,却淡化了背景,舍弃了源初之物的立体性。然而,世上没有孤立之物,物的周遭聚集着时间性的事件,这些事件是不可见的,是隐匿于“物”后的,需要通过诗人的笔触予以召唤、带到读者面前。这就决定了诗人的观物视角是回忆性、反刍性、召唤性的。我特别惊异于诗人对活动瞬间的还原性表达能力,譬如,对开幕式、致辞、签名、会场,甚至接站、报到、宣传片、增殖放流等等活动现场的诗意书写。可以说,以230多幅摄影作品为起兴,以诗歌的表达,完整呈现沅陵活动的全过程景象、全链条事件,立体描绘沅陵的山川美景、传说掌故、风土人情、时代变化,甚至文艺家在沅陵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尴尬遭遇等等都呼之欲出,在我的阅读经历中,晓晨是首创。
但是,深究起来,晓晨在诗歌中回忆和反刍的,绝非当时场景的简单再现。从整部诗集来看,确实是有始有终、环环相扣、首尾兼顾的活动全景,时间的脉络清晰可见。然而,我们必须指出,诗人关注的并不是这种流逝的线性时间,而是在事件的流动过程中叠加了时间晶体。这种晶体形式的时间是多面体的,呈现出闪烁、衍射、增殖的动态过程。正如德勒兹在《现实与潜在》中所说的那样,“回忆不是一种在被感知的对象之后形成的现实影像,而是一种可与对象的现实知觉共存的潜在影像。回忆是与现实对象同时发生的潜在影像,是它的副本‘镜中像’。因此,存有着融合与分裂,或更确切地说是振动,也就是现实对象与它的潜在影像之间的持续交换。”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说诗人通过这部诗集仅仅记录在沅陵5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留住那段美好的邂逅,可能并没有抓住其要害、体悟其良苦用心。那些潜藏在影像可能在当时并未成形,或者潜藏在客观的现实影像之内,现在,通过诗人的诗意书写,从幕后走向前台,从晦暗带入清晰,从潜在变成现实,而作为现实影像的摄影作品,却沿着相反方向,沉入光晕般的背景中。比如,在《开幕式》一诗中,诗人起笔写道,“有一种形式,根深蒂固/譬如种植,或者节庆,将庄严与宏大嵌入事物的内部,让行为/自觉遵循已有的方式。”作为一种仪式,开幕式设置了一个框架,无论是台上的主持人还是台下的参与者,都只能被限定在空间的某个位置,将自己的身体交付于形式化的嵌入。诗人至此依然没有离开“开幕式”这个客观的现实影像。然而,在最后一段,诗人逆转了开幕式的现实影像,“眼睛决定风景,有限来源处境/开幕式的碧叶张开,是等待一枚芙蓉/还是飞过蜻蜓,只有夏天的风声雨意/明白池塘里的温度,及瞬间的自由。”在这里,隐藏在开幕式画面背后的潜在影像映入眼帘,仪式的限制被打破,“碧叶张开”,风光乍泄,自由来临,回忆中的现实影像被颠覆,开幕式的意义被重构。类似的例子在诗集中比比皆是,读者可以细加揣摩和体味。
现在,我们要探究,诗人的这种观物视角、这样的晶体时间回忆,又是如何落实到诗意语言里的?沅陵活动固然丰富多彩,值得追忆的景象和物事不胜枚举,但总体来看,作为一种活动,依然是日常生活场景,被打上了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深深烙印。对于多数参与者来说,我们所观看、所体验的与他人并无二致,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平均人”。但对于晓晨这样的诗人,与摄影家一起精选230多张照片,把这些瞬间场景与事件从日常世界中突出与抽离出来,对其重新进行反思性体验,对每张照片赋予诗意的重塑。这种反思性体验和诗意重塑,需要具象与抽象的相互配合。对于诗歌的具象性毋庸废言,古今中外的诗论已经汗牛充栋了。我这里关注的是诗人超强的抽象能力。抽象表现主义者罗斯科指出,“我们作为艺术家的职责,就是让观众以我们而非他自己的方式来观看世界。”在《沅水谣》里,一张照片只类似于一首诗的起兴功能,起兴之后,诗人不再对照片进行具象和细节描绘,而是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思”的方式,揭秘现实影像背后的生存体验。诗人并不期望在语言中让读者仅仅看到日常可见的山川、人物、场景,而是要透过语言,召唤、聚集、带出隐藏其后的某种“诗与思”,这种“诗与思”最终导向的是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比如,在《檐下招呼》里,照片里显示的是两个在檐下的人,一人向下挥手招呼,一人手持相机举向天空。诗人紧接着写道,“无数个瞬间,在无数的意识中流动/信念是一条河,心就是悬空的一只雄鹰//高处的俯视,是不是更加清楚/四维真空的环境中,方向由谁确定//迷茫因为重量,失去重量的时候/基点生长在何处?打开一个空间认知//再打开所有空间,是否存在更大的迷失/一如低头与抬头之间,反方向的思维过程//在什么地方交叉,又在何处消失/你等待的人,是否有超越的速度持续前行。”这幅照片在诗人心中激起的,是对人类存在的普遍困境的深刻揭示。肉身的沉重决定了人的基点,同时也决定了人的受限。无论是在空间中还是在时间里,无论是低头还是抬头,无论是正向思维还是反向思维,无论是等待还是消失,作为个体的人,对“有超越的速度持续前行”的坚守和犹疑,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真样态。从这个角度来说,《沅水谣》里的沅水,不是我们日常所看到的沅水,而是诗人抽象出来的沅水,是经由诗人的召唤可供我们加以反思并且诗意栖居的沅水。□李训喜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