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永宁村
沿西安友谊路东行,穿过南稍门十字再前行数百米,右拐进永宁路,就到了永宁村。不过,如今的永宁村早已消失,永宁路也许是它留给后世为数不多的印记。永宁路两侧早已是高楼林立,店铺相连,难觅村的痕迹。
因我十多年前常常往返长安北路,至今还对路东的永宁村记忆犹新。作为距西安大南门(永宁门)不足千米的城中村,永宁村曾是无数漂泊者的落脚点,村庄虽不大,却成了无数外来者理想的栖息地。他们因为梦想汇聚在喧闹的村庄里,相逢在狭窄的街道旁,或许他们擦肩而过四目相对时,多少都会有种惺惺相惜之感。
在我的印象里,永宁村村口挨着长安路,村口有个简易的牌楼矗立在长安北路东边,“永宁村”三个字是著名书法家石宪章题写的。可如今,我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村口了。南稍门社区(原永宁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刘康柱说,现在的地铁二号线南稍门站C口就是以前村门楼的所在地。改造后的永宁村被一座座高楼大厦取代,原来的村庄已经无影无踪。
说起永宁村的来历,曾担任过永宁村干部的李永柱老人说,“永宁村”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叫法,1949年前叫霍家坟,据说是一位朝廷姓霍的武将死后葬于此地。这位武将是哪朝人、具体叫什么,无人清楚,也无文字记载,只有口口相传的过往。他清楚记得,小时候村外的人都把这里叫霍家坟。他还说,也有人叫郝家坟或者贺家坟,不过这些都是民间叫法。
我查阅《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上面是这样记载永宁村的:清嘉庆年间有村,因临近清代工部尚书霍达基墓地初名霍家坟。但我没有搜到霍达基的资料,倒是搜到了一个叫霍达的人,他是清初西安府下辖的长安县人,既是朝廷命官,也是一名武将。他在明末崇祯四年考取进士,清顺治八年擢为浙江嘉湖道员,累迁为大理寺少卿,后升为兵部督捕侍郎。顺治十五年晋升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后又调任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顺治十八年卒于官。也就是说,这个墓地的主人极有可能是这个叫霍达的人,《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记载的霍达基应该是一个笔误。这么说来,霍家坟应该是准确的叫法。
李永柱老人说,永宁村以常、刘、李、贾、邢、王六大姓氏为主,皆迁徙而来。他介绍,永宁村最初是一个墓园,周围都是田野荒地,只有一户常姓人家在此照看霍家墓地。直到清末至民国年间,才有王家、贾家、邢家、刘家先后落户此地。此后不断有人买地迁居,大家安安静静地比邻而居,勤劳耕作,互帮互助,繁衍生息,逐渐形成村落。那时长安北路的西边是三四米高的土崖,起起伏伏一直向南延伸到现在的省体育场那里。在土崖的西北方向(现在的西安宾馆)有一座观音庙(也称姑姑庙),观音庙的西边也居住着多户人家,这些住户也都是从外地迁徙而来,1949年后,他们才陆续搬迁到路东的村庄里。现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康柱说,他家就是清末年间由湖北避难逃至西安的,起初住在和小雁塔一墙之隔的长安北路西边(原长兴饭店那一片),后来祖父才把全家迁至现在的村子里。他说1949年后,霍家坟周边的农户纷纷以车马牛羊以及土地等加入初级社和高级社。入社后,村里就以霍家坟地处古城永宁门(南门)外为由,把“霍家坟”改为“永宁村”。
新中国成立后,永宁村村民增加到40多户,200余人。村口就在长安北路上,村道是东西向,南北两边各有四五户人家,再向里走是个丁字路口,丁字路口正对面是大队部和饲养室,往南往北各有一个小巷,都有村民居住。南巷的住户比北巷多,以前的霍家坟就在南巷里,南巷的右手边有一个院子住在八户人家,村里人都叫“八家巷”。
李永柱说,现在的永宁路原来就是一条无名的小土路,在村东边。那时,村东除了庄稼地就是荒草野沟。从南边进城的人翻越草场坡时,要么走西边的官道,要么走东边的小土路,这个小土路就是现在的永宁路。那时这条小土路从北向南延伸,延伸到现在的骊马豪城(小区名)这里又分了两条小道:一条直往南过草场坡通往现在的南二环,人们叫新文巷;另一条向东南经现在的长安大学延伸去了大雁塔,人们把这条岔路叫玉坟沟。因这条小道偏僻荒凉、人迹罕至,常有野兽和土匪出没,一般人都走东边的官道,官道就是现在的长安北路。官道上常年可以看到车轿和车马。从南山进城做生意的商贩一般都走官道,他们成群结伙地背炭、驮物等。在李永柱的印象里,这些商贩大多包着头巾,身穿粗布衣裤,打着裹脚布,夏穿草鞋,冬季则是一袭长衫加罩,即使休息片刻,也是货不离身。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永宁路是土路,但两边不再是荒草野沟,大部分是农田,种着粮食、蔬菜等农作物。这条小土路可以通过马车,马车既拉人也拉货。1981年,永宁路拓宽改造,因穿越永宁村而得名永宁路。
永宁村所处长安北路,是现代西安最重要的南北中轴线,它以永宁门(南门)为界,北接南大街,南至南二环。在唐代因永宁门称为安上门,长安北路也被称为安上街。明末陕西巡抚孙传庭修建南郭城后,郭城中心街道被称为正街,民国初年,郭城毁坏后,正街从永宁门(南门)一直延伸至今南稍门十字,1956年被命名为南关正街。从南稍门十字往南,新中国成立前被称为风景路,1952年改为长安路。1956年进行拓宽,1966年改称长虹路,1981年分段命名为长安北路、长安中路和长安南路。从南稍门十字到南二环这一段命名为长安北路。2012年,南关正街更名为长安北路。至此,从永宁门(南门)开始至南二环统称为长安北路。
新中国成立后,友谊路修建通车,就与长安北路交会处形成了南稍门十字。永宁村依托优越的位置优势,在十字路口的东南角开设了茶铺子,建起了车马店。那时城乡间的交通工具主要以马车为主,马车有两套马车、三套马车,驾辕的则是身强体壮的骡子,马一般拉套车。起初,马车轱辘是木质的,后来有了橡胶轱辘马车,人们叫它大轿车或胶轮马车。由于马车要经常上路外出,车马店便成了他们的歇息处。永宁村车马店大门朝西,正对面有一棵两个成年人才能合拢的大槐树。由于位置优越,生意长年火爆。店内除了错落整齐的牲口棚、牲口饲草的草料槽、拴缰绳的吊环等,还有客人居住的客房。客房是没有隔墙的大房间,睡的是两排大炕的大通铺。单间不多,是给女眷住的。铺盖可用自带的,也可租用店里的。车马店收费不贵,牛马、车辆都是按数收钱。住店的人一天也就交几角钱,租一晚被褥不过一角钱。店内的马棚由专人管理,铡草、上夜草不收费。院里还有小铁匠炉,钉马掌、给车轱辘上铆钉都很方便。车把式们一般都自带干粮借车马店的炉火热一热,条件好的,破费吃上个炒豆腐、时令炒菜再喝上几两散装的白酒就已经很奢侈了。劳累了一天的车把式倒头便呼呼大睡,那震耳的鼾声大老远都能听到。
车马店的北边是永宁村开设的茶铺子,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茶铺子生意非常火,从南边进城的人,大多数到这里都要喝一碗茶,歇息一下。解放初那阵,一碗茶二分钱,周围村庄的人没事了也来喝一碗。特别是冬闲天,三五人一起,要碗热茶,捧在手里,坐在屋外的阳光下,天南海北地聊着天,享受那份温暖和自在。到了夏天,大多数人都喜欢坐在屋外的空地上,有大树遮阴,有凉风拂面,四五人围坐一桌,持蒲扇,坐板凳,大茶壶,对饮畅聊,玩牌尽欢,生活的惬意全都写在脸上。到了夜晚,茶铺子还安排说书场,周围有闲人都赶来听书喝茶,那股热闹劲就好似今天的纳凉晚会。
作为近郊农村,永宁村以蔬菜种植为主,为大量城市居民提供日常蔬菜供应。后来,随着大量农业耕地被征用,永宁村就大力发展村办企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们又相继办起了机械厂、奶牛场、养猪场、装订社(印刷厂)以及汽修部和运输队等,人均收入逐年递增。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城市的发展,永宁村已不见旧时农耕村落的面貌,个体经济发展迅猛,村民们不断加盖宅基地房屋,房屋出租成为大部分村民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自建的简易楼房高低不一,四五六层比比皆是。一个院子里,住上一二十家房客也是很普通的数量。和许多城中村一样,租住在永宁村的流动人口主要是年轻打工者、小生意人和部分高校学生。楼上楼下的人们,操着南腔北调,用着公共水龙头和公共卫生间,几乎天天见面,却基本不打招呼,不发生交集。村里除了固定店铺,在狭窄的路边,临时摊位一家接一家,本来就不太规范的村庄更显得狭窄和繁乱。
作为长安路上的城中村,永宁村改造势在必行。2006年,永宁村村民一次性转为城镇居民户口;2008年,永宁村村委会转为南稍门社区居委会;2008年11月,永宁村整村被拆除。
我站在永宁村的原址上,再难寻觅到村庄的痕迹。望着一座座高楼大厦,不由感慨时间的飞逝、社会的进步。我想,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改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每一个城中村的消失,都会给一座城市发展前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冯兆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沿西安友谊路东行,穿过南稍门十字再前行数百米,右拐进永宁路,就到了永宁村。不过,如今的永宁村早已消失,永宁路也许是它留给后世为数不多的印记。永宁路两侧早已是高楼林立,店铺相连,难觅村的痕迹。
因我十多年前常常往返长安北路,至今还对路东的永宁村记忆犹新。作为距西安大南门(永宁门)不足千米的城中村,永宁村曾是无数漂泊者的落脚点,村庄虽不大,却成了无数外来者理想的栖息地。他们因为梦想汇聚在喧闹的村庄里,相逢在狭窄的街道旁,或许他们擦肩而过四目相对时,多少都会有种惺惺相惜之感。
在我的印象里,永宁村村口挨着长安路,村口有个简易的牌楼矗立在长安北路东边,“永宁村”三个字是著名书法家石宪章题写的。可如今,我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村口了。南稍门社区(原永宁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刘康柱说,现在的地铁二号线南稍门站C口就是以前村门楼的所在地。改造后的永宁村被一座座高楼大厦取代,原来的村庄已经无影无踪。
说起永宁村的来历,曾担任过永宁村干部的李永柱老人说,“永宁村”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叫法,1949年前叫霍家坟,据说是一位朝廷姓霍的武将死后葬于此地。这位武将是哪朝人、具体叫什么,无人清楚,也无文字记载,只有口口相传的过往。他清楚记得,小时候村外的人都把这里叫霍家坟。他还说,也有人叫郝家坟或者贺家坟,不过这些都是民间叫法。
我查阅《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上面是这样记载永宁村的:清嘉庆年间有村,因临近清代工部尚书霍达基墓地初名霍家坟。但我没有搜到霍达基的资料,倒是搜到了一个叫霍达的人,他是清初西安府下辖的长安县人,既是朝廷命官,也是一名武将。他在明末崇祯四年考取进士,清顺治八年擢为浙江嘉湖道员,累迁为大理寺少卿,后升为兵部督捕侍郎。顺治十五年晋升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后又调任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顺治十八年卒于官。也就是说,这个墓地的主人极有可能是这个叫霍达的人,《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记载的霍达基应该是一个笔误。这么说来,霍家坟应该是准确的叫法。
李永柱老人说,永宁村以常、刘、李、贾、邢、王六大姓氏为主,皆迁徙而来。他介绍,永宁村最初是一个墓园,周围都是田野荒地,只有一户常姓人家在此照看霍家墓地。直到清末至民国年间,才有王家、贾家、邢家、刘家先后落户此地。此后不断有人买地迁居,大家安安静静地比邻而居,勤劳耕作,互帮互助,繁衍生息,逐渐形成村落。那时长安北路的西边是三四米高的土崖,起起伏伏一直向南延伸到现在的省体育场那里。在土崖的西北方向(现在的西安宾馆)有一座观音庙(也称姑姑庙),观音庙的西边也居住着多户人家,这些住户也都是从外地迁徙而来,1949年后,他们才陆续搬迁到路东的村庄里。现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康柱说,他家就是清末年间由湖北避难逃至西安的,起初住在和小雁塔一墙之隔的长安北路西边(原长兴饭店那一片),后来祖父才把全家迁至现在的村子里。他说1949年后,霍家坟周边的农户纷纷以车马牛羊以及土地等加入初级社和高级社。入社后,村里就以霍家坟地处古城永宁门(南门)外为由,把“霍家坟”改为“永宁村”。
新中国成立后,永宁村村民增加到40多户,200余人。村口就在长安北路上,村道是东西向,南北两边各有四五户人家,再向里走是个丁字路口,丁字路口正对面是大队部和饲养室,往南往北各有一个小巷,都有村民居住。南巷的住户比北巷多,以前的霍家坟就在南巷里,南巷的右手边有一个院子住在八户人家,村里人都叫“八家巷”。
李永柱说,现在的永宁路原来就是一条无名的小土路,在村东边。那时,村东除了庄稼地就是荒草野沟。从南边进城的人翻越草场坡时,要么走西边的官道,要么走东边的小土路,这个小土路就是现在的永宁路。那时这条小土路从北向南延伸,延伸到现在的骊马豪城(小区名)这里又分了两条小道:一条直往南过草场坡通往现在的南二环,人们叫新文巷;另一条向东南经现在的长安大学延伸去了大雁塔,人们把这条岔路叫玉坟沟。因这条小道偏僻荒凉、人迹罕至,常有野兽和土匪出没,一般人都走东边的官道,官道就是现在的长安北路。官道上常年可以看到车轿和车马。从南山进城做生意的商贩一般都走官道,他们成群结伙地背炭、驮物等。在李永柱的印象里,这些商贩大多包着头巾,身穿粗布衣裤,打着裹脚布,夏穿草鞋,冬季则是一袭长衫加罩,即使休息片刻,也是货不离身。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永宁路是土路,但两边不再是荒草野沟,大部分是农田,种着粮食、蔬菜等农作物。这条小土路可以通过马车,马车既拉人也拉货。1981年,永宁路拓宽改造,因穿越永宁村而得名永宁路。
永宁村所处长安北路,是现代西安最重要的南北中轴线,它以永宁门(南门)为界,北接南大街,南至南二环。在唐代因永宁门称为安上门,长安北路也被称为安上街。明末陕西巡抚孙传庭修建南郭城后,郭城中心街道被称为正街,民国初年,郭城毁坏后,正街从永宁门(南门)一直延伸至今南稍门十字,1956年被命名为南关正街。从南稍门十字往南,新中国成立前被称为风景路,1952年改为长安路。1956年进行拓宽,1966年改称长虹路,1981年分段命名为长安北路、长安中路和长安南路。从南稍门十字到南二环这一段命名为长安北路。2012年,南关正街更名为长安北路。至此,从永宁门(南门)开始至南二环统称为长安北路。
新中国成立后,友谊路修建通车,就与长安北路交会处形成了南稍门十字。永宁村依托优越的位置优势,在十字路口的东南角开设了茶铺子,建起了车马店。那时城乡间的交通工具主要以马车为主,马车有两套马车、三套马车,驾辕的则是身强体壮的骡子,马一般拉套车。起初,马车轱辘是木质的,后来有了橡胶轱辘马车,人们叫它大轿车或胶轮马车。由于马车要经常上路外出,车马店便成了他们的歇息处。永宁村车马店大门朝西,正对面有一棵两个成年人才能合拢的大槐树。由于位置优越,生意长年火爆。店内除了错落整齐的牲口棚、牲口饲草的草料槽、拴缰绳的吊环等,还有客人居住的客房。客房是没有隔墙的大房间,睡的是两排大炕的大通铺。单间不多,是给女眷住的。铺盖可用自带的,也可租用店里的。车马店收费不贵,牛马、车辆都是按数收钱。住店的人一天也就交几角钱,租一晚被褥不过一角钱。店内的马棚由专人管理,铡草、上夜草不收费。院里还有小铁匠炉,钉马掌、给车轱辘上铆钉都很方便。车把式们一般都自带干粮借车马店的炉火热一热,条件好的,破费吃上个炒豆腐、时令炒菜再喝上几两散装的白酒就已经很奢侈了。劳累了一天的车把式倒头便呼呼大睡,那震耳的鼾声大老远都能听到。
车马店的北边是永宁村开设的茶铺子,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茶铺子生意非常火,从南边进城的人,大多数到这里都要喝一碗茶,歇息一下。解放初那阵,一碗茶二分钱,周围村庄的人没事了也来喝一碗。特别是冬闲天,三五人一起,要碗热茶,捧在手里,坐在屋外的阳光下,天南海北地聊着天,享受那份温暖和自在。到了夏天,大多数人都喜欢坐在屋外的空地上,有大树遮阴,有凉风拂面,四五人围坐一桌,持蒲扇,坐板凳,大茶壶,对饮畅聊,玩牌尽欢,生活的惬意全都写在脸上。到了夜晚,茶铺子还安排说书场,周围有闲人都赶来听书喝茶,那股热闹劲就好似今天的纳凉晚会。
作为近郊农村,永宁村以蔬菜种植为主,为大量城市居民提供日常蔬菜供应。后来,随着大量农业耕地被征用,永宁村就大力发展村办企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们又相继办起了机械厂、奶牛场、养猪场、装订社(印刷厂)以及汽修部和运输队等,人均收入逐年递增。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城市的发展,永宁村已不见旧时农耕村落的面貌,个体经济发展迅猛,村民们不断加盖宅基地房屋,房屋出租成为大部分村民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自建的简易楼房高低不一,四五六层比比皆是。一个院子里,住上一二十家房客也是很普通的数量。和许多城中村一样,租住在永宁村的流动人口主要是年轻打工者、小生意人和部分高校学生。楼上楼下的人们,操着南腔北调,用着公共水龙头和公共卫生间,几乎天天见面,却基本不打招呼,不发生交集。村里除了固定店铺,在狭窄的路边,临时摊位一家接一家,本来就不太规范的村庄更显得狭窄和繁乱。
作为长安路上的城中村,永宁村改造势在必行。2006年,永宁村村民一次性转为城镇居民户口;2008年,永宁村村委会转为南稍门社区居委会;2008年11月,永宁村整村被拆除。
我站在永宁村的原址上,再难寻觅到村庄的痕迹。望着一座座高楼大厦,不由感慨时间的飞逝、社会的进步。我想,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改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每一个城中村的消失,都会给一座城市发展前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冯兆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