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97期:第04版 创造

敬礼,将军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周养俊

近日,作家金步摇打电话说,军旅作家党益民回到西安。我知道,党益民不仅是一位著名作家,还是一位武警部队的首长,他1982年应征入伍,先后38次进藏,12次立功。著有长篇小说《藏光》《戴子弹项链的女孩》《喧嚣荒塬》《一路格桑花》等,曾获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巴金文学院文学奖、中国报告文学第四届正康杯大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等。我立即回话:“那你一定要想办法让我见一下。因为,我很敬佩这位优秀的军旅作家。”

十多年前,我读过党益民的长篇小说《喧嚣荒塬》,有人说“这是一部关于西部民生的史诗,是一部彰显儒家文化的家族史,也是一部弥散着党项民族秘史因子、氤氲着神秘历史幻景的文学经典”。这部作品结构精巧,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主要人物血肉丰满,富有个性,语言也有特色,我读了两遍才放下。后来,我又读了党益民的长篇小说《阿宫》《一路格桑花》《父亲的雪山母亲的河》和长篇报告文学《守望天山》。《阿宫》是一部跨越两千年的民间戏曲传承秘史,源于阿房宫的千古绝唱。项羽火烧阿房宫之后,死里逃生的宫女将宫廷乐曲带到民间,历经两千年的传承演变,由民间说唱、皮影到舞台戏曲,逐渐形成了关中渭北独有的戏曲剧种“阿宫腔”。这部作品跨越两千年关中历史人文长河,用凄婉、野性的笔调,描绘出一幅幅民间戏曲艺人在历史更替中的人生百态,仿佛一卷渭北民间的“清明上河图”。

《守望天山》写的是一名退伍兵辞去工作,带着妻女住窝棚、蹚冰雪,坚守天山下,为修筑新疆天山公路而牺牲的168位烈士义务守墓25年,每天给他们扫墓的故事。

这两部书我很喜欢,读这两部书,也帮助我完成了系列散文集《那些事儿》和一篇报告文学的创作。

2010年,我写《那些事儿》时,在太白文艺出版社看到了《阿宫》,翻了几页就喜欢得不行,硬是从一位编辑手中要走了。《阿宫》的构思、故事叙述、人物塑造都给了我很大启发,我毫不犹豫地调整了我的创作思路,改变了原有的写作手法。这部书出版后,先后荣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和第三届柳青文学奖。

《守望天山》也是在太白文艺出版社看到的,当时我正在采写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的报告文学。因为姚穆老师长时间住院,采访难度很大,而与他有关的大部分采写对象也不在西安。读《守望天山》打开了我的创作思路,我很快拟出了写作提纲,在很短时间里就完成了第一稿。这篇文章后来因写作手法与其他作者有差异,不得不做了大幅度修改。但是《守望天山》使我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报告文学新的写作手法,让我的创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也许就是这些原因,我一直关注党老师的创作动向,渴望有机会见到他,讨教创作方法。机会终于来了,我有些激动。

一位个头高挑、满脸英气的男子走了进来,我们几个文友都起身迎接,但是没人认识他是何人。来人微微一笑,说:“我是党益民。”

大家都伸出手,紧紧握在一起。

借此机会,我急忙拿出《一路格桑花》,请老师签名。他坐在椅子上拿起笔,很快,几个拙朴厚重的钢笔字就落在了书的环衬上。大家的话题都是关于文学创作的,特别是党益民老师的几部代表作,说得最多的还是《守望天山》。党益民老师谈了他创作这部书的过程和体会。我们也提了许多问题,党老师有问必答,像是我们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点儿也不客气。气氛热烈,时间也过得很快。

分别时,大家留了微信,我向党益民老师提出请他写“诗村书屋”几个字的要求,党老师满口答应。三天后,我收到党益民老师微信发来的“诗村书屋”。第五天下午,“诗村书屋”的四尺墨宝就寄到了我们家。铺展墨宝,我看了很久很久。我知道,这不是一幅简单的书法作品,他应该是一位军旅作家对一个老文学爱好者的关心和爱护。

思考良久,我打开手机,向党老师发去信息:“敬礼,将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