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读书记
暑热难耐,只有逃离大上海,踏上返乡路。
趁着居家,正好阅读柏峰先生的《行走黄河太华间》,这本书的封面是明黄、深蓝的底色,群山起伏,又似云涌,很是抢眼。现在处处都说“人杰地灵”,依我看,说成“地灵人杰”似乎更确切。黄河雄壮,太华险峻,千百年来,黄河太华间这块土地产生了几多“教科书级别”、为民族增添了荣光的“风流人物”,实不能不让人倍感骄傲。读这样一本家乡人写家乡人的书,自然饶有兴趣。
游子归乡,掐指算来,我在外求学工作的时间已经远过在家乡居住的时间,然而,家乡的一草一木仍能深印脑海。至于司马庙,更是打小就来,后来时时访问,不知凡几。因此,对其建筑布局、历史掌故,不敢说十分了解,但也算略知一二吧。
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后世为他建立的祠,就在黄河岸边的高岗上。沿着司马古道漫步,转入道右“高山仰止”牌坊,爬过九十九级台阶,来到司马迁墓前的献殿、寝宫,寝宫里有宋代的司马迁塑像,有人解释说,这是司马迁北望李陵。司马迁正是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惹得汉武帝震怒,从而蒙受了人生奇耻大辱的腐刑。
司马迁与李陵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故事呢?柏峰先生的书给了我们更为丰富的知识。首先,李陵确是投降匈奴的,这也是李陵的五千人兵力与单于的八万兵力对阵的必然结果,司马迁理解这一点,并为李陵兵败辩护。但在昭帝时,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与李陵交好,曾遣人至匈奴,李陵竟然拒绝归汉。显然,李陵辜负了司马迁对他的期望以及所做的牺牲。其次,司马迁与李陵的关系并不亲密。司马迁说:“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当然,站出来为李陵说话,是因为他平时看到李陵的为人处世有“国士之风”。再次,司马迁进言武帝的初衷不只是为李陵脱罪,还有“宽慰武帝”的意图,按他的话说是:“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这些内容皆非生僻材料,但经柏峰先生清楚点出,我们多少就对这段故事有着更为全面的了解。
接着再翻这本书关于白居易的一章。因为,虽说白居易祖上世代居住山西太原,但他出生于河南新郑,定居于渭南,但其先祖白建曾担任北齐的五兵尚书,当朝赐田于韩城,于是,白家从太原迁徙到韩城。《韩城县志》记载:“白田村”,“在香山下,白乐天先世所居也。”韩城城南的陈村,明末就建造了白居易祠,有清一代,时有修葺。县志云:“崇祯十一年二月,邑令左懋第建。十一月十五日,大会。康熙十六年,邑令王廷选修,四十年,邑令康行僩重修。”所以,白居易与韩城也有深切的关系。
在我们村子里,就有一位白玉成老人,据其自云,即白居易家族后人。前些年白氏祭祖活动,他还有参与。白玉成在当地,算是闻名方圆的民间书画家。以前,村子中的各种标语,小学照墙上的毛主席像、雷锋像,皆出其手笔。
这次返乡,我请他草书了一幅鲁迅的《惯于长夜过春时》书法作品,他还送了我一幅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草书。白玉成是农民出身,但他能写会画,或许这与白居易家族的文化氛围和遗传有关吧。
柏峰先生引用白居易明白晓畅的诗,将其士宦生涯及乡居岁月娓娓道来。特别是看到元和六年(811),白母赏花,不慎坠井而亡,白居易“丁忧”渭上时所写的《重到渭上旧居》这首诗,一下子击中我的心灵: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因惊成人者,尽是旧童孺。试问旧老人,半为绕村墓。……
这真是说出了避暑返乡的我之心声,如今村里的小孩都已成人,而以前的老人,不断凋零,还有一些人我既不认识人家,人家也不认识我,而村后的景物依旧也。因为柏峰先生书中引用众多白居易的诗,让我觉得亲切感人,索性买了一套六卷本的《白居易诗集校注》。
读《行走黄河太华间》,还可以看到“关西孔子”杨伯起、“初唐四杰”杨炯、“苏门高足”李廌、“心学北传”的南大吉、“河东学派”传人薛敬之等历史人物的精彩故事与思想哲学贡献,令人回味无穷。
柏峰先生扎根桑梓,用他的脚步探访这些历史人物在黄河太华间的遗迹,亲临“现场”,感今抚昔,以其渊博的文史哲知识,以严谨而扎实的笔墨,真实还原了他们的人生经历、文章成就、思想脉络,写成了这部既有文化温度,又有思想深度的文化考察长篇纪实文学作品。
故乡佳山水,更有如是好书,且消暑又得益。□陈占彪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暑热难耐,只有逃离大上海,踏上返乡路。
趁着居家,正好阅读柏峰先生的《行走黄河太华间》,这本书的封面是明黄、深蓝的底色,群山起伏,又似云涌,很是抢眼。现在处处都说“人杰地灵”,依我看,说成“地灵人杰”似乎更确切。黄河雄壮,太华险峻,千百年来,黄河太华间这块土地产生了几多“教科书级别”、为民族增添了荣光的“风流人物”,实不能不让人倍感骄傲。读这样一本家乡人写家乡人的书,自然饶有兴趣。
游子归乡,掐指算来,我在外求学工作的时间已经远过在家乡居住的时间,然而,家乡的一草一木仍能深印脑海。至于司马庙,更是打小就来,后来时时访问,不知凡几。因此,对其建筑布局、历史掌故,不敢说十分了解,但也算略知一二吧。
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后世为他建立的祠,就在黄河岸边的高岗上。沿着司马古道漫步,转入道右“高山仰止”牌坊,爬过九十九级台阶,来到司马迁墓前的献殿、寝宫,寝宫里有宋代的司马迁塑像,有人解释说,这是司马迁北望李陵。司马迁正是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惹得汉武帝震怒,从而蒙受了人生奇耻大辱的腐刑。
司马迁与李陵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故事呢?柏峰先生的书给了我们更为丰富的知识。首先,李陵确是投降匈奴的,这也是李陵的五千人兵力与单于的八万兵力对阵的必然结果,司马迁理解这一点,并为李陵兵败辩护。但在昭帝时,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与李陵交好,曾遣人至匈奴,李陵竟然拒绝归汉。显然,李陵辜负了司马迁对他的期望以及所做的牺牲。其次,司马迁与李陵的关系并不亲密。司马迁说:“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当然,站出来为李陵说话,是因为他平时看到李陵的为人处世有“国士之风”。再次,司马迁进言武帝的初衷不只是为李陵脱罪,还有“宽慰武帝”的意图,按他的话说是:“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这些内容皆非生僻材料,但经柏峰先生清楚点出,我们多少就对这段故事有着更为全面的了解。
接着再翻这本书关于白居易的一章。因为,虽说白居易祖上世代居住山西太原,但他出生于河南新郑,定居于渭南,但其先祖白建曾担任北齐的五兵尚书,当朝赐田于韩城,于是,白家从太原迁徙到韩城。《韩城县志》记载:“白田村”,“在香山下,白乐天先世所居也。”韩城城南的陈村,明末就建造了白居易祠,有清一代,时有修葺。县志云:“崇祯十一年二月,邑令左懋第建。十一月十五日,大会。康熙十六年,邑令王廷选修,四十年,邑令康行僩重修。”所以,白居易与韩城也有深切的关系。
在我们村子里,就有一位白玉成老人,据其自云,即白居易家族后人。前些年白氏祭祖活动,他还有参与。白玉成在当地,算是闻名方圆的民间书画家。以前,村子中的各种标语,小学照墙上的毛主席像、雷锋像,皆出其手笔。
这次返乡,我请他草书了一幅鲁迅的《惯于长夜过春时》书法作品,他还送了我一幅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草书。白玉成是农民出身,但他能写会画,或许这与白居易家族的文化氛围和遗传有关吧。
柏峰先生引用白居易明白晓畅的诗,将其士宦生涯及乡居岁月娓娓道来。特别是看到元和六年(811),白母赏花,不慎坠井而亡,白居易“丁忧”渭上时所写的《重到渭上旧居》这首诗,一下子击中我的心灵: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因惊成人者,尽是旧童孺。试问旧老人,半为绕村墓。……
这真是说出了避暑返乡的我之心声,如今村里的小孩都已成人,而以前的老人,不断凋零,还有一些人我既不认识人家,人家也不认识我,而村后的景物依旧也。因为柏峰先生书中引用众多白居易的诗,让我觉得亲切感人,索性买了一套六卷本的《白居易诗集校注》。
读《行走黄河太华间》,还可以看到“关西孔子”杨伯起、“初唐四杰”杨炯、“苏门高足”李廌、“心学北传”的南大吉、“河东学派”传人薛敬之等历史人物的精彩故事与思想哲学贡献,令人回味无穷。
柏峰先生扎根桑梓,用他的脚步探访这些历史人物在黄河太华间的遗迹,亲临“现场”,感今抚昔,以其渊博的文史哲知识,以严谨而扎实的笔墨,真实还原了他们的人生经历、文章成就、思想脉络,写成了这部既有文化温度,又有思想深度的文化考察长篇纪实文学作品。
故乡佳山水,更有如是好书,且消暑又得益。□陈占彪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