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809期:第03版 教育

“家礼赠行”也是开学第一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大学新生报到季前夕,浙江多县举办“出征仪式”。当地干部为即将辞乡深造的学子送行并送上纪念礼物,勉励大家为家乡发展、国家强盛贡献青春力量。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乡土都怀有深厚情感。当年,宋濂就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勉励同乡后辈要珍惜环境、专心治学。如今,父老乡亲的殷切期望、深情关怀一如往昔,“家礼赠行”的意涵同样温暖——学在当下,在新一段人生旅途中同样要努力拼搏;勿忘乡土,无论未来“漂”到哪里,家乡永远都是最强后盾。与此不谋而合的是,很多高校也将“乡情”作为一门必修课,或是鼓励学生把田野调查做到“家门口”,或是组织以画笔文字记录家乡美好瞬间……回望乡土、留住乡情,已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

有人说,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迅速推进,让乡土情结日渐淡薄。但事实上,生于斯、长于斯的血脉记忆始终深埋在人们心中。更何况,近些年,小城、乡村在发展进程之中,越发显现出生态、文化、景观等多方面的优势,也带来了更多机遇。更多年轻人在学习知识、拓展眼界后,选择回到家乡发光发热。科技小院,有推广良种良技的科技人才;田间地头,有敢想敢干的新型创客;广袤乡村,更有扎根一线的驻村干部……他们见证、参与着家乡发展,也恍然发现,“此心安处”何尝不是“期许之地”。

学得文武艺,不忘桑梓情。持续释放建设家乡的热情,也要正视并解决一些现实难点。比如,眼下学子到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是利用假期时间,长期机制还有待建立。还有,某些人仍抱有“返乡是无可奈何”的刻板认知,时常让年轻人陷入选择尴尬。由此观之,激发并守护热络“乡情”,除了依赖个体情怀,还需要更多实实在在的支持。积极对接,搭建平台,做好保障,扭转印象,才能让更多年轻人在青山绿水间找到人生的新航向,在“希望的田野”上培育出累累硕果。□关末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