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
据媒体消息,中华全国总工会9月9日在清华大学举行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一期开班式,首批220名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开始接受为期一年的线上线下培训。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大国工匠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匠心聚,百业兴。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人才,也需要大国工匠。一个个大国重器、一项项科技成就,背后都刻印着大国工匠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身影。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30%,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技能人才支撑。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造就伟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大国工匠培养的决策部署,自2024年起,全国总工会实施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计划每年培育200名左右大国工匠,示范指导各地、各行业每年培育1000名左右省部级工匠、5000名左右地市级工匠,形成大国工匠带头引领,工匠人才不断涌现,广大职工积极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良好局面。此次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在清华大学开班,就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积人才实力的有益探索。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作为职工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是富有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和职业品格的职业群体。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不仅有利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还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此,此次培训营为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建立了“测-学-践-评”的学习体系,旨在通过针对性培训,帮助培育对象强优势、补短板。尤其是培训期间,既采用理论导师和技能导师“双导师”助学的培育模式,又安排了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制造实验室参观学习,以及创新课题研讨和专家导师指导等内容,更有利于大国工匠人才实现理论和实践交融。
人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下,各行各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大国工匠人才队伍。提高技能人才队伍素质,培养是基础。因此,我们要强化顶层设计、科学布局,下好教育“先手棋”、科技“自强棋”、人才“创新棋”,引导和推动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王小梅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据媒体消息,中华全国总工会9月9日在清华大学举行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一期开班式,首批220名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开始接受为期一年的线上线下培训。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大国工匠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匠心聚,百业兴。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人才,也需要大国工匠。一个个大国重器、一项项科技成就,背后都刻印着大国工匠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身影。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30%,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技能人才支撑。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造就伟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大国工匠培养的决策部署,自2024年起,全国总工会实施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计划每年培育200名左右大国工匠,示范指导各地、各行业每年培育1000名左右省部级工匠、5000名左右地市级工匠,形成大国工匠带头引领,工匠人才不断涌现,广大职工积极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良好局面。此次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在清华大学开班,就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积人才实力的有益探索。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作为职工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是富有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和职业品格的职业群体。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不仅有利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还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此,此次培训营为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建立了“测-学-践-评”的学习体系,旨在通过针对性培训,帮助培育对象强优势、补短板。尤其是培训期间,既采用理论导师和技能导师“双导师”助学的培育模式,又安排了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制造实验室参观学习,以及创新课题研讨和专家导师指导等内容,更有利于大国工匠人才实现理论和实践交融。
人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下,各行各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大国工匠人才队伍。提高技能人才队伍素质,培养是基础。因此,我们要强化顶层设计、科学布局,下好教育“先手棋”、科技“自强棋”、人才“创新棋”,引导和推动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王小梅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