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849期:第04版 百味

北大街漫步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王雄文

北大街是西安城内一条主要大街,它南起钟楼,北至安远门,全长1.8公里,位于西安的中轴线上,自古以来就是一条龙脉之路。

我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入西安的,当时住在青年路的止园,每天出门办事走的就是北大街。后来搬至北关,进出城还走的是北大街。如今住在龙首原上,在北门里上班,一进城门又到了北大街,我和这条大街的缘分已有四十多年了。

北大街是我接触最频繁的街道,它的变化有目共睹、众人皆知。过去的北大街,老房子比较多,街道两边都是商铺,商业气息浓厚,购物方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北大街商场南侧临街建起五栋七层高的住宅楼,造型新颖,色彩亮丽,阳台突出,一下子刷新了城市街景。为此,新华社还向全国发了图片新闻,盛赞西安出现的新面貌。

之后,北大街不断发展变化,街道两侧高楼林立,鳞次栉比。道路宽敞了,路面更新了,街容更美了。钟楼到北门一路俨然成了一条鲜花大街,街道花坛里随着季节变化,总有鲜花绽放。街道上还栽满了桂花树,每到秋天,金黄色的花朵缀满枝头,清香四溢,满街道弥漫着桂花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我常在北大街漫步,看行色匆匆的人群,观来往穿梭的车辆,听报话大楼的钟声。然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北大街上的建筑。从南至北,有人民剧院、报话大楼、和平电影院、陕建办公大楼,这些建筑都是文物级的,可称得上西安的经典,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先说人民剧院,这座国宝级的建筑建成于1954年,是一座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西方典雅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典范。通过几次提升改造,可适应现代各种剧目的演出,被评为新中国经典建筑、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报话大楼1959年动工,1963年建成,与北京电报大楼成为姊妹建筑,是当时西安市的电信通讯枢纽,也是当时西安城内最高建筑。报话大楼由一栋8层主楼和东南两侧辅楼构成,顶层建有5层方形塔楼,四面嵌设时钟,每小时播报一次《东方红》乐曲,是西安人心中永久的记忆。报话大楼既是西安的文化地标,又是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和平电影院位于北大街西七路路口,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建筑。门廊有高高耸立的四根明柱,门头有雀替、斗拱和雕花,“和平电影院”五个大字镶嵌其上,显得格外亮丽。观众厅部分仍保留五十年代的坡屋面,红色机瓦覆盖,原有风格不变,整个建筑造型古朴典雅、端庄大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不仅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久前亦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名录。

陕建集团办公大楼位于北门里东侧,建成于1954年,青砖砌筑,工艺精良,正立面采用通高的方形砖柱和圆柱通廊,为歇山大屋顶结构,飞檐异角,斗拱彩绘,筒瓦吻脊,极具民族风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座建筑古朴典雅,独树一帜,加之主楼外墙爬墙虎的绿植覆盖,成为北大街上一道绝妙风景。

此外,北大街还有交通银行和五四剧院。五四剧院建于1954年,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题写院名,现更新改造为五四天地。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建筑是城市无声的音乐。如果说一条街道是一串音符,那么这些代表西安文化的建筑就是音符上的最强音。

漫步北大街,我为西安经典建筑骄傲和自豪。北大街宛如一座露天建筑博物馆,精美的文物、宏阔的建筑传承着西安的优秀文化,展示着西安城市文明的多元,是古城千年文脉的延续,呈现给人们的是锐意进取、蓬勃向上的西安文化精神。

北大街,与我血脉相连的一条街,也是让我铭记在心的一条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