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心”与匠心
□俱新超
偶然间看到一幅国画,悬挂于伯母家的墙上,画作艳丽,博人眼球,映得满屋活色生香,题为《红红火火》。我被“红红火火”四个字打动,不由得多看了一眼。画上一垄垄翠绿的辣椒植株郁郁葱葱,叶片椭圆,厚实宽大,像是红辣椒的贴身保镖,它们在风的拥护下摇曳着身子,无休止地做着“忠义之士”。我情愿相信它们彼此命运相济,不离不弃,早就合二为一,不分你我了。
秋日的幸事中,摘辣椒算得上一桩。我小时候提着小篮子,大踏步地随母亲去地里摘辣椒,红彤彤的辣椒,长势喜人,参差地缀在青枝翠叶间,顶像串串红耳坠。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双脚分开,左臂挎篮,右手摘椒,俨然大人模样。同一植株的辣椒摘得久了,我悄摸起身,流窜到另一植株旁,这儿摘两下,那儿摘两下。辣椒们秀气,像浴后刚出闺房,周身沁润,明明亮亮。有些娇俏的辣椒,赛脸蛋,她们将胭脂粉打得厚厚的,任凭你转着看、捧着看,都是妩媚妖娆,华丽多姿。还有些会杂耍的“小女人”们,吊在绿叶间,一会儿独开独耍,一会儿群开群耍,我懒懒地蹲下细细瞧,她们耍得酣畅淋漓,舞得自然天成,我倒不忍心摘她们了。
母亲召集来伯父伯母一齐摘辣椒,她自然知道我是靠不住的。足足一周时间,辣椒被我们成篮成篮地摘装,而后全部倒入背篓拖回家。夜里,母亲给辣椒修枝剪叶,她将辣椒柄剪掉,留下的整根辣椒一律红颜,长溜溜,直生生,撅着短小精悍、一体的尾,简直俊美。母亲说:“赶明儿清洗干净,晒一晒,制成辣椒酱,别提有多好吃了!”
有辣椒酱飘香的日子,也算得上是秋日里的另一桩幸事。母亲将辣椒投入水中,逐个清洗,辣椒姑娘们被重重款待,浮在水面,撩人心弦。秋日的阳光温和亲肤,辣椒被母亲摊开在竹板上,晾干待用。切辣椒时,眼与鼻才算碰到了真正的冤家,母亲戴上手套,将辣椒切成拇指宽大小,而后“砍辣椒”,双手捏刀,迅速剁碎,浓郁刺鼻的味虽惊天魄地,但我们仍对它的华丽转变心存“恋”想。炸香又是另一道工序,热油中丢入花椒叶、洋葱、香菜、香叶、八角,“噼里啪啦”炸出香味。再将剁好的辣椒倒入油锅中,翻熬、静等,期间放蒜末、花椒粉、盐,撒上白糖、熟芝麻、花生碎,倒入生抽、白酒便可。辣椒酱呈有热烈隆重的红,放置凉后,顶浮清亮的油,底聚浓稠的酱,入舌,点刺味蕾,滋味深厚,齿颊留香。
若说花与露浑然天成,那么辣椒酱与锅盔馍便是举世无双,彼此深情流露。母亲烙成的锅盔,个大、饼厚、瓷实。锅盔切块,一分为二,裹上辣椒酱,只一口,便通体舒坦,染遍世界都香。
我在离小城几百公里外的地方,常住了下来。老式民居,楼房低矮,不比高楼大厦,威武霸气。刚搬进小区时,我对周围的一切陌生到自己仿佛走进了一个幽暗的密林。小区门口有家胡辣汤店,起初我只想买几块薄饼,抹上辣椒酱,凑合吃点。然,店主亲近随和,我刚踏进店门,他灵巧的身子像旋风一般移了过来说:“来碗胡辣汤,本地特色,尝尝?”我努力摇摇手,且将晕沉沉的头转到熬煮胡辣汤的大锅边,锅内雾气腾腾,香味扑鼻,我问:“是肉丸胡辣汤吗?”店主说:“是,要尝尝?”终是招架不住诱惑,要了一碗,配以薄饼蘸辣椒酱吃。店主坐我身后,见如此吃法,惊诧地问:“外地人?”
“是,外地人,才来了没几日。”
“随身携带辣椒酱,看着挺美味啊。”他白皙的牙齿像店内的瓷砖,亮闪闪的,让人很愿意去尝尝他亲手选材、熬煮的“匠心”。我说:“尝尝辣椒酱?”我掰了一小块薄饼,蘸满辣椒,缓缓递给他,他一口进嘴,直说味道香浓,诱人可心。
后来,我成了胡辣汤店里的常客,我们亦有着同样的爱好——打乒乓球。银球飞舞,来来去去间,我们成了“乒乓之友”。每次去店里喝胡辣汤,他都要送我几碟小菜,他说:“来外乡的人都是硬汉子,不容易着呢。”红尘阡陌里,因为一碗胡辣汤,我收获了暖暖的幸福。
偶有间隙回家,临走时,我的背包鼓鼓囊囊,里面装满了一罐一罐的“酱心”。我要求母亲替我多装几罐辣椒酱,她怔了怔说:“以后多回家,才有得吃,不然空着嘴吧。”我莞尔,她不知道我将跨越百里,携带着她的那颗“酱心”去会面另一颗“匠心”,这里面,泛出的幽微酸辛,像细浪一样,渐涌我怀。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俱新超
偶然间看到一幅国画,悬挂于伯母家的墙上,画作艳丽,博人眼球,映得满屋活色生香,题为《红红火火》。我被“红红火火”四个字打动,不由得多看了一眼。画上一垄垄翠绿的辣椒植株郁郁葱葱,叶片椭圆,厚实宽大,像是红辣椒的贴身保镖,它们在风的拥护下摇曳着身子,无休止地做着“忠义之士”。我情愿相信它们彼此命运相济,不离不弃,早就合二为一,不分你我了。
秋日的幸事中,摘辣椒算得上一桩。我小时候提着小篮子,大踏步地随母亲去地里摘辣椒,红彤彤的辣椒,长势喜人,参差地缀在青枝翠叶间,顶像串串红耳坠。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双脚分开,左臂挎篮,右手摘椒,俨然大人模样。同一植株的辣椒摘得久了,我悄摸起身,流窜到另一植株旁,这儿摘两下,那儿摘两下。辣椒们秀气,像浴后刚出闺房,周身沁润,明明亮亮。有些娇俏的辣椒,赛脸蛋,她们将胭脂粉打得厚厚的,任凭你转着看、捧着看,都是妩媚妖娆,华丽多姿。还有些会杂耍的“小女人”们,吊在绿叶间,一会儿独开独耍,一会儿群开群耍,我懒懒地蹲下细细瞧,她们耍得酣畅淋漓,舞得自然天成,我倒不忍心摘她们了。
母亲召集来伯父伯母一齐摘辣椒,她自然知道我是靠不住的。足足一周时间,辣椒被我们成篮成篮地摘装,而后全部倒入背篓拖回家。夜里,母亲给辣椒修枝剪叶,她将辣椒柄剪掉,留下的整根辣椒一律红颜,长溜溜,直生生,撅着短小精悍、一体的尾,简直俊美。母亲说:“赶明儿清洗干净,晒一晒,制成辣椒酱,别提有多好吃了!”
有辣椒酱飘香的日子,也算得上是秋日里的另一桩幸事。母亲将辣椒投入水中,逐个清洗,辣椒姑娘们被重重款待,浮在水面,撩人心弦。秋日的阳光温和亲肤,辣椒被母亲摊开在竹板上,晾干待用。切辣椒时,眼与鼻才算碰到了真正的冤家,母亲戴上手套,将辣椒切成拇指宽大小,而后“砍辣椒”,双手捏刀,迅速剁碎,浓郁刺鼻的味虽惊天魄地,但我们仍对它的华丽转变心存“恋”想。炸香又是另一道工序,热油中丢入花椒叶、洋葱、香菜、香叶、八角,“噼里啪啦”炸出香味。再将剁好的辣椒倒入油锅中,翻熬、静等,期间放蒜末、花椒粉、盐,撒上白糖、熟芝麻、花生碎,倒入生抽、白酒便可。辣椒酱呈有热烈隆重的红,放置凉后,顶浮清亮的油,底聚浓稠的酱,入舌,点刺味蕾,滋味深厚,齿颊留香。
若说花与露浑然天成,那么辣椒酱与锅盔馍便是举世无双,彼此深情流露。母亲烙成的锅盔,个大、饼厚、瓷实。锅盔切块,一分为二,裹上辣椒酱,只一口,便通体舒坦,染遍世界都香。
我在离小城几百公里外的地方,常住了下来。老式民居,楼房低矮,不比高楼大厦,威武霸气。刚搬进小区时,我对周围的一切陌生到自己仿佛走进了一个幽暗的密林。小区门口有家胡辣汤店,起初我只想买几块薄饼,抹上辣椒酱,凑合吃点。然,店主亲近随和,我刚踏进店门,他灵巧的身子像旋风一般移了过来说:“来碗胡辣汤,本地特色,尝尝?”我努力摇摇手,且将晕沉沉的头转到熬煮胡辣汤的大锅边,锅内雾气腾腾,香味扑鼻,我问:“是肉丸胡辣汤吗?”店主说:“是,要尝尝?”终是招架不住诱惑,要了一碗,配以薄饼蘸辣椒酱吃。店主坐我身后,见如此吃法,惊诧地问:“外地人?”
“是,外地人,才来了没几日。”
“随身携带辣椒酱,看着挺美味啊。”他白皙的牙齿像店内的瓷砖,亮闪闪的,让人很愿意去尝尝他亲手选材、熬煮的“匠心”。我说:“尝尝辣椒酱?”我掰了一小块薄饼,蘸满辣椒,缓缓递给他,他一口进嘴,直说味道香浓,诱人可心。
后来,我成了胡辣汤店里的常客,我们亦有着同样的爱好——打乒乓球。银球飞舞,来来去去间,我们成了“乒乓之友”。每次去店里喝胡辣汤,他都要送我几碟小菜,他说:“来外乡的人都是硬汉子,不容易着呢。”红尘阡陌里,因为一碗胡辣汤,我收获了暖暖的幸福。
偶有间隙回家,临走时,我的背包鼓鼓囊囊,里面装满了一罐一罐的“酱心”。我要求母亲替我多装几罐辣椒酱,她怔了怔说:“以后多回家,才有得吃,不然空着嘴吧。”我莞尔,她不知道我将跨越百里,携带着她的那颗“酱心”去会面另一颗“匠心”,这里面,泛出的幽微酸辛,像细浪一样,渐涌我怀。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