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877期:第03版 一线

“我要带出更多扎根一线的人”

——记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张盛冬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工作中的张盛冬。

深秋时节,完成了热滑试验的甘钟铁路沿线的树叶逐渐泛黄,秋风拂过,落叶飘零,为铁路建设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

“我就是一名在现场解决问题的技术工人,离开工地就没有用武之地。”11月初,在中国中铁电气化局甘钟电化改造2标段项目部副经理张盛冬谦虚地说。

先后参建过哈大线、宝鸡枢纽改造、京沪线、咸铜线改造等工程,荣获“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的张盛冬,在完成甘钟铁路热滑试验大考后,和他的工友们期待着这条陕煤南运外送的重要通道早日开通。

盛冬两件“宝”

甘钟铁路电气化改造包括正线线路224.52公里以及连接甘钟铁路与侯西铁路的常寨联络线1.9公里。张盛冬就负责2标段的施工任务。在管辖段里的每个车站、每段区间、每个隧道、每座桥梁,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盛冬在项目上有两件宝贝,一件是他的百宝箱,另一件是他的笔记本。”项目部书记王进诠介绍道。

“百宝箱”就是他每天背着去施工现场的包:劳保手套、图纸、线坠、笔记本、记号笔、望远镜、充电宝、雨衣、头灯、对讲机、钢卷尺、糖果和压缩饼干……“有时候去现场忙到吃饭点回不到驻地,就吃点饼干、糖果应付一下。”张盛冬给我们介绍着百宝箱的妙用。

那本厚厚的工作笔记里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各类事项,每一页都密密麻麻,笔记本因为来回翻阅变得褶皱。“他把笔记本当作宝贝,从项目开始到现在,有几大本了,去开会、到现场都带着,我们施工的这100多公里上的事情都在他的本子里记着。”王进诠告诉记者。

“作业面全展开的时候,每天接触网施工的人员多达700多人,安全压力大,质量、进度在脚后跟‘踩着’,不敢懈怠呀。”在项目上,时常能看见张盛冬翻开笔记本,标注着各种只有他能看懂的符号,动态更新着记录的内容。

“创新”领跑者

张盛冬是一个爱思考的人。

在现场,张盛冬发现,接触网直埋杆整正时人工回填土时,夯土效率低,雨后下陷补土工作量大,他就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一番捣鼓,直埋杆整正小空间延伸杆夯土机在现场干起了活儿。经过比对,提高了一半夯土工效,还减少了人员补土工作投入。

创新作业模式,也是张盛冬琢磨的内容。

甘钟线单线隧道断面呈现不规则、多样性的情况,常规梯车不利于施工人员在隧道上部进行锚栓安装作业,他跑了几个隧道,和技术人员一起琢磨,做成了可调节式悬挑平台梯车,既安全又提高了作业工效。

针对现有轨道吊车组卸料费时费力、人力投入量大的问题,他发明了易拆卸转运可移动式随车起重装备,以前20个人在一个天窗点里最多能完成9吨,如今一台装备就能完成27吨路料的卸车任务,实现了“机械化换人”。

针对现场接触网下部工作大多位于桥、隧、路基的分布情况,通过优化轨道车辆编组顺序和运能方案,提前筹划单组轨道车组需用路用平板车数量,轨道车作业过程中采用分解作业实现全效率配合撒料和立杆、立杆和浇筑基础、倒运弃土弃渣和架设线索等施工作业。

牢记责任担当

每次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张盛冬永远冲锋在前,时刻牢记责任和担当。

在黄韩侯线北芝段,国家电网5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铁塔倒塌砸毁接触网工程,张盛冬带领60人连续奋战20个小时冒雨完成了救援抢通;黄陵西至七里镇区间城梁隧道口,带领100人、10个小时清理并完成了因地质灾害垮塌造成列车颠覆脱轨引发的恢复工作。“时刻不能忘了身上的责任和担当”,这是他在带队抢险时给工友们说得最多的话。

从咸铜线项目到乌鲁木齐动车所项目,再到甘钟项目,从作业队长成长为项目部副经理。张盛冬有意识地搭建技术攻关、专项问题攻克小组等平台,并在施工现场进行“一对一”的现场教学指导,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忙里偷闲也要带带身边的人,为他们成长进步,也为项目建设。

多年来,张盛冬相继培养出了3名具备接触网腕臂、吊弦、软横跨的结构计算技术能力的作业层技术员,9名作业队副队长、队长,10名现场带工班组长。

“我们需要更多同行者,我要带出更多扎根一线的人,希望人才向基层一线集结。”张盛冬说。□本报记者  鲜康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