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环经常提示检测到疑似心脏早搏,会不会猝死?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专家称——
珍爱心脏,从科学认识早搏开始
“我的手环最近每天早上都提示检测到疑似心脏早搏,会不会猝死啊?”“总觉得胸闷、喘不过气,手环检测到疑似心脏早搏和房颤,要不要去医院检查?”……近日,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关于心脏早搏的视频和帖子,众多网友在评论区纷纷留言分享自己的相关经历。
那么,什么是心脏早搏?人出现早搏时会有什么感觉?早搏是不是心脏病?出现早搏要注意什么?11月19日,记者特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折剑青,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专业解答。
记者:什么是心脏早搏?
折剑青:心脏早搏就像是心脏跳动的“小插曲”。正常心跳是匀速、规律的,每一次心跳的时间间隔大致相同,当心脏电信号传导出现问题,心跳提前发生了,就叫过早搏动,简称早搏。
用心脏搏动的声响举例,正常的心搏是“咚哒、咚哒、咚哒、咚哒”,当心脏搏动成了“咚哒、咚哒咚哒、咚哒、咚哒咚哒”,那个提前搏动的一次,就是早搏。这个额外的心跳并不是由心脏的主要起搏器(窦房结)发出的信号,而是由心脏的其他部位发出的。
记者:人出现早搏时是什么感觉?
折剑青:早搏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几乎各年龄段的人都有偶发的早搏。并不是所有的早搏都有明显的症状,如果是少数早搏,且没有器质性心脏病或不敏感的人,几乎没有不舒服的表现。但比较典型的早搏,会出现心慌、心悸、心脏停跳感、不自主干咳一下,比较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
记者:早搏分为哪几种?哪种危害大?
折剑青:早搏主要分为三种:房性早搏(起源于心房)、室性早搏(起源于心室)和结性早搏(起源于房室结)。通常,室性早搏被认为风险较高,尤其是当它们频繁出现或与心脏疾病相关时。
总的来说,早搏更多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普通人,不需要因为检查发现有早搏就非常紧张。
记者:什么原因会诱发早搏?会不会发展为心梗?
折剑青:导致早搏的原因很多,多数人出现早搏与情绪紧张激动、压力大、过度劳累、长期熬夜、抽烟饮酒、喝浓茶、咖啡等因素有关,适当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也有些人的早搏与器质性心脏病相关,如心肌病、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等,这类人如果出现早搏,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早搏和心梗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其本身通常不会发展成心梗,但如果与心脏疾病相关,那么心梗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记者:早搏是不是心脏病?需不需要治疗?
折剑青:早搏并不是疾病本身,它更像是一个信号,可能预示着某种心脏疾病的发生。
若早搏偶尔出现,多数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去除诱因、调整生活方式缓解。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早搏,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疾病、甲亢、高血压性心脏病、贫血等。若早搏反复出现,或持续时间较长,伴有胸闷、胸痛、气短、头晕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规范化治疗。
记者:一天早搏多少次算不正常?
折剑青:从健康角度讲,哪怕一天只有一次早搏也是不正常的。良性早搏无关大局,不会造成生命危险,但有些早搏本身由疾病引起或提示心脏功能存在异常,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从临床经验来看,每分钟超过5次早搏或每小时超过30次早搏,就是比较频繁了。假如感觉不适,调整状态后仍不能缓解症状,就有必要去医院做检查。
记者:发生早搏应该做哪些检查?
折剑青:心电图(ECG)是诊断早搏最可靠的方法。但有些人早搏较少,需要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以及心脏超声等检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早搏的具体情况。
记者:出现早搏的人,日常生活要注意什么?
折剑青:对于没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人来说,确诊早搏不必过于担忧,越在意早搏会越严重,平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不要熬夜、少喝咖啡、戒烟戒酒,同时放松心情、劳逸结合、适当运动,都可以缓解早搏的发生。如果频发早搏,且感觉胸闷、乏力、呼吸困难,要立即就医。□本报记者 董欣
专家简介
折剑青,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博士。从事心血管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擅长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心动过缓等常见心律失常疾病的诊治。
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国际交流学组委员,西安医学会科普分会常务委员,西安医学会心电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及院校级基金7项,获得国家专利3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我的手环最近每天早上都提示检测到疑似心脏早搏,会不会猝死啊?”“总觉得胸闷、喘不过气,手环检测到疑似心脏早搏和房颤,要不要去医院检查?”……近日,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关于心脏早搏的视频和帖子,众多网友在评论区纷纷留言分享自己的相关经历。
那么,什么是心脏早搏?人出现早搏时会有什么感觉?早搏是不是心脏病?出现早搏要注意什么?11月19日,记者特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折剑青,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专业解答。
记者:什么是心脏早搏?
折剑青:心脏早搏就像是心脏跳动的“小插曲”。正常心跳是匀速、规律的,每一次心跳的时间间隔大致相同,当心脏电信号传导出现问题,心跳提前发生了,就叫过早搏动,简称早搏。
用心脏搏动的声响举例,正常的心搏是“咚哒、咚哒、咚哒、咚哒”,当心脏搏动成了“咚哒、咚哒咚哒、咚哒、咚哒咚哒”,那个提前搏动的一次,就是早搏。这个额外的心跳并不是由心脏的主要起搏器(窦房结)发出的信号,而是由心脏的其他部位发出的。
记者:人出现早搏时是什么感觉?
折剑青:早搏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几乎各年龄段的人都有偶发的早搏。并不是所有的早搏都有明显的症状,如果是少数早搏,且没有器质性心脏病或不敏感的人,几乎没有不舒服的表现。但比较典型的早搏,会出现心慌、心悸、心脏停跳感、不自主干咳一下,比较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
记者:早搏分为哪几种?哪种危害大?
折剑青:早搏主要分为三种:房性早搏(起源于心房)、室性早搏(起源于心室)和结性早搏(起源于房室结)。通常,室性早搏被认为风险较高,尤其是当它们频繁出现或与心脏疾病相关时。
总的来说,早搏更多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普通人,不需要因为检查发现有早搏就非常紧张。
记者:什么原因会诱发早搏?会不会发展为心梗?
折剑青:导致早搏的原因很多,多数人出现早搏与情绪紧张激动、压力大、过度劳累、长期熬夜、抽烟饮酒、喝浓茶、咖啡等因素有关,适当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也有些人的早搏与器质性心脏病相关,如心肌病、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等,这类人如果出现早搏,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早搏和心梗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其本身通常不会发展成心梗,但如果与心脏疾病相关,那么心梗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记者:早搏是不是心脏病?需不需要治疗?
折剑青:早搏并不是疾病本身,它更像是一个信号,可能预示着某种心脏疾病的发生。
若早搏偶尔出现,多数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去除诱因、调整生活方式缓解。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早搏,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疾病、甲亢、高血压性心脏病、贫血等。若早搏反复出现,或持续时间较长,伴有胸闷、胸痛、气短、头晕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规范化治疗。
记者:一天早搏多少次算不正常?
折剑青:从健康角度讲,哪怕一天只有一次早搏也是不正常的。良性早搏无关大局,不会造成生命危险,但有些早搏本身由疾病引起或提示心脏功能存在异常,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从临床经验来看,每分钟超过5次早搏或每小时超过30次早搏,就是比较频繁了。假如感觉不适,调整状态后仍不能缓解症状,就有必要去医院做检查。
记者:发生早搏应该做哪些检查?
折剑青:心电图(ECG)是诊断早搏最可靠的方法。但有些人早搏较少,需要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以及心脏超声等检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早搏的具体情况。
记者:出现早搏的人,日常生活要注意什么?
折剑青:对于没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人来说,确诊早搏不必过于担忧,越在意早搏会越严重,平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不要熬夜、少喝咖啡、戒烟戒酒,同时放松心情、劳逸结合、适当运动,都可以缓解早搏的发生。如果频发早搏,且感觉胸闷、乏力、呼吸困难,要立即就医。□本报记者 董欣
专家简介
折剑青,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博士。从事心血管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擅长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心动过缓等常见心律失常疾病的诊治。
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国际交流学组委员,西安医学会科普分会常务委员,西安医学会心电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及院校级基金7项,获得国家专利3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